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4-
01- 2002 新闻报导 资料库
圣座活动 国际新闻一瞥 ******
圣座活动 关于亚细西和平祈祷,教宗说:「前往亚细西祈祷是个怀着希望的朝圣之旅,是步武和平的先知与见证圣方济各.亚细西的芳踪」。教宗邀请所有天主教友在心灵上与今天二十四日在亚细西举行的祈祷结合,同时在心中培养对其他宗教信徒的好感。他又说:「我相信亚细西这项祈祷活动除了能产生人所预想不到的精神效果之外,更能有助于引领人的心灵和决定朝着正义和宽恕这个真诚而勇敢的意向前行。果能如此的话,我们将对巩固真正与持久的和平的基础有所贡献」。
关于旧约圣经'德训篇'第叁十六章的意义,这一章的标题是"求主拯救选民并赐外邦人认识天主"。'德训篇'是一位有智慧的人收集了他有关生活智慧的反省,这本书大约成于公元前一百九十年到一百八十年之间。教宗说德训篇这一章的内容在祈求天主介入,协助以色列人对付压迫他们的外邦人。这一章的文字是基督信徒遭受迫害时祈祷的典 ,教宗说:「圣经中的天主不是一位对邪恶不置可否、无动于衷的天主。天主的道路和我们的道路不一样,他的时间和计画也和我们的不同。虽然如此,他还是始终站在受害者这一边,而且以暴虐者、压迫者、手下不留情者的严厉审判者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不过天主的介入并非要摧毁消灭他们,而是要显示他的威能和对爱的忠信。天主能够在邪恶的人的心中产生冲击作用,使他们回头皈依。在圣经里面,受苦者的哀叹从来不会陷於绝望之中,而总是向着希望期待」。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前往亚细细主持和平祈祷活动
教宗在上主日的共念叁钟经活动中曾指出,亚细细的世界和平祈祷聚会不是为了将不同的宗教结合。我们请宗座基督徒合一委员会主席卡斯珀枢机诠释一下: 答:大公对话和宗教间对话有一个基本上的区别。大公对话是建基於对天主子耶稣基督的共同信仰和共同的圣洗上,而大公对话的目的则是追求在教会中完全合一和完全共融。至於不同宗教间的对话,是以建立友谊和互相间的了解为目的,不需要有对基督的共同信仰和共同的洗礼为基础。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聚合起来而祈祷,虽然我们不是"同声祈祷"。每个宗教的人士在安排给他们的地方祈祷。我们不一同祈祷,正因为不愿把不同的宗教混合。我们不能否认每个宗教都有不同的地方,但我们愿意对别人的信念表示尊重。
1986年10月27日,各宗教的代表们也响应教宗的号召在亚细细为和平祈祷,今天,大家再次前来祈祷,宗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前主席埃切卡莱枢机也将参加这项活动,我们请他谈谈他对这个和平祈祷日的希望: 答:亚细细精神至今非常活泼,我们可以因此而希望今天的亚细细和平祈祷日能有新的苏醒。精神和意识的苏醒向来都需要的,尤其是在目前和平十分脆弱极需要宗教涉入和平进程的时刻。对一些冲突的,宗教不常常有清楚的立场。虽然如此,我依然认为所有的宗教其实都愿意有和平。 那麽,祈祷对世界和平有什麽重要性?我们请杜奇枢机和大家谈谈: 答:今年的亚细细和平祈祷聚会是在九一一事件後进行的,因此比过去的祈祷聚会都更显得迫切,而且因为这次所对抗对象也更清楚,就是必需对抗利用神来为冲突、暴力和战争辩护的行为。教宗一开始,在他访问哈萨克和亚美尼亚时,便这样说:"所有的信徒都必需团结起来,一同使神不再成为人的人质,人类的仇恨、狂热和恐怖思想也不再令神的名字受亵渎,令人的真正形象被破坏。"还有,教宗刚抵达亚美尼亚时说的一番话也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只有在不同社团间互相尊重双方关系符合公义的坚固基础上和有强势者的宽宏大量时,才能建造和平。""强势者宽宏大量"这句话真是绝句!我们当然也记得教宗在和平日文告中说的:没有正义便没有和平,没有宽恕便没有正义这句话。我认为,这些都是这次亚细细和平祈祷的要点。
