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8-03-2005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主日弥撒重播 东南亚通讯 这次的东南亚通讯报导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复活节前後的消息,取自香港公教报和亚洲新闻社: -香港陈日君主教2005年复活节牧函:让他再给我们带来惊喜! 香港陈日君主教2005年复活节牧函:让他再给我们带来惊喜! 各位兄弟姊妹: 是的,但看来他的死亡太真实了,在门徒心中打开了一大片空白:他们心爱的师傅真的被杀害了,不再讲话了,已被埋葬了。两位往厄玛乌去的门徒心灰意冷离耶京而去。耶稣首次显现时不在场的多默绝对不信师傅复活了。人不会把复活看成理所当然的。复活带来的是一个惊喜。 人本来是固执於「乐观」的,不到绝境不肯认输,「希望」只在一切都落空时才逼不得已宣布破产。但面对死亡一切挣扎都完了,死亡使一切都静下来,黑暗笼罩一切,一切已成过去,也再没有将来。 耶稣的复活将这一切改变了。死亡的後面又有了生机,生命将永不完结。亚肋路亚的呼声打破了静默,光明驱散了黑暗。 礼仪年的循环让我们每年再体尝这生命的突破,但每年复活节带来的又是一个惊喜。我们的处境和宗徒们在耶稣被埋葬後的情景差不多。 我们对自己的期望一次又一次成了泡影。多少的善意只成了记忆。正如保禄宗徒说的:我知道该行的善我偏偏不做,我明知该避的恶却偏偏做了。 我们宣讲婚姻的神圣、家庭的重要,但社会上盛行的是完全另一套文化:男女关系随便,家庭的基础也动摇,许多夫妇不愿生育,这一切为明天准备着怎样的危机真不堪设想。 我们关心社会,为正义、为民主大声疾呼,但得到的回应是误会,敌对,旧的政策加上新的手段。哀莫大於心死,我们疲倦了,我们想放弃……无奈,无助。 但耶稣又来了。他说:「不要怕,我是生命,我是复活。起来吧!我被埋葬後第叁天才复活。」让我们再次振作起来,让他的复活今年再次带给我们惊喜! 您们的主教 二○○五年复活节 香港圣本笃堂圣周四奉献 信众以善款帮助邻人 沙田圣本笃堂成立「圣本笃堂爱心基金」,为举办爱德服务的善会提供资助,并支援区内社会团体。堂区早年亦有在圣周四收集捐献,用作爱德服务。 圣本笃堂主任司铎刘德光神父叁月十八日称,受资助的堂区善会透过身体力行,以基金为信徒造就更多服务机会:「基金资助堂区的爱心工作,有善会组织堂区内的家庭成员,让儿童探访内地贫困地区的同龄一群,部份堂区青年则到内地探访 疯病者;亦有善会在新年探访区内的独居长者。」 谈到基金成立的起缘,该堂区牧民议会副会长李鸿恩说:「圣本笃堂每年都以圣周四的奉献,拨款予爱德服务……不少团体都非常需要资源,後来我们想:不如把爱德延续,成立基金来推动服务。」他说,基金除了来自每年圣周四的奉献外,还让信徒於主日自由奉献。李氏过去曾替堂区负责财务工作,他说,基金於二○○一年成立,由财务组运作,已累积逾二十万港元善款。他又称,基金资助的爱德服务,参加者反应踊跃。 李氏叁月十七日称,基金既资助区内社会团体,亦开放予堂区善会申请。他表示,二○○叁年非典型肺炎肆虐香港期间,基金拨出善款予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二○○四年则拨款予上水圣若瑟安老院。 基金资助一个名为「知福计划」的生活体验活动,让堂区青少年了解内地农村的生活。负责该计划的尹何月莲叁月十九日说:「参加者透过农村的体验,都明白爱不是单方面去付出,而是互相奉献。」 她说:「青少年到内地农村作短期活动体验,最初都不喜欢当地没有电、水设施;农村孩子很热情,全程跟贴探访者,堂区青少年都有点抗拒。但中、港儿童相处日久,大家便开始接受对方。」她表示,这活动并非纯粹提供服务;事实上,在探访过程中,两地的青少年一同生活、耕种,彼此建立友谊。
