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第五章 维护和平及推动国际团体
引言
和平的性质
第一段 避免战争
应遏止战争的残酷
全面战争
军备兢赛
禁绝战争与国际避战行动
第二段、建立国际组织
纷争的原因及其补救的方法
由各国组织成的团体及国际机构
国际经济合作
几项适用的规则
对解决人口问题应有的国际合作
信友救助他人的任务
教会置身於国际团体
信友在国际机构中的责任
77 近年来,由业经爆发或行将爆发的战争而产生的灾祸与焦虑,仍然持续在人间;整个人类大家庭在其朝向成熟迈进的过程上,抵达了极端险恶的时刻。虽然全球人类逐渐趋於团结,并对这点拥有较为清楚的意识,但除非以新的精神朝向真的和平迈进,则为全球人类建设一个真正适合人性尊严的世界之伟大工程,决不可能完成。因此,「致和者乃真福,因为他们将称为天主之子」(玛:五,9),宣称此一福音,同人类的高尚愿望,至为吻合,在现代,尤应放射出新的光芒。 所以,大公会议除谴责战争残酷外,切愿阐明和平的真正而高贵的含义,并竭诚呼吁信友,仰赖缔和平者基督的助佑,同普世万民携手合作,以奠定和平於正义及仁爱中,并提供和平方略。
78 和平并不只是不作战,亦不只是敌对双方之间建立武力的平衡,更不在於独裁镇至,而是名符其实的正义的伟业。造物主为人类社会安置了秩序,和平便是秩序的成果,应由渴求更完美正义的人们,见诸实行。人类公共福利固然基本上由永恒法律所统辖,但其具体的要求则按历史的进展有不断的演变。故此,和平决非一劳永逸之事,而应经常由人类去建树。此外,由於人类意志薄弱,而又为罪恶所重创,故欲获致和平,需要人人恒心控制其私欲,并需要合法权力的督导。
但这还不够,除非人权的利益获得保障,除非人们互相信任,自动与他人交换其心灵与天才的财富,则世界不可能获得和平。决心尊重他人及各民族的尊严,实行并致力於博爱,是建树和平的必要因素。故和平亦是爱德的成果,爱德远超过正义所能贡献的。
源於爱人的现世和平,乃基督和平的表记和结果,而基督则出自圣父。降生成人的天主圣子是和平之王,他曾以其苦架使人类与天主言归於好,并使全人类融合为一个民族,一个身体。曾在自身内杀死了仇恨,复活後被举扬,又将爱德之神注於人心。
故此,我们热切呼吁所有信友,要在爱德内实行真理,并联合所有真正爱好和平的人心士,一同祈祷和平、建设和平。
我们既为上述精神所激发,故不得不表扬那些不以暴力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愿采用弱者的方法来自卫的人士,他们这种自卫要尽量不损害他人及团体的权利与义务。 因为人都是罪人,直到基督再度来临,常有战争的危险;但是人类可以彼此亲爱团结,将战胜罪恶,并战胜暴力,直到实现下列预言:「他们将把自己的刀剑铸成锄头,将自己的矛戟炼作镰刀;各民族将不再兵刃相见,亦不再练习作战」(依:二,4)。
79 最近的战争虽然替我们这世界,造成了物质与精神的极大创伤,但在某些地区,天天仍在继续其毁灭性的恶作剧。又因所使用的各式科学武器,其残酷情势必使作战双方远较已往更为野蛮。同时,因着现代情形的复杂及国际关系的错综,人们可以新的方式,即以阴谋颠覆的手段,做着长期明枪暗箭的战争。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将恐怖政策视作战争的新方法。
