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3-06-2005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主日弥撒重播
教宗与圣座 世界24小时 教宗与圣座 教宗周叁公开接见活动讲解圣咏第一百二十叁篇“天主是强有力的救星”的奥义 教宗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人的生命被邪恶的势力所围困埋伏,这些邪恶不但要危害人的存在,也企图破坏人的所有价值。可是上主立刻挺身而出,保护正义的人,拯救他们免於凶恶”。由此看来,解救的恩典是教宗这次要理讲解的核心所在。
教宗又说:“圣咏第一百二十叁篇虽然是赞美天主救星的诗歌,这首诗歌可能与某个特别事件有关,比方说巴比伦充军时期的结束,但更可能的是这首诗歌愿意感谢天主使人脱免危险,进而祈求天主使人免於种种灾难邪恶。从这方面看,这首圣咏永远切合事宜”。关於灾难邪恶,教宗在另一段要理讲解中说:“我们都看到这样的邪恶今日仍然存在,而上主在今天同样伸手援助义人。上主的确爱护我们,这是我们肯定的事,也是我们的信心”。 这篇圣咏提到威胁义人的两大危险,一个是洪水狂浪,一个是猎人。教宗於是谈到圣奥斯定解释这篇圣咏的话说:“圣奥斯定给这篇圣咏一个流畅有力的注解。首先,他看到这篇圣咏是已经获得幸福的基督徒所咏唱的,特别是殉道圣人所咏唱的。这些殉道圣人离开人世後,便和基督生活在喜悦中,随时准备恢复自己先前会腐朽、而今不再朽坏的身体。这些殉道圣人在世的时候,身体备受折磨,但在永恒中,这些折磨变成了正义的装饰”。 圣座国务院与各国关系秘书长拉约洛总主教访问东南亚归来 拉约洛总主教于六月十一日启程前往新加坡,在先後十一天访问行程中,也前往泰国、马来西亚和汶莱访问,探望当地的天主教会团体,与各国政府外交当局就国际局势和双边关系交换意见。六月十二日,拉约洛总主教并在泰国南部普吉岛举行一台弥撒圣祭,追思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海啸中的亡魂,同时为天主教会在当地为灾民所建的一些民房主持落成典礼。 世界24小时 昨天06月22日,本台新闻处提供的“世界24小时”报导的消息是: -越南总理潘文凯在越战结束30年後首次访问华盛顿 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越南总理潘文凯在越战结束30年後前天21日访问了华盛顿。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会见潘文凯时宣布,他将于明年2006年访问越南。本台特约记者马斯特洛利利从纽约作了以下的报导: (梵蒂冈电台讯)巴勒斯坦地区昨天22日上午出现紧张形势。阿克萨殉道旅的武装人员在巴勒斯坦总理阿布.阿拉抵达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巴拉塔难民营时放了几枪,幸好未伤到人和物。这个事件是在巴勒斯坦主席阿布.马赞同以色列总理沙龙在耶路撒冷会晤的第二天发生的。这项会晤讨论了众多问题,其中的安全问题争议较大。本台特约记者莫塔作了以下的报导: (梵蒂冈电台讯)黎巴嫩选举,反叙利亚阵线的萨阿德.哈利利获胜之後,又进入暴力中。前天21日,反叙利亚的共产党领袖哈维在谋杀案中丧生。当晚,至少4千人在贝鲁特中心集会,谴责刺杀事件并要求实行正义。谁是这个事件的幕後操纵者还不知道,但美国毫不迟疑地指向接近叙利亚的环境。叙利亚在30年的统治後,不得不放弃对黎巴嫩的霸权。那麽,在黎巴嫩新政府就职的前夕,这个国家处在何种气氛下?本台记者询问了义大利“晚邮报”的特派员兼政治分析家菲拉利。他说: 答:这里的气氛反映的也许是被称作民主胜利的某些表面的现象,但在黎巴嫩事情要复杂很多:如果说取得选举胜利的是反叙利亚的前反对党势力,实质上,我们可以说它得到的主要是感情票。我不知道,感情过後,是否有可能将这些票化为政治行动的可能。就目前的情况,我认为很困难。 问:在这样的情况下,萨阿德.哈利利该当建立什麽类型的政府,可以在短期内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问:极端派,即亲叙利亚阵线成为新的反对势力,是否有危险他们做出暴力回答的选择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