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5-09-2006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教宗牧灵访问德国巴伐利亚邦 会晤慕尼黑-弗赖辛总主教区神职与终身执事,结束德国之行返回罗马 这次牧灵访问旅行前後共6天,活动 围仅限於教宗诞生、受洗、接受教育、信仰生活、晋铎、当教授和当枢机总主教牧灵的地方,也就是慕尼黑、旧厄廷、雷根斯堡、弗赖辛等大小地方。教宗此行最後一站是弗赖辛(Freising)。弗赖辛是慕尼黑城市旁边的一个小镇,只有4万5千居民,可是在历史上却比慕尼黑存在得更为久远。 弗赖辛这个地方虽然曾发现铜器时代人类的文物,但是有人在这里继续长期定居则要到第八世纪上半叶。当时来自法国的一位本笃会士圣科尔比尼亚诺(San Corbiniano)在巴伐利亚地区开始传播福音,并於公元724年在弗赖辛这个地方建造了一座本笃会隐修院和一所学校。西元738年,科尔比尼亚诺的继承人圣博尼法爵在弗赖辛设立教区。公元99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叁世颁给弗赖辛作为皇帝城市的特权。然而,公元1150年慕尼黑建城,於是弗赖辛的经济地位便渐渐衰弱。一直到1803年,古代国教的体制取消後,弗赖辛教区才不再存在。1818年弗赖辛教区与慕尼黑教区合并,称为慕尼黑-弗赖辛总主教区至今。从此,总主教区的总主教座堂设在慕尼黑,但是总主教区的各种办公室则大都设在弗赖辛,那里的主教座堂也变为“同主教座堂”。 古代的弗赖辛是中欧地区盐业贸易通商大道的中心城镇,今天虽然不再有古代的政治、宗教和经济地位,但它仍然是个农业食品重镇,它有一所德国着名的大学和巴伐利亚农学院。此外,这里也是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整年都有形形色色的国际会议在这里举行。 今天我们看到的弗赖辛主教座堂是建於西元1205年,它的外观非常简单 素,但是进入内部一看,不禁令人爆出惊讶,那些巴罗克建 和绘画艺术风格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圣堂内部也相当宽敞,可容纳两千人。圣堂内供奉着巴伐利亚地区开教者圣科尔比尼亚诺的圣髑。主教座堂旁边是建於十四到十七世纪之间的主教宅邸,这里昔日的主教都由王子担任,所以主教宅邸和王宫相似。事实上,从远处和高处看弗赖辛,立刻发现这个城镇有两个凸出的标志,一个是主教座堂和旁边的主教府,另一个是建於西元1040年的本笃会隐修院。这座隐修院後来成了巴伐利亚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厂,今天则是公营农场的典 。 教宗本笃十六世於1951年6月29日在弗赖辛主教座堂晋铎,接着便在这里的教区修院讲授神学。这次教宗在弗赖辛主教座堂会见的慕尼克神职人员和终身执事中,就有叁十位昔日与教宗在同一天、同一个地方晋铎的叁十位神父。这真是一件盛事! 教宗向主教座堂内的神职人员谈的是玛窦福音第九章记载的耶稣所说的“庄稼多,工人少”的话。教宗向他们说:“我们看到神父的人数越来越少,工作负荷越来越重,大家很可能会感到疲惫,甚至灰心。每个人都说该怎麽办?神职会不会成为毁了我们的职业,不再给我们带来喜乐?说实在的,对此我没有任何对策,我也无法给大家放诸四海皆准的规则。圣保禄宗徒写说:‘我们必须传递思想理念,必须传递耶稣的神’。耶稣并没有以天主的威严壮丽出现,他来是为了分担人的痛苦”。 教宗又告诉神职人员说:“我们必须在热心和谦虚之间保持密切的关系,尊重我们的有限。热心驱使我们走向人,关怀幼年和老年人,就是作耶稣的宗徒。但是为了不使热心把我们给累倒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有限。司铎的力量有限,教宗的力量同样有限。我是有限的,因为我只有少许的力量。其他的一切我必须留给天主来作。天主,其他的一切我必须留给你;教会是你的!上主为了他的事业必定会赐给我们助手的”。 再见,巴伐利亚!天主与你同在 昨天上午,教宗在弗赖辛主教座堂与神父和终身执事会晤。55年前,也就是1951年6月29日,教宗在这座圣堂中晋铎。昨天参加与教宗聚会活动的人士中有几位是和教宗一起晋铎的神父。教宗出人意料地没有按照讲稿而是随口和在场的人士讲话。他说:“我带来一份很长的讲稿,但我不想读出来,你们都已经印好了,你们可以在我离开後再读。”教宗和神父与终身执事们谈的主题又是圣召问题。他从教会缺乏圣召说起,他引用基督的话说,庄家多,工人少。教宗指出,希望天主派遣工人,祈祷非常重要。他说,耶稣没有要人们去找义工或安排徵用新兵的活动,耶稣要人们祈祷。教宗说:我们必须祈求主人在人们心中激起衷心愿意的答复。教宗又说,牧灵工作的效力也有赖於祈祷。他举出作为神父的人应该有的两个基本德行,就是心火与谦逊。心火推动他们走向有需要的人,推动他们做耶稣基督的门徒。谦逊令人承认自己的局限,使人不至於被自己的心火所焚灭。教宗说:“神父们的确有许多事该做的,教宗也一样。我也该做很多的事,但我的力量小。所有做不到的我都留给天主。”教宗於是祈求天主赐予合作者来从事天主的工作。他接着告诉神父们,举行弥撒不是一个工作,需要内心的亲密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圣体圣事不是一个义务,而是人心灵的食粮。最後教宗说到他此行的主题:相信的人永不孤单。他解释说,这因为我们是基督的朋友。他说,神父们不孤单,因为他们属於教会的神职团体,与主教和其他神职人员团结在一起。而这“在一起”要传给其他的人作为与耶稣基督的联系。 教宗离开巴伐利亚了。巴伐利亚以温暖的太阳陪伴了教宗的六天行程。教宗的座机飞离慕尼黑後,这里的天空被一层白雾遮盖,太阳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暗淡,这似乎表达了巴伐尼亚人因教宗离开而引起的伤感以及他们心中因教宗一句“再会”而激起的希望!! 梵蒂冈电台台长兼圣座发言人隆巴迪神父为教宗在德国巴伐利亚的访问作总结 答:我认为教宗的这次旅行以尽可能最好的方式取得了成功,完全满足了人们对教宗、对地方教会和对巴伐利亚人的期待。欢迎的气氛美妙之极,热情自然也日益增高,同教宗每次旅行一样。本笃十六世显然十分满意,某些时刻也深受感动。他在弗赖辛的主教座堂的最後一次会晤活动中自然地发表了一篇即席讲话这件事显示出,为他来说,这几天的喜悦和参与也在增加。 问:本笃十六世的这次旅行也没有列出“禁”单,他说“信仰不是一堆禁律,而是积极的选择”… 问:教宗再次谈到信仰的理性和理智,反对一切无论是宗教上还是文化上的原教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他说,信仰则提出了真实的启蒙运动。 问:从这次访问旅行中的大公意义出发,您有何看法? 问:教宗这次在巴伐利亚的访问留在心中的是什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