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8-12-2007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世界24小时 教宗本笃十六世 圣史若望宗徒纪念日回忆教宗有关这位宗徒的讲话 教宗说:“圣史若望不是一位理论家,他遇到了真天主也是真人的耶稣基督,便把这个具体的经验传达给别人。他的行动完全受到一种矛盾的意向所推动,那就是他要让人看到那不可见的;而面对迫害他的人,他无法闭口不说他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教宗强调:“正因为若望宗徒坦诚宣认自己的信仰,所以成了我们的榜样和警惕,要我们始终准备好以坚决的态度声明对基督的服膺,把信德置於任何考量和人性的利益之上”。 若望宗徒以独具慧眼的直觉宣认天主是爱,这个爱具体地彰显在耶稣基督身上。教宗说:“圣若望宗徒并不限於口头上这样宣称,而且以身作则,并为此付出代价。他写说: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若3,16)。“这位宗徒又写说:‘耶稣既然爱了他在世界上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由此可见耶稣爱我们到什麽地步:他为了我们的得救,倾流自己的鲜血!基督信徒面对如此过分的爱,不能不自问该如何回报”。 圣若望说耶稣给世人的新诫命是:你们应当彼此相亲相爱,就如我爱了你们一样。教宗发挥这个道理说:“就是这样,爱真正成了基督信徒的行为,因为这样的爱是指向所有的人,毫无区分,而且达到极限,它的标准就是毫无限度“。 教宗还谈到圣若望宗徒所写的《默示录》,这部书给我们启示了历史的意义,没有这样的启示,人类历史便无法了解。这位宗徒在帕特摩岛写下了他在那里所见到的伟大神视,成了《默示录》这部书。神视中最主要的是被宰杀的羔羊直立在坐在宝座上的天主面前。教宗说:“耶稣,天主子,在这个大地上是没有自卫能力、受伤和死去的羔羊。然而他在天主宝座面前却屹立不摇,并分享天主的权能。世界的历史掌握在他手上。圣若望藉此要告诉我们对耶稣要有信心,对敌对耶稣的势力,对迫害的行动都不要恐惧!那受伤死去的羔羊毕竟得胜了!所以,你们要跟随羔羊耶稣,信赖耶稣,走他的路!耶稣在世界上看来只是一只软弱的羔羊,然而胜利者正是他!”。 全球伊斯兰教138位贤哲准备好会晤教宗本笃十六世 继教宗的复函後,日前由约旦王子加齐.宾.穆罕默德.宾.塔拉勒出面,代表第一封信的全体署名者,致函圣座国务卿贝尔托内枢机主教,感谢教宗亲自鼓励天主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对话,并对这个对话表示关心。信中约旦王子说:“我们受到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宾.阿卜杜拉.阿齐兹最近访问梵蒂冈的鼓舞,非常乐意在罗马会晤本笃十六世”。这位王子指出对话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内在的,指的是内在心灵,另一个是外在的,指的是社会,他强调:“对话的本质是在观点不同的人之间进行的,而不是观点一致的人之间的交谈”。他又说:“我们愿意对话的理由,主要目的在於寻找善意和正义,好能奉行我们伊斯兰教徒所谓的《拉赫马赫(rahmah)》,也就是你们天主教徒所说的爱德”。 约旦王子在信中表示:“基督信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在神学上取得完全的协议,在本质上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愿意在彼此一致关心公益和全球益处的基础上,坚持行动一致,彼此合作”。 近几天,伊斯兰教这一百叁十八位贤哲也发表公开贺词,向基督信徒祝贺耶稣圣诞与新年快乐。他们说:既然天主没有准许亚巴郎祭杀他的儿子,这就在提醒以亚巴郎为信仰始祖的宗教信徒要维护每个人的生命,特别是儿童的生命。