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新闻与时事

notizie e aggiornamenti

24-06-2000

圣座活动
-六万各国信友参与教宗圣体瞻礼的弥撒和游行
-圣座财务收支报告连续七年盈馀

各地教闻
-哈萨克天主教会举行2000大禧年庆祝活动
-斯里兰卡基督信徒、佛教徒、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一同为和平游行
-菲律宾78个教区的主教们在同一时间举行弥撒为棉兰老祈求和平

国际新闻一瞥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离开中国,抵达南韩
-以色列政府的危机已经排除,但巴拉克总理的声望降低
-斐济群岛的政变者和军方就结束政治危机达致协议

∞∞∞∞∞∞
圣座活动

六万各国信友参与教宗圣体瞻礼的弥撒和游行
【梵蒂冈电台】 六万名来自各国的朝圣人士六月二十二日旁晚云集在罗马主教座堂圣若望大殿广场,参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主持的耶稣圣体瞻礼第四十七届国际圣体大会的弥撒大典,以及弥撒之後的圣体游行。筹备单位用了一千五百公斤五颜六色的花瓣在弥撒祭台前面铺了一条花地毯美观极了。除了这麽多的各国信友外,还有五十位枢机主教、两百五十位主教和五百位神父参与祭礼和圣体游行。
教宗弥撒讲道的中心思想是圣 圣事与基督救恩临在世界之间的关系。他说:「基督,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唯一的主,愿意把他在世间具有救恩效果功能的临在结合于圣 圣事;他愿意使自己成为分开的饼,让每个人都能借着分享他的圣体圣血来滋养自己的生命」。
教宗又说:「耶稣圣体圣血瞻礼为提醒我们记住天主始终邻近人。在基督的痛苦中,每个人的痛苦都得到救赎;在基督的苦难中,每个人的苦难都得到新的价值;在基督的死亡中,我们的死亡永远败北」。
昨天二十叁日上午,奥地利维也纳的总主教顺伯恩枢机在罗马圣若望大殿讲解国际圣体大会的有关要理,他指出:社会结构性的罪恶是我们个人罪恶的反映和後果。个人犯罪也引导别人作恶,因此产生恶性循环,许多国家被社会广泛的贪污腐败所破坏,造成国家无法进步,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而圣 圣事不是只愿意让我们看清人的这些过错,更愿意给人医治这些疾病,使人改头换面。

圣座财务收支报告连续七年盈馀
【梵蒂冈电台讯】 圣座经济事务局局长塞尔焦.塞巴斯蒂亚尼总主教昨天六月二十叁日在梵蒂冈新闻室举行记者招待会,说明圣座去年一九九九年的财务决算状况。根据这位负责圣座经济事务的首长的报告,今年圣座连续第七年财务出现盈馀的现象,而且盈馀的数目超过意币九十亿里拉,以目前两千里拉兑换一美元的比例算,约盈馀五百万美元,比前年多出将近五倍。
塞巴斯蒂亚尼总主教向新闻界表示:圣座有叁千工作人员,许多设施装备都需要更新,所以每年的支出也很大,单是梵蒂冈电台的开支就超过一千七百五十万美元,其他各部门为了准备大禧年的各种活动,开销也增加很多。虽然如此,去年圣座的收支仍有相当的盈馀,主要原因在于美元的涨价,全球各教区对圣座费用的分摊增加到两千万美元,世界各地慈善机构和人士奉献给教宗从事爱德工作的捐献也达五千五百万美元,比前年增加了叁百万美元。

各地教闻

哈萨克天主教会举行2000大禧年庆祝活动
【梵蒂冈电台讯】哈萨克的天主教会,从6月23日至25日在卡拉甘达举行盛大的2000年禧年庆祝活动。这是这个前苏联共和国之一的国家的天主教会首次公开举行宗教活动。据信仰社的消息说,大约有3千5百名朝圣人士前来参加。他们除了来自哈萨克各地外,也有许多是从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土库曼和俄罗斯来的。不少政界要人也应邀出席。圣座则委派了传信善会的 书长普林斯蒙席为代表前往参加。
哈萨克天主教会庆祝圣年的活动是以祈祷、忏悔罪过和为重获宗教自由感恩为主。此外也将举行广泛的文化性活动,向人们介绍基督信仰的根源。其中的一项活动是演讲会,讲述哈萨克天主教会的历史以及与普世教会的关系。在这次禧年的庆祝活动中也将首次在城市中公开举行游行。
信仰社在介绍哈萨克天主教会时指出,早在公元1300年这里已经有天主教会。这个地方教会是前苏联各共和国中最大的地方教会。因为自1936年起许多天主教徒在共产政权的迫害下被放逐到这里,其中以来自伏尔加的德国人後裔和来自乌克兰的波兰人後裔为最多。今天,哈萨克有天主教徒30万人,不过,在当地传教已经6年的意大利籍卡内塔神父说,真正度教友生活的不超过5万人。值得欣慰的是,这个教会的圣召特别蓬勃,每50位神父中便有10位是本地人,每60位修女中有15位为本地人。还有许多神父修女在其他前苏联国家中传教。
卡内塔神父说:教会的重组工作耗费了许多精力,因此禧年的筹备不能达到完美,不过,有3千5百人报名参加庆祝活动,已经是一大成就。

