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7-
03-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會與社會 國際新聞一瞥 ****** 聯合國日內瓦人權會議聖座代表發言,指出生物技術和移民也有種族歧視的傾向 聖座與會代表迪爾米特總主教又表示:但是對抗恐怖暴力所採取的行動也應該是一場為爭取尊重每個人的人權而發動的戰爭。為此,這場戰事的對象也包括種族主義和排外的思想。這種邪惡的主義思想源遠流長,如果不在萌發之際便予以消除,則後患無窮。 迪爾米特總主教提到不久之前在南非德班召開的世界對抗種族主義高峰會議,那次會議雖然籠罩著許多互不了解和多種困難的氣氛,但至少也為國際團體未來的共同行動提供了策略。根據這個策略,聖座代表在日內瓦人權會議中建議各國代表採取幾個首要的方案,那就是:各國內部設立有效率的反種族主義的機構;嚴格觀察並執行,使國內弱勢的少數民族和族群都能享受同等的教育機會;監督警方和司法機構徹底取締種族歧視的現象。 聖座駐日內瓦聯合國機構代表在人權會議中最後強調:人類的各種偏見不斷以新的方式出現,今天在生物技術方面就是如此,因為人類心裡總存在著優生學的傾向,這便是種族主義和排外的心理在作祟。另外就是對移民的態度,今天移民現象日漸嚴重,接受移民的國家一方面承認外來移民對本國經濟發展的貢獻,另一方面卻對移民存著不容忍的態度。這是非常矛盾的心理狀態。 聖座醫療牧靈委員會主席巴拉干總主教訪問俄國與波蘭 在這篇演講中,聖座這位負責普世教會醫療牧靈事物的首長談到天主教傳統對人類身心健康的看法。他指出:「一個宗教的價值如何在于它對人類的痛苦和死亡問題所能提出來的答覆。這樣的答覆要是不進入超性的境界層面,是無法給與的」。總主教以為:「要是俗化的思想把健康的問題鎖定在本性內部的層次,那麼就必須打開它的視野,把它引到超性的層次,使人克服死亡的桎梏,朝向幸福的未來前行」。 巴拉干總主教強調:「最重要的是在醫療牧靈工作上使人清楚地看到天主聖言降生為人的奧蹟,這個奧蹟改變人性的脆弱,使人獲得救贖和恢復完美人性的希望」。 教會與社會 全球基督信徒熱切關注阿拉伯國家聯盟高峰會議 答:我首先要強調的是,我們已經處在聖週中,在這幾天特殊的日子裡,全世界的基督信徒的眼目和心靈都朝向聖地。對中東來說,這幾天非常重要,可以出現解決危機的輕微希望,也可能加劇暴力、恐怖和流血現象。從27日起,阿拉伯國家聯盟要在貝魯特舉行高峰會議,討論沙特阿拉伯提出的和平方案。這個方案一方面使沙龍有困難,一方面對美國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問:怎麼令以色列總理有困難呢? 答:可以看出他是否真有和平的誠意,同時也可以看出他是否有能力抗拒他的極右派對他施加的壓力和是否有能力分析時局。因為這位以色列總理的政策已經失敗。以色列國內和軍方的反對聲音愈來愈強。 問:您剛才說,這對美國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答:對。我認為,靠沙龍和阿拉法特兩人,中東的衝突永遠無法找到解決的途徑。正如我剛才說的,在以色列已經有不是人有膽量說:只有談判才能一起有效地打擊恐怖主義。因此,必需有一個國際機構的介入,正如聖座所重覆祝望的,而今天比過去更加迫切需要。在阿拉伯人方面已經向前走了一步,提出了一個和平建議,而且受到許多阿拉伯國家支持……現在,美國在贊同聯合國有關在爭議的地區同時有兩個國家存在的議案後,該做什麼?美國承認解決衝突和西方與伊斯蘭世界改善關係對有效打擊恐怖主義是個重要的戰略後,該做什麼?我認為,不能只限於鼓勵沙龍准許阿拉法特去貝魯特。我希望美國方面會施加適當的壓力。因為這關係到美國本身的利益、它的責任以及世界的和平。 阿根廷人民舉行胎兒日 為了慶祝國際胎兒日,阿根廷的門多薩市舉行第三屆維護生命和家庭的車隊遊行活動。 意大利南部地方教會為迎接比約神父封聖做準備 這些負責人士告訴在場的記者們,各項活動都將從真福比約神父的祈禱、克己和愛德三方面的表樣來進行。普利亞主教團主席魯皮總主教說,他們將以加強傳播福音和祈禱來為比約神父的宣聖做準備。比約神父封聖申請人之一的迪弗魯梅利神父編了一本小冊子,協助教友們發現這位未來聖人的靈修精神。