这些伊斯兰教贤哲想到这段时期是基督信徒庆祝圣诞节和伊斯兰教徒前往麦加朝圣的节期,所以他们祝望新年给基督信徒和伊斯兰教徒带来世界所需要的和平。 世界24小时 --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女士26日遭杀害 请听新闻的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女士26日遭杀害。布托女士当时在拉瓦尔品第为1月8日的总统大选进行竞选活动,一枚炸弹在集会会场爆炸。除布托外,至少还有15人死亡,有些消息来源则说死亡人数超过30人。早先有消息说,布托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急救。支持这位前总理的沙里夫也在前往伊斯兰堡参加集会时受到亲政府的人攻击,4人丧生,3人受伤。 (梵蒂冈电台讯)阿富汗政府将联合国和欧盟的两名外交人员驱逐出境,引起国际社会与阿富汗间气氛紧张。被驱逐的外交人员一为英国人,一位爱尔兰人,他们已经於26日上午离开喀布尔。阿富汗政府指他们曾与塔利班当局接触。 (梵蒂冈电台讯)印尼水灾灾情有转为严重的趋势。在东爪哇,由於一座桥梁倒塌,造成至少50人失踪。连日大雨引起山泥崩塌,将近80人证实已经死亡。 (梵蒂冈电台讯)叁年前,2004年12月26日,由於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引起海啸,给东南亚地区造成严重灾难。叁年後的今天,专家们认为,这整个地区仍然是个危险区。虽然如此,从印尼到斯里兰卡,从泰国到孟加拉,当地政府和国际机构都进行了许多重建和援助计画,有些计画并已经完成。例如,义大利这几天正在结束在斯里兰卡的援助工作,这些工作的5千万欧元经费,来自义大利国民、企业、民间团体的捐赠。东南亚地区遭海啸打击的地区目前的状况如何?我们请问了义大利明爱机构国际地区部门的负责人贝切加托: 答:最初的紧急救灾时期很长。现在,除了那些爆发了其他颇为严重的问题的地区外,这个阶段已经结束。比如,在印尼,特别是尼亚斯岛,在发生海啸灾难叁个月後,也就是2005年3月28日,再次爆发了有史以来摧毁力最大的地震。而斯里兰卡,不仅海啸灾难,还有政府军与泰米尔游击队间的战斗。因此在印尼和斯里兰卡,仍然有难民不能返回家园。 问:由於农作物被水淹而没有了收成,现在,是否已经恢复耕种。这方面的情况如何? (梵蒂冈电台讯)以色列总理奥尔穆特和巴勒斯坦人主席阿布.马赞,26日在耶路撒冷再次举行晤谈,为重新发起和平谈判。在这之前,两人曾在美国的安那波利斯会晤。奥尔穆特与阿布.马赞26日的会谈受到以色列决定在耶路撒冷东区兴建房舍的影响。此外,来自巴勒斯坦人的消息来源说,两名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成员26日在约旦河西岸被拘捕。 (梵蒂冈电台讯)俄罗斯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明年3月2日的总统大选中将有79%的选民支持梅德韦杰夫,他是现总统普京所指定的候选人。这个民意调查抽选了1千6百人作调查对象。另一位原有意角逐总统位的候选人涅姆佐夫於26日推出竞选,他请反对派的其他候选人向普京发出最後通牒,要求他保证这个选举符合自由并遵守规则。 (梵蒂冈电台讯)肯尼亚1千4百万选民26日前往投票选举地方政府人员、国会议员和总统。投票於26日早上6点开始,大量选民涌往投票,在基贝拉地区,选民排队6小时才完成他们的义务。他们需要选出210位国会议员,2千位地方行政人员,更重要的是,选出新的总统。受伊斯兰教徒支持的候选人奥丁加指希望连任的现任总统齐贝基作弊,因此,一般担心在开票时爆发暴力冲突。 人类家庭,和平的团体 1. 在一元复始之际,我愿意以一篇怀着热切希望的文告,由衷地向全球的男男女女致和平之意。我写这篇文告,目的在邀请大家一起反省本文开头的标题,这个标题是我特别关心的:人类家庭,和平的团体。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第一个共融的形式,就是一男一女在爱的激发下,决意永久结合,共同建立的新家庭。