亚细细等候教宗和各宗教代表前往为世界和平祈祷 【亚细细世界和平祈祷日的前一天,这里的气候温暖,晴朗,是一个好预兆。这个中古小城又将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城市,成为向人宣扬和平的地方。许多不同信仰的人要以不同的语言为求和平而祈祷,他们要公开地维护宗教在人的良知和国际的共识上担任的角色,也要致力於使宗教成为民族与民族间和好的工具。这正是2002年亚细细和平祈祷聚会的讯息。 下层的广场是举行两项重要活动的地方,人们正在为讲坛进行最後的修饰。这讲坛很大,呈外文字母"V"字形,有如一双伸开作拥抱状的手。广场设了2500个座位,接待参加祈祷聚会的人士。前来采访新闻的1200位记者已经抵步受到方济各会士们的热忱接待。 24日的祈祷活动主要有叁项,从11点开始,先由各大宗教的代表宣读和平见证,12点半左右,各宗教团体在方济各会院附近为他们安排的地方分别祈祷。下午3点半,举行第叁项也是最後一项活动,大家又回到广场,教宗和其他宗教的代表们一同在讲坛上以超过十种语言宣发对缔造和平的承诺。 教宗在返回罗马前并将在圣女加辣会院和圣方济各小兄弟会会院作短暂的私人探访。】 国际新闻一瞥 昨天,01 月23 日,本台新闻处提供的"国际新闻一瞥"报导的消息是: -国际社会一致谴责了22日在耶路撒冷发生的恐怖行动 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欧洲外交事务负责人索拉纳对以色列-巴勒斯坦间冲突的进展表示深切担忧。他将於今天24日上午在斯特拉斯堡机场与以色列总理佩雷斯会晤。昨天23日,索拉纳向记者们表示,中东的局势极为严重。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一致谴责了22日在耶路撒冷发生的恐怖行动,当时,一名巴勒斯坦人向城中心街道上的人群开了火,打伤40几名以色列人,其中两名妇女已死在医院。此外,另一起巴勒斯坦人的自杀式行动被粉碎,他被哨卡截住。本台特约记者莫塔从耶路撒冷作了以下的报导: (梵蒂冈电台讯)阿富汗新任总理卡扎伊抵达中国,请求北京在阿富汗的重建方面有更多的投入。与此同时,白宫22日重申,相信本 拉登还活着,早晚被找到。美国总统布什也强调,捕捉拉登并不是对抗国际恐怖主义战争的中心目标。本台特约记者马斯特洛利利从纽约作了以下的报导: (梵蒂冈电台讯)阿富汗在禁止非伊斯兰教举行礼仪的9年後,将恢复第一台天主教的弥撒礼仪。这台弥撒将於星期天下午在义大利驻喀布尔使馆的花园举行,由进驻阿富汗军队的义大利军队的随军司铎伊万 莱伊主祭。弥撒向所有人开放:多国部队的军人和在喀布尔的西方人士。 (梵蒂冈电台讯)印度当局在加尔各达美国文化中心遭恐怖分子袭击,5人死亡,15人受伤的事件之後,大举进行逮捕行动。印度警方认为这个事件和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袭击事件之间有联系。新德里仍然指责巴基斯坦秘密警察参与了这个行动。前天22日在也门的萨阿达美国商务代表亨森下榻的旅馆附近,一枚炸弹爆炸,没有造成伤亡。美国驻萨那的使馆也因受到恐怖分子的威胁,从本月13日起关闭。本台特约记者卡肖利作了以下的报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