小冊子也將在宣聖當天在聖伯多祿廣場上分發。 比約神父為病人創辦的"減輕痛苦之家"的負責人羅托洛蒙席則宣佈將出版桑奎內蒂醫生的"對話錄"。這位醫生是比約神父最好的朋友和創立"減輕痛苦之家"的合作人。同時負責"比約神父"祈禱團體的羅托洛蒙席也告訴記者們,在意大利的2332個祈禱團體和國外的400個團體都動員起來以靈修和祈禱生活來等待6月16日這個盛大的日子。 加布遣小兄弟會的副省會長布羅卡托神父也宣佈,普利亞的主教團將於4月9日發表一封有關宣佈比約神父為聖人的信函。4月15和16日將在聖若望羅同多為神父們舉辦一個有關告解聖事的公開課程,5月17日到19日則舉行全國性的青年聚會。加布遣會士們也從5月到9月間舉行一連串的禮儀和培育活動。 在25日的記者招待會中,並向記者們展示了未來聖人比約神父的正式肖像。這幅像將製成掛毯在6月16日教宗舉行宣聖大典時掛在聖伯多祿大殿正面。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03 月26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24小時時事"報導的消息是: -阿富汗北部發生地震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阿富汗北部發生地震並且大地繼續在震動。根據當地消息來源提供的數據,這個受打擊且難以到達的地方已經有1500人死亡,但根據尚未肯定的消息,死亡人數有4800人。聯合國人道機構辦公室發言人昨天26日在日內瓦作了上述表示。消息又說,至少還有4千人受傷,兩萬人無家可歸。在這種危急情況下,阿富汗總理卡扎伊取消了原訂在今天27日訪問土耳其的計劃。 (梵蒂岡電台訊)我們再來看南北朝鮮間的對話情況。漢城和平壤都在前天25日宣佈,南韓總統的一位特使要前往北朝鮮,其目的是催促北朝鮮領導人金正日訪問漢城,此行已在2000年6月南北間首次歷史性高峰會晤中達致協議。根據南朝鮮的消息來源,這個消息是雙方關係上一個重要的轉折,在可能完成的再次統一問題上也向前跨出一步。那麼,此時誰對兩個朝鮮間的再度統一不感興趣呢?朝鮮問題專家廖托教授向本台表示: 答:當然是美國了。美國在南韓尚保持強大的軍事實力,如果南北成了一個和睦的國家,它就沒有理由在那裡存在了。可能還有其他鄰近國家不願意看到南北朝鮮統一,日本會覺得朝鮮統一後,它就多了一個貿易競爭對手。 問:漢城在與北朝鮮再次統一的問題上,有多大興趣呢? 答:從興奮的程度說,會有很高的興趣。我們不能忘記,這個國家直到1948年還沒有一分為二。當然,統一後會出現經濟巨大不平衡的狀況。德國也有過這個問題,何況韓國呢。韓國繼日本之後,是亞洲第二大強國,但它沒有德國在統一時的那種工業潛力。無論如何,我相信,無論在北部還是在南部的朝鮮人都願意大干一番,嘗試一下一勞永逸地統一的味道。我們也不要忘記,時間越久,統一問題就越困難。 (梵蒂岡電台訊)在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去貝魯特參加阿拉伯聯盟會議的問題上,仍處在僵局。以色列總理沙龍反對阿拉法特有任何走動。本台記者阿奎利諾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台訊)伊拉克和聯合國討論巴格達落實聯合國議案,包括武庫檢查人員返回巴格達的第二輪對話將於4月18和19日舉行。伊拉克方面將由外交部長薩布里率領代表團並與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會面。在第一次會談中,薩布里曾要求對所要落實的幾項聯合國議案作進一步地說明,並且要求美國和英國檢查人員要公正,不能從事間諜活動。 (梵蒂岡電台訊)最後我們再來看菲律賓的消息。穆斯林聖劍組織向馬尼拉軍隊提出一個交換條件:讓他們的一名指揮官得到治療,政府方面可得到暫時"停火",同美國傳教士夫婦一起被綁架的菲律賓女護士可獲釋放。菲律賓軍方領導人拒絕了游擊隊的要求,告訴他們,如果人質不被無條件地釋放,就不會"停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