然而,地上各民族同样也蒙召唤,在彼此间建立适合於人类唯一大家庭各成员的团结与合作的关系。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这样宣告说:“各民族共同形成唯一的团体,他们同出一源,因为天主使整个人类居住在大地上(参见宗17,26),他们也只有一个最後的归宿,就是天主”。 家庭,社会与和平 3. 事实上,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生活中可以体验到和平的一些基本要素,诸如:兄弟姐妹之间的正义和爱,父母亲所表达出来的权威功能,对老幼妇孺病患这些弱小成员的关爱服务,在生活需要上的互相帮助,乐於接纳他人,必要时也宽恕他人。所以,家庭实在是第一个、也是无法取代的和平教育者。为此,如果家庭发生暴力,则尤其被视为无可原谅,那是不足为奇的。执是之故,当我们宣认家庭乃社会第一个生命细胞时,我们就是在肯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家庭之所以是社会的基础,也因为在家庭内可以从事某种和平的经验。正因为如此,人类团体不能缺少家庭提供的服务。一个接受培育的人,除了在大自然为他准备的这个原始巢窝中,还可以在什麽地方更能学习到品尝和平的新鲜风味呢? 家庭辞汇就是和平辞汇;我们必须经常从家庭汲取和平的用词,否则就会失落它们。在这用语膨胀的时代,社会不能失落每个儿童在学习爸爸妈妈的话语之前,先从他们的举止和眼神那里学到的语法原理依据。 4. 家庭因为有义务教导它的成员,所以是一些特定权利的持有者。世界人权宣言是人类在具有普遍价值的法理文明上的成就,这项宣言确认家庭乃是社会自然和基本的核心,它有权利受到社会和国家的保护。而圣座方面,为了承认家庭特殊的法理尊严,颁布了家庭权利宪章。宪章序言说:“人的权利,即使以个人权利表达出来,也都具有社会基本意义,这个意义的原始和关键性表达就蕴藏在家庭中”。宪章所阐述的权利都是自然法所表明和确认的,而自然法就铭刻在人心中,而且由理性予以揭示出来。否认或约束家庭权利,就是抹黑人的真理,威胁和平本身的基础。 5. 为此,谁阻碍家庭体制,即使是无意识地,也使和平在整个团体、国家和国际上变得脆弱,因为他削弱了事实上作为和平的主要力量机构。下列这点特别值得反省:所有助长削弱以一男一女的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所有直接间接制止负责接纳新生命的意愿,所有阻碍作教育子女第一个责任者的权利的行为,客观上都在阻碍和平的道路。家庭需要住家,需要工作,需要对父母亲家务劳动的合理承认,需要教育子女的学校,需要全体成员都享有基本的卫生医疗保健服务。当社会和政治在这方面不尽力帮助家庭,就失落了为和平效命的基本资源。特别应该一提的是:社会传播媒体由於具有教育功能,所以负有特别责任来促进对家庭的尊重,来阐明家庭的期待和权利,来彰显家庭之美。 人类是个大家庭 家庭,人类团体和环境 8. 关於这点,重要的是要感受到大地是我们共同的家,并以为了服务大众而经营的精神,选择不是单方决定的对话途径。必要的话,可以增加国际性的组织机构,大家一起处理我们这个家的管理事务;无论如何,最重要的还是要使每个人都有成熟的良知,深信彼此负责合作的必要。我们眼前所看见的问题很复杂,而且时间也紧迫。为了有效地面对问题,需要采取一致的行动。一个需要特别加强国与国之间对话的事务,就是地球能源的经营问题。对这个问题,技术先进国家有双重迫切的课题:一方面,它们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由於目前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过高消耗标准,另一方面它们必须进行适当的投资,寻找不同的能源和改善能源的使用。一些新兴的国家迫切需要能源,可是这种需求的满足往往危害了贫穷国家,这些贫穷国家因为缺乏基础结构和技术,被迫廉价出售自己拥有的能源。有时候,这些贫穷国家的政治自由似乎沦为保护国的形态,或至少受到节制,失去尊严。 