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6-03-2006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主日弥撒重播
教宗与圣座 教宗与圣座 教宗与15位新枢机举行共祭弥撒并为新枢机戴上象徵忠贞的权戒
教宗说,枢机们戴上的戒指,象徵着他们要追随童真圣母玛利亚,并重复圣母答复天主召叫的话。教宗这样说:“但愿这戒指对你们来说,是重复你们对主耶稣和对他的教会回答的‘是’。”教宗指出,教会的两个层面:玛利亚的层面和伯多禄的层面,在爱德的职务上相遇。 随後教宗又说,由於圣母顺从了天神宣报的讯息,天主与人类的新盟约得以完满地缔结。也由於圣母回答的“是”,她也成了教会的母亲。她以自己的斗篷庇护了教会以及伯多禄和他的继承人的职务。 教宗在讲道中也提到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圣母的孝爱之情。最後,教宗谈了天主的爱的永恒不灭,他说,在这个一切都会过去的世界中,只有天主的爱永远存在。为了服务他人而忘记自己,这便是教会的形象和楷模。而这也是教宗本人任教宗所要走的路。他以他的首道通谕“天主是爱”通谕,邀请大家在爱德中建设教会。教宗於是向枢机们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们在精神和实际工作上和我在一起,给予我极大的支持与安慰。” 整台弥撒将近两小时,3万多信众在优美的圣歌中虔敬地参与了礼仪。在教宗为15位新枢机戴权戒时,信友们都感动万分。
陈日君枢机为梵蒂冈电台举行华语弥撒 弥撒後,陈枢机分别与参礼的信友和本台同仁合照留念。
华人信众齐集庆祝陈日君擢升枢机 ******** 观礼团成员当日清早便抵达广场,得以近距离观看整个礼仪。当他们看到陈枢机和教宗进场时,都热烈欢呼,亦有人挥动手上的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 来自山西的仝晓峰说,陈日君升任枢机,是「中国的一件大事情」,又说「香港有一名枢机,为中国大陆是一个好趋势。」他说:「香港教会给中国教会的帮助很大,不论在精神或物质帮助。」 来自湖北的张方济各称:「陈枢机是我们中国人的枢机,我们尊敬他,感谢他。」 礼仪中,当陈日君枢机走到教宗跟前,接受教宗授予枢机红帽时,全体华人信徒都显得感触而雀跃。参礼的华人,来自香港、中国大陆、澳门和台湾以外,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等。
陈日君枢机的前任秘书玛利修女应邀从伦敦前往罗马参礼,她说整个礼仪非常美妙,来自不同地方的信徒为同一信仰举行庆典,教她印象深刻。这名圣高隆庞传教修女说:「陈枢机致力教会,充满活力,爱护身边近人。陈主教出任枢机後,在教会内有着特别的位置,往後每天我都会为他祈祷」。玛利修女一九九六年开始出任陈日君主教的秘书,直至二千年以後退休返回英国。此行是陈日君枢机专程邀请她出席的。 同日下午,教廷为新枢机在宗座大楼内举行接待酒会,让各地信徒和来宾得以与新枢机致意。 在陈枢机接待来宾的客厅中,整个下午的致贺者络绎不绝,信徒都轮候着与枢机拍照留念。 多名教廷领袖亦有向陈日君枢机致意,宗座正义和平委员会主席马蒂诺枢机接受访问时指出,教会关心社会正义,亚洲教会在这方面的贡献犹多,他又指陈日君枢机过去关心社会的行动,是表达教会关怀社会的表现。 在香港,大批教友透过电视传播即时观看这次在罗马早上的礼仪(礼仪在香港时间四时半开始)。教区中心的成员和职员亦聚集一起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圣座与各国关系秘书长拉约洛总主教接受香港新闻媒体访问,表示香港主教被擢升枢机是教宗爱中国人民的举动 拉约洛总主教又说,圣座“一向清楚表达所要求的是什麽以及什麽事上准备做让步。”也阐明了为“忠於自己本身”“所不能放弃的事物”。他说:“在我们看来,时间已经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当局不能“无视本国人民的期待以及时代的徵兆。”在同样的问题上,拉约洛总主教也接受了香港南华早报的采访。总主教透露说,同北京政府 “非官方的接触”显示了中国方面做出“开放而不是关闭的姿态”。他承认,谈判“时高时低” 地进行,但“似乎不是没有成效”。 谈到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前能否去中国访问,总主教声明,教宗“一定非常高兴访问”这个亚洲国家。若能访问中国,是为“显示他对主教们、司铎和信友们父亲般的爱护,他们为忠於伯多禄的继承人作了并继续作着深切、往往也是痛苦的见证。”他接着说,当然,“首先该当有所需要的客观环境和”中国“政府的邀请”。 