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2-
01-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各地教聞 國際新聞一瞥 聖座活動
教宗主日三鐘經談話邀請每個人以心靈參與本月二十四日亞細西世界和平祈禱 參加是日亞細西和平祈禱的各方人士中,除了天主教由祈禱發起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領導外,還有信仰基督的其他宗教團體,例如拜占庭東正教許多教會團體的領袖和代表,誓反教各教會團體的高峰領導人士,還有猶太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錫克教、神道教、孔教、非洲傳統宗教等等的。這次的祈禱聚會重覆了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的經驗,那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世界各大宗教領袖和代表聚集亞細西,共為世界和平向天懇切祈禱。 從十五年前的那次經驗以後,世界產生了一種新精神,一般都稱之為"亞細西精神",這個精神不斷激勵各宗教之間的對話,並要求各宗教為促進社會正義、維護受造物、以及締造世界和平而效勞。教宗針對這次的亞細西祈禱說:「和平祈禱日一點也不想製造一個宗教的大熔爐。每個宗教團體都將在不同的地點、按照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語言、自己的傳統祈禱,大家保存尊重。唯一促使每個宗教聚集在一起的力量是大家都相信和平是天主的恩賜。身為宗教信徒的人都知道自己蒙召作締造和平的人」。 基於這個信念,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不但能夠合作,而且更應該加緊努力維護並促進實際地尊重人權,這是締造真正與持久的和平的必要條件。教宗強調:「面對當今危害世界許多地區的暴力,各宗教人士都感到必要指出宗教是促成團結的力量,進而否定並孤立那些企圖利用天主的名義從事得罪天主的勾當的人」。 本星期四,二十四日當天,教宗將從梵蒂岡城火車站搭專用列車前往亞細西,同車前往的還有應邀為世界和平祈禱的各宗教領袖或代表。記得早在一九六二年的十月四日,真福若望二十三世教宗也曾如此搭乘火車前往洛雷托聖母朝聖地和亞細西朝聖,這次是第二位教宗以同樣的交通工具、循同樣的鐵道路線前往同一地方祈禱。為這次盛舉,教宗邀請各宗教信徒和全球善心人士用他們的心靈參與。 教宗在結束三鐘經祈禱活動之前,還特別提到中東的悲哀局勢和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日前發生火山爆發所造成的可怕悲劇。他說:「我再次非常悲哀地被迫提及聖地的局勢,當地不斷重覆的襲擊和報復行動每天埋下了流血和死亡的種子。這種邪惡的邏輯沒有任何出路,教人指出衝突的各方已經走入一個死胡同,這實在是令人痛苦的事」。 這幾天以來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尼拉貢戈火山逞威,爆發溢出的岩漿淹沒了戈馬地區大部分的土地屋宅,數十萬人無家可歸,紛紛避難到臨近的盧旺達和其他地方。教宗藉著三鐘經祈禱的機會,呼籲大家慷慨救助這個嚴重天災的難民。 各地教聞
世界各大宗教在不同地方舉行聚會 另一項在教宗殷切盼望下的活動也於21日起在耶路撒冷展開。出席這項討論聖地問題的會議的人士包括美國、加拿大和歐洲三地的主教團的主席。他們除了討論聖地的現況外並要研究具體協助聖地的教會的方式。與會人士在24日教宗前往亞細細主持各宗教為世界和平祈禱的活動的當天,從白冷與教宗一同祈禱。 20日,聖地的基督信徒展開了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第一項活動是在聖公會的聖喬治堂舉行。在這一週中,大家並要每天為和平祈禱。 阿富汗在23年的戰爭後終於走向重建 答:我認為首先要做的是重建城市、道路、尤其是醫療設施,這些已經完全不存在了。阿富汗人民死亡,因為他們連最基本的醫療援助也沒有。 問:其次該做什麼呢? 問:那些援助國、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在阿富汗的前途上擔任了什麼角色? 問:大家都在談重建阿富汗,但目前軍事行動仍然繼續,這兩件事如何能夠同時進行?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01 月21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一瞥"報導的消息是: -援助阿富汗的國家已經做出17億美元的承諾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阿富汗的未來將取決於東京會議。援助國會議於21和22日召開,57個國家和22個國際機構的代表出席了會議。本次會議的目的,是要重建這個受23年戰爭蹂躪的國家。本台記者薩盧比作了以下的報導: 雖然如此,第一天的會議不只在算賬。同援助國一樣,阿富汗也向國際團體重申了自己的義務:盡一切可能使犯下不可饒恕罪行的人物受到法律制裁。外交部長的發言人保障,捕捉本˙拉登和奧馬爾的行動"將不停地進行,直到二人被抓住或有他們下落的確切消息。"阿富汗政府在對抗恐怖主義戰鬥的合作態度得到另一件事的証實:警方在喀布爾北部逮捕了5名塔利班武裝人員,他們準備逃往四周的丘陵。不過,也不乏令人擔憂的消息:德國軍隊有可能遭襲擊,他們已經加強了安全措施。另一個消息是伊斯蘭通訊社傳佈的,但被多斯圖姆將軍否認。根據這個消息,為控制阿富汗北部地區,在穆賈赫迪的對立武裝間起了摩擦:11人喪生。 (梵蒂岡電台訊)在古巴關塔那摩美軍基地關押的三名英國囚犯"沒有理由抱怨他們的在押狀況。"英國代表團探訪關塔那摩基地的"X光營地"翌日,倫敦官方消息來源於昨天21日公佈了上述聲明。幾天前,眾多的國際機構為尊重在阿富汗捕獲的俘虜發出了多次呼籲。此外,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喀布爾表示,沒有證據證明,20日在阿富汗墜落的美國直昇機是被敵人的火力擊落的。在這次事件中,二人死亡,5人受傷。 (梵蒂岡電台訊)東南亞有可能成為國際恐怖分子避難的未來地點。菲律賓國防部長雷耶斯昨天21日發出了上述警報。這位阿羅約總統的政府的代表引證了在菲律賓逮捕"恐怖"組織成員的例子,該組織被懷疑要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做案。另有3名菲律賓人在幾天前被捕,而在菲國南部發現了武器和爆炸物。 (梵蒂岡電台訊)圖勒凱爾姆再次被占領。這是中東局勢近期發展的概況。以色列軍隊在裝甲車和直升飛機的掩護下,20日夜間進入巴勒斯坦自治當局在約旦河西岸的這座城市。一名巴勒斯坦人死於衝突,其他10幾人被逮捕。以色列軍方發言人說,這項行動屬於對哈代拉城兇殺事件的報復,在那次事件中,一名自殺隊員殺死了6名以色列人。在約旦河西岸的其他巴勒斯坦城市被嚴密地孤立起來。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發言人表示,巴勒斯坦當局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集緊急會議,使"以色列軍事行動的危險"得以停止。阿拉法特也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同一呼籲,要求他"加強努力",使中東擺脫"極度危險的局勢"。在這個背景下,對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的未來地位,引起了討論。本台特約記者莫塔從耶路撒冷作了以下的報導: 從華盛頓傳出的消息指出,存在內戰的危險,白宮也認為,與阿拉法特找不到解決危機的政治途徑。據說,華盛頓正在考慮迴避阿拉法特,尋求新的對話人。 (梵蒂岡電台訊)哥倫比亞的消息。在波哥大南部700公里處的緩和地區經過5天的談判後,帕斯特拉納總統的政府和"革命武裝力量"游擊隊終於達致人們所期待的協議。其目的是在3個月內得到和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