資料庫
祈禱思潮
11月7日 常年期第三十一週星期二
斐理伯書 2:5-11
聖詠 22[21]:26-27,28-30,31-32
路加福音 14:15-24
耶穌講的譬喻往往切合當時的境況。祂因應同席人說:「將來能在天主的國裏吃飯的,才是有福的」,而用譬喻說明誰合資格進天國。譬喻中不同的角色,含不同的象徵意:「家主」代表天主,「宴席」表示天國,「僕人」是先知,特別是指耶穌基督及祂的門徒,辭席者則是猶太人的領袖們,而當時來赴宴的就是本來不在邀請之列的人。故事說明天國本是為一小部分人的,但他們都托辭不去,於是天父便向一切人開放,看誰肯來,誰便能列席。誰願意接納天主的恩寵,誰就能獲得救恩。
拒不赴宴的人,與「將來能在天主的國裏吃飯的,才是有福的」這句話,形成非常強烈的對比。既然知道進天國是最大的福樂,為何耶穌說有人選擇不赴宴呢?他們必定是認為自己已擁有的比耶穌帶來的更好,那麼,拒絕的真正原因就是眼是瞎的、耳是聾的、心是硬的;看不見耶穌是救主,聽不到福音,內心充滿偏執;以為自己已立下進天國的功勞,連天主也不能拒絕了。因此,耶穌說:「先前被請的那些人,沒有一個能嘗我這宴席的」。
主,求你賜我們智慧,欣然接受你的邀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