家庭,人类团体和经济 10. 类似的话对另一个大家庭,也就是整个人类,同样有效。今天,因着全球化现象而进一步凝聚在一起的人类家庭,除了共同承认的价值基础之外,更需要一种真正能够回应全球大众公益的经济。从这个观点看,援引自然家庭自有它非同寻常的启发性。必须在人际间和民族间推动公正和真诚的关系,好使所有的人都能够在平等和正义的原则之下合作。在这同时,也必须采取措施,妥善利用资源,平均分配大地财富。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对贫穷国家的援助应遵循健康的经济逻辑准则,避免浪费在维持官僚机构的沉重负担上。当然也要注意道德方面的要求,务使经济的组织筹画不只着眼在即时获取利润的无情法则上,否则便显得缺乏人性。 家庭,人类团体和伦理道德法则 12. 关於法律的本质和功能,教会已经多次阐述过:规 人际关系、管理外在行为、惩治违规者的法律规章,以基於事物本质的伦理道德规律为准则。人的理性在回溯万物的本原,也就是天主创造的最高理性时,有能力分辨认识这个伦理道德规律,至少能够分辨认识它的最基本要求。这个伦理道德规律必须规 人类的良知选择,引导他们的一切行为。在组成人类家庭的各国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着法律规章吗?如果存在的话,是否发生作用呢?答复是:这样的法律规章是存在的,但为使这样的法律规章产生实际作用,必须回溯到作为法律规章的根本的自然伦理道德法则,否则,法律规章将听任脆弱和不稳定的同意来摆布和支配。 13. 人面对自身的命运反躬自问,探寻内心深处倾向的内在逻辑时,他并没有受阻碍去认识自然伦理道德法则。人即使有所疑惑,踌躇不前,他仍然有能力发现这个放诸四海皆准的自然伦理道德法律,至少在基本路线上应是如此,这个自然的伦理道德法律超越文化的差异,使人人在最重要的善与恶、正义与不正义的事物上能够互相了解。所以,必须回溯到这个基本法律,尽我们一切最好的智力从事这样的探寻,勿使误会和误解导致灰心丧志。事实上,根植在自然法律上的价值是存在的,即使是以不完整、又经常不互相连贯的形式出现在国际协议、普世承认的权威、个别国家法律、或国际组织章程所接受的人道法律原则上。人类并不是无法无天的。因此,迫切需要在这些议题上继续进行对话,协助各国在走向承认基本人权的立法上取得一致。人类法律修养的成长也有赖於努力使国际法律规章更富有深具人道德内容,这样才不会使国际法律规章沦为容易受到自私自利和意识形态操纵的法理诉讼程序。 冲突的克服与裁军 15. 联合国隆重发表世界人权宣言已经六十年(一九四八年-二零零八年)。人类家庭以那道文献来反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恐怖,他们承认每个人有同等的尊严,并把尊重个人和各民族的基本权利置於人类共存共荣的中心位置:那是走向和谐与和平这个艰困和任重的道路上的关键。圣座采行家庭权利宪章二十五周年(一九八叁年-二零零八年)以及举行世界和平日四十周年(一九六八年-二零零八年)纪念也都是特别值得一提的事。举行世界和平日是天主圣意所安排的保禄六世教宗的直觉,也是我敬爱的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深具信心继续予以发扬的成果。这些年来,这个节日藉着所公布的文告,提供给教会发挥具有启发性、有益於人类基本益处的教导的可能性。我正是根据这个有意义的节日,邀请每位男男女女更清楚地意识到人人共属於人类唯一的家庭,进而努力使我们在大地上的和睦共存能够日益反映缔造真正与持久的和平所依赖的这个信念。我也邀请信友们孜孜不倦地呼求天主赐给和平这个伟大的恩典。至於基督信徒,他们知道能够信赖圣母玛利亚的转祷,她既然是为了拯救全人类而降生为人的天主圣子的母亲,所以也是众人共同的母亲。 在此谨祝每位新年愉快!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八日发自梵蒂冈 教宗本笃十六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