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库
祈祷思潮
6月15日 常年期第十一周星期叁
格林多後书 9:6-11
圣咏 112[111]:1-2,3-4,9
玛窦福音 6:1-6,
16-18
半年前的南亚海啸大灾难,唤起社会上少善心人士慷慨解囊。其中一位加拿大华裔就以「不愿透露姓名人士」的名义,捐赠了加币一百万元。不论这位善心人是否信徒,都可以肯定,他所做的实在与今天的读经讯息,不谋而合。因为这数目为不少人来说,正是可利用为赚取旁人赞誉的大好机会。
今天基督在福音中,叁番四次(6:2,5,16)称作这种表面行为的为「假善人」(原文「表演者」之意)。他们的动机相对地正是他们所得的「赏报」(原文乃「工钱」之意)──人们的称赞,而非万有万善根源的天主的受光荣。
在主流犹太宗教中,行哀矜、祈祷及禁食被视为主要的个人信仰行为。耶稣在此也要求自己的追随者须有相同的信仰表现,但分别却在於他在上文(玛5:20)所指出的,履行这些行为时的心态,必须超越法利塞人的「义德」──一切信仰行为必须以光荣天主为大前题。任何信仰行为若不能使人感受到自己与看不见(在暗中)的神的关系,而将自己化作应受光荣的那位,为人没有甚麽意义。
天父,若非得到你从不间断的恩赐和照顾,人又能有甚麽可以分施出去呢?愿你使我们日益体验到你是一切的根源,俾能常怀感恩之心,成为你可付托以向我们的近人普施你恩泽的手,将白白得来的,白白的施予,好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你的爱,而归光荣於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