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梵蒂岡電台
發射台報訊天使銅像
|
94-95
神父和修生
在我們所收到的聽眾來信,有的是神父們寫給我們的,有的是修生們寫給我們的,當然也有修女們寫的,但是不多,因為據有人在信中告訴我們,國內的修女們經濟條件較差,缺乏資金寄信到海外。
神父們從事牧靈工作,在目前國內教會的情況下,不免遇到種種困難,物質上的貧乏是其中之一。缺乏經本更是神父們工作上的一種重大妨礙。在我們收到的神父們的信,最普遍的是向我們表示他們在這方面的需要援助。下面這封信是一個例子。
可敬的施神父:
主的平安與你同在!
您給我的信、中華殉道聖人及教宗的像已平安收到,請放心。我們這裡的郵包、通信等方面是自由的,不會有什麼很大的麻煩,非常謝謝您對我們大陸教會的支持及鼓勵。目前我們的困難還是有,特別是教堂的修建,為我們來說是頭等的大事。許多教友在自家破爛的房子中過自己的信仰生活,我神父也就是在他們的家中舉行彌撒、送聖體、為我教宗祈禱等舉行聖事。 |
有天主聖神的幫助及您們的支持、鼓勵,我們的困難會逐漸過去。我沒有辦法直接與教宗聯系,雖然我們身隔千山萬水,但我們的心永遠是連在一起,我維護教會的正統性和大公教會的合一性,會奉獻自己,以基督愛德精神去諒解、尊重、寬容。真理永遠是不能變,至聖、至一、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原則是不能變,請轉教宗放心。中華殉道聖人是我中國教會的楷模,我可敬的教宗將於十月一日在羅馬聖伯多祿廣場宣佈他們為聖人,這是教會的榮耀,中國教友們的驕傲,屆時的盛況一定會很隆重,若能親臨參與,那是一生最大的榮幸;天國是我們永遠嚮往之所,我們在世的朝聖之地-羅馬也是我們嚮往之地。
聽說台灣地方教會早已出版中文版的教會聖歌、聖經故事、聖人傳等各方面 VCD 錄像帶,這在我們農村傳福音是很好的助手,不知施神父能否想辦法幫忙,若以上能幫助真感激不盡。
主佑平安! |
修生們的情形與神父們不同。他們很少向我們提起物質上的貧乏,他們的難處是心靈上的困惑。今日在國內已經有栽培神職人員的神哲學院了,但是一般是「官方」或「地上」教會主辦的。「地下」教會沒有正常的修道院。他們的修生只能在已經十分忙碌的老年神父指導下自修為晉鐸必須的神哲學。為克服這樣的困難,他們有時會被送往「官方」教會舉辦的修道院去受培訓。這樣好嗎?在下面這封信中,一位修生是「地上」教會的神父送他到「地上」教會的修道院去培訓的,好像應該沒有問題,但是這位修生本人感到困惑,他希望做「地下」教會的神父,他向我們請教,要知道「地上」神父們是否有效,怎樣能得到「地下」神父的栽培。
在梵蒂岡廣播電台工作的主內兄弟姊妹們:
你們好。為了聽到你們的聲音,我從去年買到"德生"收音機後,我就是你們的忠實聽眾,每當我聽到聖座活動中,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接見教友或訪問某國所做的大禮彌撒時,我彷彿就在歡呼的人群中,每當我聽到教會初期那些殉道者為主致命的事蹟時,我更為他們的信德所感動,成為我今後學習和效法的榜樣。
目前我有兩個特別關心的問題,一是中國和梵蒂岡建交問題,我想主要障礙是台灣,我願隨天主聖意,教宗會在合適的時間,利用合適的方式建交。其二是中國內部官方教會和地下教會問題,分歧主要可能是愛國會問題,當然愛國會在我聽來也不順耳,不過它不像前多年那樣,反對教友服從教宗而自辦教會。現在最起碼,沒有相反教會法典的規定。官方教會和地下教會是信一個天主,同屬教宗所領導,理應團結起來,我們有合一祈禱週,為外教皈依聖教會祈禱,而自己內部不團結怎樣向外人傳教,我想你們電台應多多宣傳,使能合而為一,因為你們的聲音也是教宗的聲音。
聽到你們那裡有瞻禮單,請給我寄一份,價格多少寫上,以便能給你們寄去。 最後懇求全能的天主,並賴聖母的轉達,使你們能在第三個年裡工作更上一層樓。
祝主佑。 將來天堂上見面。 |
這以前有一段時期我們收到聽眾的來信極少,偶然收到來信,我們十分高興,十分興奮地設法滿足信中的要求。那時我們每週只廣播三次或五次,每次只有十五分鐘或三十分鐘的節目;現在我們,每週七次每次四十三分鐘的廣播,工作繁重了,工作人員卻不能相對地增加,因此比較忙碌,在許多事上覺得力不從心,只得放棄,不在經理了。但是請主內兄弟姐妹們放心,他們仍會繼續收到書本之類的贈品。這是朱立德神父的貢獻。他是本節目部在台灣的代表。他有愛德,有神火,他必不辭辛苦,盡其力量,為國內的弟兄姐妹們服務。
至於那位修生,他短短一封信涉及兩個棘手的問題。一個關於國內「地上」、「地下」教會的糾紛,另一個關於「地上」教會主辦的神哲學院的培訓。我們曾收到不少來信,和我們討論第一個問題,所以,對那個問題,我們已屢次表示過意見,幾星期前我們更在一個以「地上」、「地下」為標題的「聽眾來信」節目裡對它做了一次綜合的論述。第二個問題則是第一次收閱到,但是我們曾幾次收閱過一個類似的問題,問我們可否到地上教會的教堂去望彌撒和領聖體。幾星期前我們也在一個「聽眾來信」節目裡討論了這個問題,節目是「拜聖體」。關於那次討論的結果,我們曾這樣寫道:
這樣說來,問題便有了具體的意義。面對這樣的具體的問題,國內的神長們,意見不一致。有幾位神長相信「到愛國會的教堂內拜聖體」等於「效忠愛國會」,至少有陷入「效忠愛國會」的危險。所以,他們勸勉信友們不要到政府批准的公開教堂去望彌撒和領聖體。這完全是出於他們為信友們靈魂上好處的著想,是牧靈方面的一種謹慎而明智的決定。我們舉手贊成。
但是,從另一方面說來,望彌撒和領聖體是我們天主教徒宗教生活一個重要的部分。長期不望彌撒和不領聖體有害於靈魂的健康。因此,如果不是為了「效忠愛國會」,並且沒有陷入「效忠愛國會」的危險,我們認為沒有理由不讓信友們在公開教會的教堂裡滋養他們的信仰生活。 |
我們認為,同樣的原則也可以拍合到在「地上」教會的修道院培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