斯里兰卡基督信徒、佛教徒、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一同为和平游行
【梵蒂冈电台讯】斯里兰卡基督信徒、佛教徒、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最近一同举行了一项游行活动,抗议政府与泰米尔分裂分子持续了17年的战争。游行队伍从佛教庙宇出发步行到天主教的无原罪圣母圣堂。有些参加游行的人士高举了呼吁和平的旗帜和横幅标语。游行前,天主教的戈密斯主教向参加的各个宗教的信徒说:"战争不仅带来了庞大的物质损失,尤其带来了人们的精神损失。我们的国父们所推动的主要是重要的价值观。如果这些价值观因时间而消减,我们便有责任将这些价值观再度传给人,并为谋求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佛教的领导人德罗也说,他们不愿再见到人民受苦,他请所有的人团结起来一同为和平呼吁。

菲律宾78个教区的主教们在同一时间举行弥撒为棉兰老祈求和平
【梵蒂冈电台讯】菲律宾分散在各处的78个教区的主教们约定一同於上主日早上8时举行弥撒,为南部棉兰老呼吁和平。次日,所有的圣堂也在同一时间鸣钟,作为和平与修好的标志。
发起人棉兰老的古铁雷斯主教说,这两项呼吁和平的行动,除了强调天主教徒的对话意愿外,也为表现他们的团结。
棉兰老因为政府军和伊斯兰游击队的冲突而受蹂躏。这位天主教主教促进社会行动、正义与和平组织的负责人古铁雷斯主教称上主日的弥撒是"全国为和平而同步举行的弥撒:大家成为一体,一个国家。他请主教们准备一封牧函为棉兰老呼吁和平,并在礼仪中提醒教友,弥撒中的献仪将用来协助棉兰老受苦的人民,不论他们是哪个种族、宗教和有哪种政治信念。至於所有圣堂一同鸣钟,主教说,那是为唤醒全国人民关注棉兰老问题,同时也邀请游击队和政府当局停火。

国际新闻一瞥

昨天,06 月23 日,本台新闻处提供的"国际新闻一瞥"报导的消息是: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离开中国,抵达南韩
-以色列政府的危机已经排除,但巴拉克总理的声望降低
-斐济群岛的政变者和军方就结束政治危机达致协议

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已经离开中国,於昨天23日抵达南韩。她在汉城会见了南韩外交部长,会谈的主题自然是两个朝鲜在平壤的历史性高峰会晤後,朝鲜半岛的未来。对金大中和金正日达致的协议,华盛顿的反应极为冷淡。从另一方面讲,正如义大利新闻日报记者梅泽蒂向本台所解释的,美国对消除汉城和平壤间的摩擦不感兴趣。他说:

答:在朝鲜半岛消除紧张情势会使美军在南韩的驻守不再有必要。冷战不再存在,美国在南韩仍部署着核武器,其官方解释无非是北朝鲜难以预料,美国人必需在当地驻军,好保护南韩和这个地区。离开朝鲜半岛,也该离开日本。另一方面,美国也在日本驻军,官方的理由也是保护日本免受北朝鲜出其不意的进攻。再说,北韩去年从事导弹试验,飞弹越过了整个日本岛。

问:要是美国人离开日本,会有什麽事情发生?

答:东京会失去武力保护,它会立即重整武备,直接诉诸核武器。这样作会使整个地区的稳定受威胁,因为东京不会在中国面前保持非武装状态。要是日本不武装起来,中国在亚洲将是唯一的强大势力。

问:那麽,美国人不赞成两个朝鲜的统一了?

答:美国人一方面关心北韩以一个国家的身份幸存的事实,但不能够坐视紧张空气的彻底消除。南韩总统反对地区性导弹防御计划绝非出於偶然,因为南韩人越来越愿意与北部更多地合作。美国人则担心,这一合作会越出界线,使紧张情势真的消除,那麽,美军在南韩和在日本的驻守就不合时宜了。

(梵蒂冈电台讯)以色列政府的危机已经排除,虽然联合政府内蒙受了损失。沙斯宗教党在它的学校财政补助方面得到广泛幅度的妥协後,收回了该党部长辞职的成命。不过,联合政府中在中东和平问题上最坚决支持巴拉克总理的每雷兹激进党却退出了内阁。巴拉克屈服的选择受到工党领导阶层的批评,并且也不受舆论界的欣赏。以色列几家报章於昨天23日公布的民意调查,巴拉克的声望下跌,要是与前政府领导人,保守党人内塔尼亚胡相比,是个失败者。

(梵蒂冈电台讯)斐济群岛的政变者和军方昨天23日就结束政治危机达致协议。这项危机始於一个月前发生的政变,当时由斯佩特领导的武装组织占领了国会,扣押了印度族的总理乔德里和其他30位国会议员。昨天达致的协议为释放这些人质重新燃起了希望。本台特约记者帕斯库奇作了以下的报导:
******
斐济国家元首的官方发言人在首都苏瓦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宣布即将签署的协议。不过,在一个多月没有结果的谈判後,人质的家属对这一消息持怀疑态度:乔德里总理的夫人说,达致协议不等於说人质将被释放。文化部长的儿子与她有同样的看法。这位部长也被扣作人质。

澳大利亚的外交部长,亚历山大唐表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在研究一系列对斐济实行的聪明的制裁,这些制裁将使无辜百姓免於灾难。他说:"我们要寻求措施,针对给斐济造成损失的人,针对他们的机构。唐表示对人质在不久後获释放有信心,但对该国民主并无把握。
******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