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
2002 新闻报导 资料库
教宗与圣座
─宗座国际神学委员会对女性担任执事持否定意见,问题有待教会训导当局决定 ─教宗举行册封真福大典,表扬六位教会先贤 世界24小时 教宗与圣座
教宗接见圣座教会文物委员会全体委员指出文化是新传播福音工作的工具 教宗说这番话的目的在强调重视教会文物在传播福音和牧灵工作上的重要性。关于教会艺术财产的本质,教宗说享受艺术之美和宗教目的分不开,宗教建 正是在举行敬礼天主奥迹的礼仪中达到美的极致,因为在这个时刻展现出它存在最真实的意义。 教宗强调教会与艺术的密切关系说:「教会愿意提供希望的根源,这个根源也透过文物来克服悲观和失落感。这些文物可以是新人文主义的酵母,在这样的新人文主义上可以更有效地发展新传播福音的工作」。教宗因此呼吁法律以适当的措施来保障对艺术文物的维护,那些措施必须顾到当地居民的宗教、社会和文化需要。 宗座国际神学委员会对女性担任执事持否定意见,问题有待教会训导当局决定 上面的声明是由国际神学委员会 书长,道明会士乔治.科捷神父发表的,这项声明是针对今年十月八日法国天主教"十字架"日报的报导而发出。该日报宣称教会可能对女性担任教会执事一职采取开放的措施。乔治.科捷神父则更正日报的说法说:国际神学委员会的研究并没有对女性担任执事一职表示可能,反而持着排除可能性的看法。 乔治.科捷神父说:「国际神学委员会固然没有以权威来表示态度的职权,因为那个权威是属於教会的训导当局,但是它提出从研究中得到的两个重要的指点:一个是古代教会传统上所提及的女性执事与男性执事不同,因为从晋升执事的礼节和所担任的职务看,女性执事与男性执事有别;另一个是神学委员会的研究重新肯定圣秩圣事的一体性,那就是说,主教与神父的职务之所以和执事的职务有别,这只能从圣秩圣事极为深入的一体性的内部来了解」。换句话说,主教、司铎和执事叁项神职同属於一个圣秩圣事,执事并非脱离主教和司铎的神职而单独存在,既然没有女性晋升主教和司铎,当然也没有女性担任执事。 这位圣座教义部国际神学委员会 书长说,委员会的意见是对教会传统、尤其对梵二大公会议的训导和大公会议之後教会当局的训导经过谨慎的研究而得出结果。现在,这个问题只有待教会最高训导权威当局根据神学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来作最後的裁决。
教宗举行册封真福大典,表扬六位教会先贤 马尔科.安东尼奥神父是意大利传教修会会士。1801年诞生在意大利北部一个显贵的家庭中,从小受到信仰虔诚的母亲的淳淳善诱,15岁便有前往中国传教的心愿。加入传教修会後,於1824年晋铎,到都灵的会院两年後,担任了会院的院长直到1880年去世,享年79岁。他虽然因为健康原故无法实现往中国传教的心愿,却把这出外传教的热火转向自己的同胞并大力支持传信部的工作。他在各处讲道,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人们都专心一致地聆听他宣讲天主的仁慈。但他也不仅是宣道,还以实际的行动来救助穷人,成了圣文生.得保利的忠实追随者,从爱穷人和服侍穷人来表达爱天主和服侍天主。马尔克.安东尼奥神父创立了纳匝肋女修会来为病人服务。 两位乌干达的要理教员达乌迪.奥克洛和吉尔多.依尔瓦都以幼小的年纪为福音殉命。达乌迪大约於1902年在乌干达北部的一个村庄诞生,父母都是外教人。他14岁时在公波尼会传教士甘巴雷托神父手中领洗入教。吉尔多则生於1906年左右,他的父母原是外教人,後来领洗入教。吉尔多和达乌迪同时领洗。1917年初,刚领洗不久只有15岁的达乌迪,自动请求接替一位去世的要理教员从事传教职务,他的请求於年底在要理教员大会中获得批准,他被派遣到另一个地方:帕莫尔,吉尔多自愿担任他的助手和他一同前往。甘巴雷托神父曾预先警告他们这项工作的困难和危险,因为帕莫尔地区距离遥远、经常发生部族间的争斗、以及当时盛行奴隶交易对他们造成的危险。不过,达乌迪回答说:"我不怕死。耶稣也是为我们死了的。" 达乌迪在帕莫尔的工作包括:一大早,击鼓召集有意学习道理的人前来诵念早课,他自己和吉尔多并诵念玫瑰经。教儿童重覆背诵经文和要理问答,并加上圣歌。此外,他到附近的村庄探访望教者。黄昏时,他又召集望教友祈祷念玫瑰经,并以恭敬圣母的圣歌为结束。主日参加他的祈祷聚会的人数比平常更多,因为其他的要理教员也参加。达乌迪的工作因为有吉尔多的协助而进行得更加顺利。 达乌迪性格平和害羞,勤奋履行自己的要理教员职务,从不涉入任何纷争。吉尔多聪明和善,除了协助达乌迪召集慕道者外,还担任副村长的文书。两人都非常受到村民的喜爱。当时,由於一名英国殖民官员实行的一项措施引起人们的愤慨,因此,有些人想以暴力方式来把新来到的基督信仰宗教澈底消除。就在这样的紧张情势下,两名年轻的要理教员成了他们打击的目标。 1918年10月一个清晨,5个人来到达乌迪和吉尔多的草蓬要杀害他们,招待他们的长老劝阻无效。他们引诱达乌迪和吉尔多放弃基督信仰和要理教员的职务被坚决拒绝,便先後将两名要理教员用长矛和刀杀死。当时达乌迪只有16到18岁,吉尔多更小,只有12到14岁。他们殉道前,有人来警告他们时,吉尔多回答说:我们何必害怕?我们没有做任何伤害人的事。神父派我们来这里传授天主的圣言。在今日乌干达的动 情势下,这两位年轻的要理教员的殉道显然具有 世界24小时 昨天10月18日,本台新闻处提供的"世界24小时"报导的内容是: -美国接纳分两阶段解除伊拉克武装,但仍可能对萨达姆有所行动 请听新闻的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美国接纳将解除伊拉克武装的进程分两个阶段进行。这个提案仍然需要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不过,美国仍然坚持,即使没有联合国的决议也可能对萨达姆有所行动。以下是本台特约记者马斯特洛利利的有关报导: ******* 【梵蒂冈电台讯】在朝鲜透露了有关一个 密核子计划後,国际间更加致力於说服该国放弃发展核子武器。韩国派遣了一个由统一事务部长率领的代表团前往进行一系列的谈判,日本则警告朝鲜,必需遵守国际协定。从北京前往汉城的美国特使詹姆斯凯利也要求朝鲜迅速销毁核子武器。 【梵蒂冈电台讯】昨天上午在莫斯科发生的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事件发生在莫斯科城西南区的美国连锁快餐点麦当劳的附近,当局立刻令居民疏散。据警方说,攻击事件中所用的炸药,相当於5公斤的叁硝基甲苯,其中并可能掺了金属碎片,以加强杀伤力。 【梵蒂冈电台讯】菲律宾马尼拉也於18日发生炸弹攻击事件,3人死亡22人受伤。有关的情形,请听本台特约记者卡肖利的报导: ******* 【梵蒂冈电台讯】美国总统布什在以色列总理沙龙来访期间向他提出了一个有关中东的新方案,方案中包括在2006年内成立巴勒斯坦人国。不过,和平的希望阻止不了暴力,巴勒斯坦人已经表示要为在难民营中遇害的人报仇。本台特约记者莫塔报导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