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7-
01-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國際新聞一瞥 聖座活動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講解聖詠第四十二篇"對天主聖殿的渴望" 這篇聖詠,一般來說,大家都比較熟悉,主題叫"對天主聖殿的渴望"。作者是以色列民族中負責管理聖殿和指揮禮儀聖樂的肋未族人,因為流離異鄉,遭受外人的壓迫和欺凌,油然回憶昔日恬靜的宗教生活,于是心中痛苦不堪,但也以對天主的信賴和希望自勉。 教宗指出這篇聖詠有兩個主要思想:一個是用祈禱來滿足自己對天主的渴望;另一個是尋找天主毫無止境。這兩方面是每位基督信徒精神生活的反映。這篇聖詠的作者自比作渴慕溪水的牝鹿,來形容他的靈魂對天主的渴慕。教宗說:「渴望天主成了難以壓抑的需要,聖詠的句子這樣說:我的靈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誦讀這些句子,不時發現作者勉勵自己對天主懷抱希望,因為上天絕不會背叛人對祂的渴慕。這樣的信賴之情幫助人消愁解悶,去除憂鬱傷感」。 教宗又說:「面對乾渴的嘴唇的喊叫,面對忍受折磨的靈魂,面對即將被洪濤淹沒的面孔,天主可以坐視不救嗎?當然不會!因此,祈禱的人再次滿懷希望,喜樂地說:我將來到上主的祭台,將來到我的喜悅的天主那裡」。 然而,信仰天主的人對天主的追尋是無止境的,教宗引用早期教會最著名的作家奧里振描寫基督信徒精神生活的狀況說:「那些尋找天主的智慧的人,不建造固定的房舍,而是使用活動的帳篷,因為他們生活在不斷旅行、永遠向前進的過程中。但是他們越是向前行,路途越是遙遠,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片無垠的視野」。 聖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主席阮文順樞機主教談元月二十四日的亞細西和平祈禱 聖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主席,越南籍的阮文順樞機主教對本台說: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01 月16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一瞥"報導的消息是: -阿拉法特處在兩面夾擊的局面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一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他的尸體在約旦河西岸他的掛著以色列車牌的汽車上被發現。在中東死於暴力的人的數字繼續增加,而阿拉法特則處在兩面夾擊的局面。被指控在去年10月殺死以色列旅遊部長澤維的薩阿達特被抓的消息引起"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陣線"對阿拉法特作出強烈反應,該陣線要求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主席釋放薩阿達特。與此同時,以色列政府繼續表示謹慎,當初,沙龍總理正是因為沒有捉住澤維的兇手,才把阿拉法特困在拉姆安拉。 (梵蒂岡電台訊)"奧馬爾逃跑前曾裝作投降":阿富汗部族的一位領袖昨天16日透露了這個消息。這些部族領袖曾在坎大哈為塔利班的精神領導人的投降進行談判。捕捉阿蓋達領導人的行動繼續進行,據傳說,本˙拉登從海路逃走。此時,美國法官們準備審訊美國藉塔利班分子約翰˙沃克,他在阿蓋達俘虜在馬扎里沙里夫監獄暴動期間被抓獲。在巴黎也逮捕了兩個青年,一個是24歲的阿爾及利亞人,另一個是法國藉的阿爾及利亞人,30歲。他們二人涉嫌捲入去年9月9日在阿富汗謀殺"北方聯盟"領導人馬樹德的兇案。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政府派遣鮑威爾國務卿抵達伊斯蘭堡,力圖藉此平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昨天16日上午,印度海軍還在表示,準備回應任何進攻,核武器進攻也不在話下。雖然如此,在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下令逮捕伊斯蘭激進分子後,希望是有的。在巴基斯坦,對抗恐怖主義的戰爭並不是沒有危險:拉合爾飛機場15日出現槍擊,5人受傷;昨天16日上午,一名男性向人群開火,打傷4人。 (梵蒂岡電台訊)伊朗國會議員昨天16日用長時間的掌聲和一束花冠歡迎洛格馬尼議員再度返回國會。洛格馬尼在被拘禁了3個星期後,於前天15日獲釋放。國會主席卡盧比為他的獲釋曾做出隆重的抗議,宣佈,在洛格馬尼獲釋放前,不再主持國會會議。在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賜予洛格馬尼赦免後,還有三位支持哈塔米總統的改革派議員被關在監獄中。 (梵蒂岡電台訊)和平進程在哥倫比亞重新上了軌道。在聯合國特使勒穆瓦納的調停下,促使政府和"革命武裝力量"游擊隊間的談判走向決裂的因素已被克勝。本台特約記者薩爾維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台訊)尼日利亞工會發動罷工,抗議石油產品的價格上漲,自年初以來,這些產品的價格已經上漲了18%。昨天16日上午,在阿布賈舉行的示威抗議行動中,警方放槍、發射催淚彈並逮捕工會領導人,以這些行動回應了工會的罷工。無論如何,這項罷工使首都癱瘓,學校、店舖和市場關閉。 (梵蒂岡電台訊)塞普路斯島兩個團體領導人在尼科西亞舉行的會談達一個半小時之久,這兩位領導人是塞普路斯希臘總統克萊里季斯,佔少數的土耳其團體領袖登克塔什。關於這項會晤,本台記者拉維拉作了以下的報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