大公会议鉴於人类的堕落,立意首先提示人们万民公法及其普遍原则,继续有效,人类良知日益坚决主张并大声宣扬这原则。蓄意违反这原则的行为和强制人们执行这行为的号令,构成滔天的罪孽;其属下亦不能以盲目的服从而辞其咎。在这类罪行中,首应提出者是有计划地消灭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及少数民族。这点应为人人所深恶痛绝,并严加谴责。同时,另一种人则应予嘉勉,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不惜公然反抗颁发这类罪恶命令的长官。
为减轻军事行动的不人道及其恶果,已有好些国家所签署的国际协定存在,比如有关伤兵及俘虏的待遇等类似协定。这些协定应加遵守,所有的人,尤其各国当局及技术人员,应竭尽全力,使这些协定实现,以便更有效地遏止战争的残无人道。至於按照良心的指示,有些人不愿使用武器,而情愿接受其它有益人类社会的服务,似乎应为他们制定适合人道的法律,亦不失公平之道。
诚然,战争并未曾根绝。几时有职争危机存在,而又没有合法的国际组织拥有适当的权力。则使用一切属於和平调解的方法之後,不得否认国家有合法的自卫权利。国家首长及分担国家责任的人,既负有照应某民众福利的任务,则对如此大问题,应慎重其事。但正义的自卫战争和以征服他国为目标的战争,截然不同。武力雄厚并不能使其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运用都成为合法的。如不幸而爆发战争,作战的双方并不因此而可以为所欲为。
为祖国服兵役者,应知自身乃为民族安全及自由而服务;他们如能善尽厥职,必能有益於和平。
80 因着科学武器的日新月异,战争的可怖和凶恶亦无穷地增加了。使用这类武器的战争,会造成巨大而毫无辨别的普遍毁灭,这已远远越出了合法自卫的界限。此外,假如不幸有人使用现代强国军火库内所拥有的这类武器,则对方亦势必使用之,除了由此而招致世界上的许多毁灭和致命的後果,势必造成双方全面的歼灭。
上述种种迫使我们以新的观点功研讨战争问题(一)、现代人必须知道,他们对所有战争行为,应该担负严重的责任。未来人类的命运绝大部分於他们今天所做的决议。
大公会议考虑了上述一切,特将近代教宗们对全面战争所做谴责(二),视同出自己,并声明:
凡志在毫不加辨别地,消灭整个都市或广阔地区及其居民的战争行为,是反对天主及人类的孳行,应坚决而不犹豫地加以谴责。
现代战争特殊危机在於替拥有新式科学武器者,提供造成这类罪孽的机会,并为了一种无可避免的连带关系,可能驱使人们的意志,做出极其残酷的决定来。为使这类战争永不发生於将来,会集於此间的全球主教们,吁请所有的人,尤某各国当局及握有兵权者,常要在天主及整个人类面前,熟思其重大责任。
81 各国制造科学武器,并非单为了战时使用。因为各国自卫武力是否雄厚,全看其反击敌人的闪电能力,故逐年增进的武器制造,就变成吓阻敌人的特殊政策。许多人认为这是稳固某种国际和平至为有效的手段。
这政策的吓阻力,无论其是否有效,人们应当深信,许多国家所实行的军备竞赛政策,并非巩固和平的稳妥途径;同时,所谓武力的平衡,亦非安全而真正的和平。军备竞赛不唯不能取消战争的根源,而且逐渐增加之。各国既以巨额的资金制造新式武器,则无力提供足用的资金以救助全球现有的广大贫困。国际间的歧见不独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反而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区。为消除此一怪现象,为解除窒息世界人心的焦虑,而恢复真正的和平,人们应洗心革面,采取新的策略。
因此,必须再次声明: 军备兢赛是人类的最大创伤,并给予贫困者以忍无可忍的打击。应该耽心,如各国继续这政策,则将不免有大祸临头之日,因为凶祸的恶因已经齐备。