连日来,各基督信仰团体正在为即将进教的牧道者们登记。隆重的领洗仪式,将按照传统,在复活瞻礼前夜的守夜弥撒圣祭中举行。四旬期的各主日中,新牧道者们定期集中学习了圣经、祈祷祷文,并参与避静。 Sophoan是磅湛省的45名新牧道者之一,她表示,正满怀喜悦地期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从人文角度来讲,我感到自开始了信仰牧道道路以来,自己成长了许多。”二十岁的Sophoan来自佛教家庭,“我的父母都不反对我的选择”。 柬埔寨首都金边宗座代牧区的80名牧道者,正在积极筹备成为基督信徒所必要的准备。四旬期的第一个主日,数以千计的教友们聚集在圣若瑟堂区,欢迎即将进教的朋友们。宗座代牧艾米尔.德斯通伯斯蒙席表示:“教会正在引导着他们去发现和接纳耶稣基督救世主,将基督视为他们生命中的真理与光明。”宗座代牧高度赞扬了司铎、传教员和新牧道者们的辅导员们,他们在这条基督信仰的道路上保持了坚忍不拔的精神,“帮助新牧道者度过真正的皈依旅程”。 主教还特别介绍了两名新牧道者的事迹。他们是独自完成基督信仰历程的,几乎没有能够得到太多的帮助:“他们一起读圣经,即便是在没有司铎或者传教员的情况下,也坚持自己阅读天主圣言。”“後来,他们决定在一起祈祷,彼此互相帮助就象真正的基督信徒一样。接着,他们又主动找到传教士。他们走向圣洗圣事的道路,是我们大家的巨大喜悦”。 泰国天主教徒与穆斯林在十字架下聚首 一八九七年建成的玫瑰圣母堂,为当地人作出了出色宗教对话与友谊的表率。这座堂区,与首都曼谷总主教区圣母升天总主教座堂仅十分钟的路程。据传说,圣周五晚人们朝拜的十字架,是一百多年前,当地穆斯林团体赠送给基督信仰团体的。穆斯林们也证实了这一说法,据说穆斯林们看到在圣堂旁边不远的河 漂着一个十字架,就捞了出来,送到了天主教徒的手 ,以示尊重和友好。从那时起,圣堂 的历届主管司铎都尊重传统,在圣周时由当地穆斯林团体来到圣堂,打开安放十字架的柜门。人们将十字架请到圣堂,教友们热心朝拜。复活瞻礼後,再由穆斯林信徒负责关上放置十字架的柜门,直等到来年。为此,朝拜十字架的教友非常踊跃。 朝拜之後,圣堂 还会按照从葡萄牙传教士那 承袭下来的传统,高举十字架举行游行。 玫瑰圣母堂的教友主要是华人。为此,四十年来一直在这 主持牧灵工作的本堂司铎马莱.佩拉神父原籍法国,但是却讲一口纯正的中文。 为了配合教友们参与圣周礼仪,城市都按照教友们的需要制定礼仪时间;农村地区则依照教会传统。曼谷总主教座堂圣母升天堂,依然尊重教会传统举行圣周的礼仪。每年,米猜枢机亲自主持和带领教友们早上跪圣体,下午叁点开始朝拜十字架,然後是拜苦路。五百多人参加了今年的礼仪。 泰国所有天主教会圣堂在今天的捐献,都将全部用於支援圣地基督信仰团体,修缮圣地。四旬期期间的募捐,则用来支援穷人和有需要的人。各堂区都鼓励教友们,在四旬期中放弃不必要的奢侈,慷慨地捐献。 从泰国巴彤人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基督的受难史 巴彤距离普吉市区十五公里。拉蒙代特神父负责这 的一个小团体,无玷圣心堂是当地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圣堂。十二月二十六日,被浪潮卷走了,许多教友遇难。 拉蒙代特神父介绍说:“圣周四晚上,我们只有两个人,我和我的助手。去年,光游客就至少有叁十人。地方经济主要是依靠旅游业的,海啸发生後,出现了严重的失业现象。”