关於香港的主教被擢升枢机的意义,拉约洛总主教强调新枢机的“思想敏捷”“该当成为推倒对天主教会所报的偏见和畏惧的围墙的模 ,这些围墙毫无根据,却在一些方面依旧存在。”拉约洛总主教在访问结束时停留在宗教自由的关键课题上。他指出“从中国传来的有矛盾的标记。我们有这样的印象,最高当局有调整关系的意向,但在中层有阻碍的人。”他强调,宗教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因此,政治当局“不能屈从某些限制”。 教宗与新枢机共祭弥撒讲道词 各位枢机和宗主教,主教团及司祭团内可敬的弟兄们,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在昨日的枢秘会议之後,主持这台与新枢机们的共祭弥撒,我感到非常愉快,这台弥撒在预报救主诞生节(圣母领报)举行,我认为是天主上智的安排。事实上,我们认为天主圣子降生为人乃是教会的开始。一切都从那 而来。教会在历史上的任何作为和它的每一个体制都必须回溯到那个原始泉源,必须回溯到降生为人的天主圣言基督。我们庆祝的永远都是他: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藉着他天主圣父完成了拯救人类的圣意。虽然如此(我们今天默观的正是奥迹的这一面),天主的泉源也透过一条杰出的管道“童贞玛利亚”畅流出来。圣伯尔纳多以一个很有力的形象形容她是一条“渠道”。为此,当我们庆祝圣子降生为人的奥迹时,我们不能不光荣他的母亲。天使的报喜是向她而说的;她接受了,而且由衷地答复说:“看…愿照你的话成就於我吧!”(路1,38),於是,永恒的圣言像人一样,开始在时间记忆体在。 历代以来,这个难以言喻的奥迹都不断令人感到惊奇。圣奥斯定想像自己向报喜的天使问说:“天使,请告诉我,为什麽这件事发生在玛利亚身上?”。天使的回答包括在他的问候语中:“万福!充满恩宠者”。事实上,天使进入玛利亚家中时,没有以尘世的名字,而是以她神性的名字称呼她,就如天主眼中一向认为的她一样:“充满圣宠者”,这在希腊原文中是“受爱者”的意思。奥力振观察到类似的头衔从来没有向任何世人称呼过,而且在整部圣经中也没有发现前例。这个头衔是以被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但是永远被上主所爱的玛利亚的被动性涉及她的自由同意,涉及她个人原本的回答:由於玛利亚是受爱的,所以她是完全地主动,因为她以个人悉听尊便的态度接受天主倾注给她的爱的浪潮。在这方面,她也是她的圣子完美的徒弟,圣子在服从天父中完全实践了自己的自由。在第二篇读经《希伯来书》中,我们听到美好的话,作者根据基督降生为人的事迹来解释第叁十九篇圣咏说:“基督一进入世界便说:看…我来为承行你的旨意(希10,5-7)”。面对基督和玛利亚这两句彼此相应的“看,我在这 ”的话的奥迹,而且都以唯一“阿们”的话来回应天主圣爱的意愿,我们都感到惊讶,并怀着充满感激之情朝拜上主。 弟兄们,能够在天使预报救主降生的瞻礼举行这台感人的弥撒圣祭,这是多麽大的恩典啊!从这个奥迹我们能够为我们在教会内的职务汲取多大的光照启示啊!尤其是你们亲爱的新枢机们,你们可以从这个奥迹,为你们作为伯多禄继承人的元老院成员的使命获得何等的支持啊!天主上智所安排的这个巧合帮助我们重视今天这件大事,这件事根据另一个原则,即更原始、也更基本的玛利亚原则,而特别凸现出教会的伯多禄原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後,玛利亚原则在教会中的重要性特,别由我的前人若望保禄二世教宗以“我完全属於你”的格言予以彰现出来。众人都看到教会之後和教会之母玛利亚始终临在他的精神建构和孜孜不倦的工作职务中。在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叁日圣伯多禄广场所发生的谋刺事件中,他尤其感觉到圣母的临在。未为了纪念那件悲哀的事件,他愿意在宗座大楼高处墙上安置一幅童贞玛利亚的细石镶嵌画像,用以俯视圣伯多禄广场,为保佑他担任教宗长时期中的高峰时刻和日常的工作生活。这段长时期的教宗任期正是在一年前进入了最後既痛苦又光荣、的确是巴斯卦的阶段。预报救主诞生的圣像比其他任何圣像更能让我们清楚认识到,在教会内一切都回溯到接纳天主圣言的奥迹那 ,在那个奥迹中,因着圣神,天主和人类完美地立下盟约。教会内的一切,任何体制和职务,包括伯多禄个他的继承人的体制职务,都在童贞圣母接受天主的圣意而充满圣宠的时刻,处在她的庇荫之下。这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自然产生强烈感情共鸣的关系,但它尤其具有客观的价值。在玛利亚和教会之间有着天生共有的特性,这个共有的特性梵二大公会议特别乐意在教会宪章结束时,以一章来谈论万福童贞玛利亚。(以上为讲道词上半部,1666字。下半部待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