我们人类可能为造成的灾祸所警告,利用上主恩赐我们现有的一刻,意识到我们的责任,设法寻找出一条更适合人性尊严的方式和解决人类纠纷的途径。天主的圣意要我们设法自拔於战争的古老奴役。如果我们不幸拒绝这种努力,我们不能预料我们所走的歧途,将带领我们到何处去。
82 所以,我们要全力设法,务使有一天,在各国同意下。得以禁绝一切战争。这需要建立一个为各国所承认的普遍权力,使之拥有有效的力量,以妥善、保证人们的安全,遵守正义并尊重权利。在这种权力尚未建立之前,现有的国际团体,应热诚致力於研究这类保证人人安全比较适宜的方法。又因和平是各族互相信任的结果,而并非可能以武力强加於各国者,故各国应设法终止军备竞赛。但为使裁军真的开始实现,则不应是片面的,必须按照协议,各国以同一步伐进行,并有真正有效的保证才成(叁)。
同时,不应忽视现在已有的防止战争危机的措施。并应对好些人士的善意,加以赞助。他们虽然肩负着崇高职位和艰钜责任,虽则他们无法否认事情的复杂性,但鉴於其使命之重大,仍然致力於防止某所憎恨的战争。应诚恳祈求天主,恩赐他们神力,俾能恒心前进,毅然完成这伟大爱人的伟大工作,而树立和平。今天,这工作向他们要求者是:其心神应跨出本国 界、放弃自私的国家主义和征服他国的野心,对整个人类,即正在朝向更亲密的团结而艰苦进行的人类。培养深刻的尊敬心理。
关於和平及裁军问题,人们至今所做勤奋而长期的研讨、国际协会所做的尝试与努力,应当视作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的第一步,并应加紧推动之,俾能为将来真有实际的贡献。但必须注意者是不要将事情委托某些人办理後,而忽略改进自己的心灵。因为各国首长不独负责本国国民的公共福利,而且亦应推动全球人类的利益,他们为民众的舆论及意见所左右。当敌对、轻视、不信任、种族仇恨和固执成见在人们中间制造分裂及冲突时,则他们建树和平的努力,便是徒然的。故当务之急是革新思想的教育,使舆情指向新方向。凡献身教育,尤其那些献身青年教育及左右舆论者,其最重责任是以新的和平思想培养人心。我们每人都应改造自己的心,并应着眼於全世界,着眼於同他人携手合作,以改善人类生活。
人们不应为虚妄的希望所愚弄。除非放弃仇恨,并为保证和平於将来,而缔结坚强正直的协约,则业已处於严重危机中的人类,即使拥有杰出的科学成就,或将不免走向一个凶险的时刻,那时,除死亡的和平外,将没有其它和平可言。置身於现代焦虑中的基督教会,在说这些话时,仍不放弃坚定的希望,教会向我们这时代的人类,不拘时机的好坏,一再陈述保禄宗徒的宣告:为使人回心转意,「看!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正是得救的时候」(四)。
83 为建树和平,首先要彻底根除民族间所有促成战争的争执原因,尤其是违反正义的行为。争执往往造端於经济上过度的不平均和补救方法的过度迟缓。有时则导源於征服他人及篾视人权尊严的邪恶精神;更深刻地说,则是由於人们的妒嫉、不信任、自大及自私等物欲的猖獗。因人们无法容忍这样多的违反秩序的事情,故即使不致爆发战争,世界仍不免为不断产生的纠纷和暴乱所扰攘。又因同样不幸亦发生在国际关系上,故绝对需要有组织良好而坚强的国际团体,使各国互相合作,以克服或事先预防这些不幸,并制止这些无羁的暴力,并须致力於创建专门促进和平的团体。
84 现代全球人类及民族间的联系日趋密切,在这局势下,为了适宜地求取,并有效地获致整个人类的公益,实在需要在各民族间设立一个适合现代任务的组织,尤其要救济无数尚在遭受极端贫困的地区。
为达成此目标,应当设立各式国际团体,以应付人类各种急需。这些急需有的属於社会 围,如:衣食、卫生、教育和就业机会等;有的则属於某些特殊情形,如:解救正在开发中的国家所有普遍的急需、赈济散布於全球的逃亡者、并支援移居他国者及某家庭等。