“市内开始出现抢劫,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传教士对援助物资按期抵达的承诺表示怀疑,“目前,我只看到大型的酒店在重建。而普通百姓,继续在临时的塑胶帐篷 安身”。 但是,巴彤也并非只有毁灭,“乌云过後总会有太阳的”。七十五岁的传教士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这信心来自于泰国人。“他们都非常的平静,尽管要忍受 饿和灾难,但是,却总是展示与他人分享的精神”。传教士还认为,十一月“旅游季节开始後,当地的状况可能会好些”。同时,他还呼吁游客们回到泰国来,邀请大家睁开眼睛,认识到筹备复活瞻礼是要关怀穷人,“从中所得到的快乐是世界所无法给予的”。 今年的复活瞻礼,当地的圣堂 不会看到太多的外籍游客。但是,泰国天主教徒将一如既往地自己庆祝。“海啸中,我们的团体 失去了一些兄弟姐妹,我们继续为他们祈祷”。四旬期期间,巴彤团体的外籍和泰国教友共有八十多人,他们不仅在每周五拜苦路,而且,在每个主日的弥撒圣祭前都拜苦路。“青年们非常活跃,我有四名年龄在二十至二十五岁的助手。昨天,他们还帮助我准备了圣墓”。拉蒙代特神父接着表示,复活瞻礼时,将举行泰语和义大利语两台弥撒圣祭。泰语弥撒在晚上举行,“随後,我们还将组织聚餐活动,通常许多佛教信徒也会参与的,这是一个地方团体共同欢聚在一起的时刻。”天主教司铎认为,“今天,这一活动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因为,在海啸灾难面前,充分展示了宗教对话与合作活动的意义,宗教合作正在促成国家的重建”。 主教团要理教育委员会秘书维拉.阿丰拉特神父,向亚洲新闻通讯社介绍了泰国基督信仰团体如门礼仪的准备过程。“初步的入门课程是从二OO四年六月开始的。当时共有70名学员,青年和成人都有。每个主日分不同的班级进行要理讲解,直到复活瞻礼结束。欢迎慕道者的礼仪,在将临期第一主日举行。二OO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进行的欢迎礼仪中,70慕道者中的25人被视为可以在复活瞻礼成为天主教徒。”要理讲座的内容包括了信经、礼仪和七件圣事、公教伦理,特别是天主十戒;以及祈祷的方式。 主教公署牧灵委员会的成员们和平信徒志愿人员,应邀为那些家中没有任何公教信徒的慕道者们做代父母。 圣周六的清晨,总主教区内各堂的新慕道者与代父母一起,同米猜枢机见面。枢机将在曼谷总主教区公署热情招待大家,欢迎他们成为教会大家庭的一员,届时,米猜枢机还将在每一名慕道者的额头前,用圣油划十字;在致欢迎词时,还将阐述代父母们在新基督信徒生活中所应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新基督信徒之间的关系;邀请他们积极与新教友一起参与弥撒圣祭,直到新教友在大家庭中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复活夜的弥撒圣祭中,慕道者们将隆重领洗。 复活瞻礼後,新教友还要继续参与至少七周的要理讲座;与其他教友一起分享信仰经验。 维拉神父接着补充说:“我曾经连续五年担任要理班的负责人。教友主要来自总主教座堂附近的叁个堂区。我衷心邀请全体基督信徒在复活瞻礼时,与他们共同分享信仰经验。照顾新教友,是巩固老教友信仰的最佳方式。” 菲律宾基督信徒在恐怖威胁中前往圣堂善度复活瞻礼 就在昨天,菲律宾军队在首都马尼拉发现了十个炸药包、十八枚炸弹,并逮捕了一名与阿布萨耶夫有关的嫌疑人。几天前,阿布萨耶夫武装恐怖游击队发表声明,威胁“要在首都马尼拉开战”,从而报复政府在首都监狱暴动中打死其重要成员。