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库
祈祷思潮
4 月28日 复活期第五主日
宗徒大事录 6:1-7
圣咏 33[32]:1-2,4-5,18-19
伯多禄前书 2:4-9
若望福音14:1-12
我们会否像斐理伯一样,以肉眼所见或个人感受作为信主的依归?斐理伯与耶稣共处,经历的奇迹不胜其数,但当耶稣预告他要离开时,斐理伯仍希望可以见到天父的真貌,以更肯定自己的信仰。这似乎都是人之常情。但「看得见」并非建立深湛关系的必要条件。
在环境顺意时,我们不难举心向上赞美造物主的伟大和他的怜悯,及他所赏赐的许多恩宠。然而,在面对种种厄运时,我们能否以坚定的信德,向造物主俯首赞颂?自美国九一一事件之後,不幸接踵而来,动摇了不少兄弟姊妹的信仰。他们甚至质疑耶稣的许诺:「你们因我的名无论求父甚麽,我必要践行,为叫父在子身上获得光荣。」如果我们的信仰与生活是整合的,我们的祈祷必有所求,只是有时我们看得见我们所求的,有时又见不到。祈祷是我们对耶稣的信仰回应,基本意义是祈求耶稣的父的国来临。如果我们的祈祷是真实的信仰回应,天国必然会彰显,并建立在人的心中。只是这个彰显有时是超越我们肉眼所能看得见的。一求再求而未见成效,是可以很痛苦的,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让我们体验何谓忠心的祈祷;让我们愈发信赖天主。
主,求赐我们信德坚定,无论环境顺逆,都完全信靠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