诚然,现在业经成立的国际组织,无论其为全球性的或区域性的,确已有功於人类。这些组织好似为全人类奠定国际基础的初步努力,以解决我们这时代的重大问题,尤其为在各地促成进步,并为避免各式战争。在这方面,教会乐於看到在信友与非信友之间盛行着真正的友爱精神,加强人们的努力,以救助人类的巨大灾难。
85 由於现代人类所有的密切关系,在经济方面,亦需要 围较广的国际合作。虽则所有民族几乎都已获得了独立,但距离摆脱过份的不平等和依属他人的不幸局面,尚很遥远,又不能避免遭受内部困扰的危险。
一国的进步系乎人力及资金的援助。各国国民应透过教育及职业训练,使能有资格担负各式经济及社会任务。为此,需要外国专家的援助,但这些专家不应以征服者的身份,而应以帮忙及合作者的身份自居。要想替正在发展中的国家提供物质援助,非对世界现行的通商习惯,加以深刻的改造不可。此外,进步的各国又应以别种方式,如:以 赠、贷款或投资来帮忙他们。不过,帮忙他人者不应存心贪婪,而应慷慨豪爽,而接受援助者,则应正直诚实。
为建树真的世界经济秩序,必须铲除过度好利、国家主义的野心、政治上的统治欲、贪图军事利益,及试图宣传并强人接受自己的思想等阴谋。人们提出的社会经济体系,已有多种;但人类期待於专家者,是发掘适用於各地的世界经济的基本原则。假使人人捐弃成见,准备和人坦诚交谈,则发掘上述原则一事,自然水到渠成。
86 为实行上述合作,下列数项似乎是适用的规则:
(甲)正在开发中的各国应深刻於心。并清楚宣布而坚决主张:充份培育国民的人格,才是进步的目的。他们应牢记於心,进步的产生与增长,特别是靠着各民族自身的辛勤劳作和智慧,不应专靠他人的资助,而尤其在乎充份发挥自身财富,并培植本身的资质及传统。凡对他人拥有影响力者,在上述几点上,应当起领导作用。
(乙)业已进步的国家负有重大责任,帮忙正在开发中的国家,完成上述任务。故此,要实现这种世界性的经济合作,进步的各国必须对自身从事思想及物质的适应。
他们同比较贫弱的各国交易时,应殷切注意这些国家的利益;因为他们锁售本国出品所赚取的利润,正是贫弱国家所需以赡养自身者。
(丙)国际组织的职责是调度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俾使这类援助得以有效而公允分配。此外,在恪守辅导原则条件下,国际组织应调整全球的经济关系,务使按照正义原则发展。
应建立调整并促进国际的机构,尤其对於不甚进步的国家,以纠正由於各国间经济力量的过份悬殊而造成的缺陷。这调整工作应同技术、文化、货币等援助,紧相联系,并提供有意发展的各国以必要的援助,以适当地增进其经济力量。
(丁)在许多场合中,急需修正各国经济及社会结构。但应力戒运用尚未成熟的解决办法,尤其只能增进物质舒适而危害精神利益的意见。因为「人不单靠面包生活,而且亦需要出自天主口中的圣言」(玛:四,4)。人类大家庭的每一份子都拥有由天主委托人类的某些精神宝藏。这宝藏存在於各国自身的良好传统内,即使许多人不知道这宝藏的由来。
87 现在有好些民族,除遭受许多其他困扰外,往往又受着人口激增的压力。对这点,国际合作尤其必要。各国,尤其生活富裕的各国,迫切需要充分而精诚的合作。寻求方法,替整个人类提供相称人性尊严的生活和教育。若干民族如能接受相当的训练,而在农业生产上,以新的技术,取代古老的土法,定能多多改善其生活条件。不过,应先致力於改善其社会秩序,并公平分配士地。然後,以必要的明智,使新的技术适用在其环境内。