复活瞻礼假期期间,数以百万计的菲律宾人要走亲访友,铁路、长途汽车站、圣堂和购物中心都是恐怖分子可能发动袭击的主要目标。 桑达洛神父表示,尽管军队在圣周期间加强警戒是很正常的,但是,今年的措施明显要比往年严格得多。 传教士接着介绍说,“今天上午在巴西兰岛举行的圣油礼中,整整一个连的士兵和叁辆坦克把守在圣堂外”。出於安全原因的考虑,圣周礼仪将全部在晚七点以前结束。然而,尽管存在种种忧虑,“人们仍然涌向圣堂,热心参与圣道礼仪”。明天早上四点,许多城市都将举行拜苦路的礼仪,拜苦路在当地天主教徒中是十分重要的礼仪。 桑达洛神父表示,“在此局势下,应邀请人们战胜信仰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在恐怖袭击的威胁下举行弥撒圣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在最後晚餐礼仪的讲道中,努力使大家懂得,我们所举行的圣体圣事激励我们为他人服务,以一种新的方式生活 接纳兄弟姐妹;为他们献出自己的生命”。 此外,巴基斯坦国内其他地区的基督信仰圣堂和基督信仰团体都以相同的热情和虔诚举行了圣枝主日的礼仪。 道明会士派翠克神父在玫瑰堂讲道时,邀请在场的全体基督信徒在圣周期间牢记“耶稣所承受的苦难”;勇敢地承担起十字架,“在获得救赎和永生之际,我们要为了洁净罪过”而背负起十字架。“我们蒙召用我们的全身心虔诚去拥抱基督,而不应象当时的人们那样,抛弃基督”。道明会士接着指出,“这就需要我们热心关怀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有需要的人、遭受病苦的人”。 此外,派翠克神父还邀请教友们观看梅尔.吉布森的影片“基督受难记”,从而深刻地感受救主在被钉十字架前所遭受的种种困难。最後,他表示,“现在是到了追随圣人们的榜样,勇敢见证基督的时刻了”。 巴基斯坦基督信徒(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的处境艰难是众所周知的;国内的伊斯兰极端势力不断针对基督信仰团体和基督信徒发起暴力性进攻。此外,国家的现行法律也严重束缚和歧视了基督信仰团体。 巴基斯坦的天主教徒(1,288,000)们,正在虔诚地善度四旬期。每周五,教友们都自发地组织拜苦路。此外,许多教友还坚持守斋。 巴基斯坦公教团体在守斋与团结互助中善度四旬期 巴基斯坦主教团基督信仰合一与宗教对话委员会执行秘书,方济各会士法兰西斯.纳迪姆神父强调指出,四旬期的守斋,与祈祷和善行共同进行意义重大。他说:“我希望更多的教友都能够继续为援助海啸的灾民们捐款,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 巴基斯坦主教团四旬期委员会,邀请教友们每天节省一卢比。所得的全部款项,50%用於支援病患和个别堂区的有需要者;另外50%,将全部交给总主教区,用於基督信仰团体开展各项活动。 巴基斯坦的基督信徒充分展示出了对印度洋海啸灾民的热情关心。拉合尔总主教区四旬期委员会协调人,方济各会士纳西尔.古尔凡神父介绍说,二OO四年四旬期期间募集的大约一千六百多美元的捐款,为二十名孤儿提供了上学读书的机会。 总主教区某堂区本堂司铎伊纳特.贝纳德神父表示,“我们不仅要在恪守礼仪生活,而且还应做到与穷人和有需要的人共同分享守斋的意义”。 巴基斯坦的四旬期传统,是西元十九世纪下叶,由传教士引入的。巴基斯坦全国总人143,000,000,其中96%中为穆斯林、2.5%为基督信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