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库
祈祷思潮
6月18日 耶稣圣体圣血节
出谷纪 24:3-8
圣咏 116[114,115]:12-13,15-16,17-18
希伯来书 9:11-15
马尔谷福音 14:12-16,22-26
除圣周四主的晚餐礼仪外,教会另订一天为圣体圣血节。今天叁篇选经均散发着浓厚的宗教祭礼色彩。梅瑟以天主「代言人」的身分,宣述了天主对以民的话语。片段中会众两次同声表示「凡上主所吩咐的,我们都要奉行」。接着,盟约的确立,就以 牲祭的血为凭据。这是古代公认的立约仪式── 血是生命的象徵,喻至死不渝的忠贞。希伯来书比较了新旧二约的祭礼,指出了旧约祭礼的不足与片面:天主透过一位代表,对象是一个民族,用的是牲畜的血,且往後的大司祭,均非无瑕疵的,而须年复一年地在人手所造的会幕中献祭,为自己及人民求罪赦与洁净。及至基督大司祭的出现,是天主亲临立约,对象是普世人类(「大众」(谷14:24)),所用的是自己的宝血,效果是一次而永久的立定了救恩,是天主整个救恩计划的圆满,一个完全没有瑕疵亦无条件的爱的牺牲,是世人唯一的仰仗。福音中,耶稣派遣门徒依他预定的指示去「预备」逾越晚餐。这使命也交托给今天的信徒。我们不能独享主的爱宴,而忘了也为他人「预备」这爱宴,让大家分沾这「为大众所倾流」的宝血,归依成为救恩盟约的子民。
今天,让我们也纪念当年六.一八雨灾中为救人而牺牲的烈士。不论是否基督徒,他们所付出的,已活生生的见证了在他们身上再次奉献的自己的基督。愿他们也得享主内的福乐。
6月18日 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在6月15日庆祝耶稣圣体圣血节适用]
厄则克耳先知书 17:22-24
圣咏 92[91]:2-3,13-14,15-16
格林多後书 5:6-10
马尔谷福音 4:26-34
厄则克耳先知的寓象,可理解为天主应许的教会团体。天主要亲自栽植一棵高大的香柏,让各种飞鸟栖在它枝叶的庇荫下。
厄则克耳的寓象意,跟耶稣所讲的「芥子的比喻」非常相似。芥子比地上一切的种子都小,但「生长起来,比一切蔬菜都大……以致天上的飞鸟能栖息在它的荫下」。
圣神降临之日,乃教会成立之时。当时教会成员人数,寥寥无几。现在,经历近二千年的光景,全球教友在教会荫下的,就有大约十亿。
不过,这亦只是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耶稣派遣追随他的人「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的使命,还有待实现。
踏入第二个千禧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地将福音传给未认识基督的人。也许,我们可反躬自问,为带领一个未认识基督的人归依基督,我曾做过些甚麽?
主基督,教我爱你更深,让我爱你的爱催促我去引领更多人加入以你为首的大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