政府在某职权 圈内,对处理本国人口问题,拥有某权利及义务,如:从事有关社会及家庭问题的立法、由农村向都市移民的问题、对本国情形及需要应有所报告。由於近年来这问题非常困扰人心,故希望公教专家,尤其大学内的专家,对这问题继续深加研究并广事发掘。
由於许多人肯定,世界或至少某些国家的人口,甚为膨胀,应让政府运用各种政策,来减轻人口的威胁,故大公会议特此劝告人类,戒绝使用一切违反道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无论这些方法是公然或暗中由人们所推动,抑或是强制执行者。因为按照人对婚姻及生育子女有不可转让的权利,决定生育多少子女一点,应由父母根据正确判断来执行,决不应由政府来主张。又因父母的判断是否正确,全看其良心是否正确,故关系至重者,是人人应有可能,来培养正确而符合人性的责任感,而这责任感应在不忽略时代和事实的条件下,尊重天主的法律。关於这点,需要改善各地的教育及社会条件,尤其需要提供人们的宗教训练,或至少使人们受到完整的道德教育。至於科学所发掘的可以帮助夫妻安排子女数目的方法,只要能证明其为保险而吻合伦理秩序者,应以明智方式,授之於人。
88 信友应尊重人们的合法自由。并对人人实行友爱,全心并乐意地同人们合作。以建立一个国际秩序。尤其现在世界上大部份人尚处於贫困中,而基督则似乎藉着贫困者,在大声疾呼,吁请其弟子实践爱德。切勿使人垢病,在某些国家,其大多数居民为信友,丰衣足食,而其他国家反倒缺乏生活必需品,并为饥饿、病苦及各种不幸所困扰。因为基督教会的光荣与标志便是信友们的贫穷及爱德精神。
信友,尤其青年信友,自愿献身於救助他人及其他民族者,堪受颂扬及支援。整个天主子民,在主教以言以行的督导下,有义务尽共所能,解救现代疾苦;并且应如古时的习惯,不唯以剩馀财物,而且以自己的生活必需品来赈济他人。
收集和分发救济物资的方式,不必十分严格和一致,但在各教区,各国及全世界,应有一个良好秩序,而且合适的话,公教信友应与某他信仰基督的弟兄们,携手合作。有秩序、有组织的社会与爱德活动,不独不为爱德所禁止,而且为爱德所要求。故凡有意援助正在开发中的国家者,应组织相宜的机构。
89 教会遵循其来自天主的使命,向天下万民宣讲福音,并分施圣宠的宝藏,颇有助於巩固世界和平,并替人与人及国与国问的友好团结,奠定坚实基础,就是使人们认识天主的法律及自然律。因此,教会绝对应置身於国际团体内,以透过其所有公共机构,和只以服务他人为目标的信友们的真诚合作,而培育并促进整个人类的合作精神。
假使信友意识到白己做人及做信友的责任,并在日常生活中设法感召人们与国际机构爽快合作,则上述目的便可有效达成。在以青年为对象的宗教及公民教育中,更应加意顾及到这一点。
90 信友参加国际活动的卓越形式,以私人身份,或以团体名义,无疑地。是在专为培养各国合作精神而成立或行将成立的组织内服务。尤其若干公教国际组织,很能有助於建立一个和平而友爱的国际团体。这类公教组织应予加强,使拥有更多训练有素的成员,提供其所需的更多资助,并对其人力物力善加配合。因为在我们这时代,活动的效率及交换意见的必要,在在都要我们采取统一步骤,这类组织颇有利於发扬人们天下一家的思想。毫无疑问,这是信友本有的思想,同时又颇有助於培养信友对整个世界具有休戚相关和责任感的真正意识。
最後,为使信友善尽其在国际机构内的责任,应设法与奉行同一福音及同一爱德的分离的弟兄们,或与所有渴慕真正和平的人士们,主动而积极地合作。
大公会议鉴於大部份人类,尚为无穷的灾难所困扰,并为在各地促进正义及基督对贫困者的慈爱,认为成立一个专为激发普世信友、促进贫困国家的发展,并推行社会正义的世界性公教机构,是颇为适时的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