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20-06-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東南亞通訊
-中國:洪水吞噬中國部分地區,教友災民無奈面對
-香港:主教與天主教徒傳播工作者聚首共慶世界傳播節
-台灣:教會參加龍舟競渡,傳揚喜訊團結教友
******

中國:洪水吞噬中國部分地區,教友災民無奈面對
【天亞社.香港訊】中國廣泛地帶尤其是華南鄉郊地區受暴雨引發山洪影響,造成不少人命傷亡及財物損失。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教區,平南縣一條教友村的楊姓教友說:「我的農作物遭洪水破壞,牲畜被沖走。」平南位於北京西南一千八百九十公里。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六月八日表示,大雨令廣西及湖南省份的多條江河接近警戒水位,持續的大雨導致重慶、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及四川等省市面臨水災威脅。

指揮部警告公眾,長江已進入汛期,并宣布撥款八千萬元人民幣(九百七十萬美元)支援受影響地區抗險和修復水利工程設施。

楊氏六月九日對天亞社說,他的村子有十多戶教友聚居,每年均面對同樣問題。今年他的房子沒有被水淹,但家里卻缺乏糧食。他說:「我們都無能為力,政府除了給我們一些米糧,也幫不上忙。」

洪水侵襲廣西桂林教區,教友醫師陳蒼霽擔心教區內獨居老人的安危,因為一旦洪水來臨,他們將孤立無援。

經常為教會提供義診服務的陳氏說,洪水若不妥善處理,會帶來衛生問題﹔若飲用了那些水,會導致腸胃疾病。

她說,這些獨居老人該獲遷送到老人院,但政府的補助金不足,難以達成。
  
平南天主堂楊世清神父六月九日對天亞社說,由於城市防汛設施較好,每年洪水較少影響到城市或附近的聖堂。
  
他說,他以往都會探訪鄉村的受災地區,包括去年的洪災後,因此明白到村民的困境。然而,由於這些地區距離聖堂至少二十公里,他每年 可以探訪他們一次。
  
楊神父也促請教友為受災者祈禱及捐獻,「但教友太窮,可以付出的不多」。
  
在毗鄰的貴州省,貴陽教區伍光華神父也說,他的聖堂沒有受洪水影響,但偏遠的鄉郊卻不能幸免。八十七歲的伍神父說,他年青時會在洪災後探訪鄉下的教友,但現在行動不便。
  
他憶述以往洪水來臨時農田都被淹沒,白費了農民的心血和時間。他會繼續為災民祈禱。
  
貴陽教區年青的李一飛神父六月十五日對天亞社說,他正嘗試聯絡受災教友,但一直未能做到。他說,洪水令一些地區的通訊網絡受阻,甚至聯絡不上有手提電話的教友。他又說,澳門的教友捐贈了衣物,他一旦找到受災教友,便分發給他們。
  
水利專家孟德良六月九日對天亞社說,今年的雨季在六月開始,比往年的七、八月為早,但這并沒有不尋常。這位「德國天主教開發計划」基金會在中國的顧問說,有些地區受災較嚴重,但總體情況與往年差不多。「德國天主教開發計划」基金會是德國主教團的國際援助及發展組織。
  
據民政部統計,截至六月三日,全國共六百萬人受洪水影響,八十八人死亡。《新華社》六月十日報道,在湖南受災最嚴重的新邵縣,五月卅一日午夜前兩小時內,共錄得一百七十九毫米雨量,相等於中國西北一些地區整年的降雨量,導致山洪暴發,至少五十二人死亡。
  
湖南長沙教區一位神父六月九日對天亞社說,由於邵陽教區沒有神父及聖堂,無法得知邵陽教區覆蓋的新邵縣有沒有教友受影響。
  
與此同時,中國東北也受暴雨影響。在黑龍江省寧安市沙蘭鎮,四十五分鐘內突然下了二百毫米暴雨,洪水涌進一所位處低窪地帶的學校,導致九十九名師生死亡。
  
家長埋怨官員疏忽,沒有發出警告。死去的學童大多是他們的獨生子女。

香港:主教與天主教徒傳播工作者聚首共慶世界傳播節
【天亞社.香港訊】香港教區首次邀請教內外的傳媒工作者參加電影分享和茶聚,藉以慶祝世界傳播節。
  
陳日君主教於六月四日,即教區傳播主日前夕,主持慶祝活動,并與參加者拍照留念。約百位在教會及主流媒體工作的教友和一些非教友出席。
  
普世教會的世界傳播節大多定於聖神降臨節前一個主日,亦即今年五月八日﹔但各地教區可因應需要調整慶祝日期。
  
香港天主教社會傳播處主任容若愚六月八日對天亞社說,今年是香港教區首次邀請在電視、電影、報刊,以至公關行業工作的教友傳播工作者一起慶祝。
  
以往,教區於世界傳播節主日彌撒中收取第二次奉獻,為教會的傳播工作籌款。
  
部分教區人員指出,今年教會希望與傳媒建立更良好的關系,以及對那些曾報道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患病及死訊的傳媒工作者致意,遂舉辦是次活動。
  
身兼教區視聽中心總監的容若愚,贊揚本地傳媒對報道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新聞不遺餘力。他說:「這可能與若望保祿的個人魅力,甚至教會的影響力有關」,但亦可能是由於西方傳媒已廣泛報道,而香港傳媒的國際新聞十分倚重外電消息所致。
  
本地《蘋果日報》教友記者張嘉雯說,她在四月前後寫過不少有關教宗若望保祿的新聞,在文中盡量解釋教會用語、相關禮儀的意義和一些教會理念。她說:「我特別感到有一份使命感,要向不認識教會的人介紹教會。」
  
基督教傳媒《時代論壇》麥世賢說,他把不少已故教宗的外語新聞翻譯成中文。他說,這些新聞對基督教徒來說都十分有價值,而他在翻譯過程中,把許多天主教詞匯以基督教慣常用語表達,使讀者容易明白。他說:「我認為傳播就是把信息帶給廣大受眾。我會把本分做好,更有效地傳遞信息。」
  
香港理工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主任黎明輝說,這類教會與傳媒的聚會對增強彼此的理解很有必要。他認為,這種互諒在近數十年間尤為重要,因為教會較以往多利用傳媒傳達信息,教宗的死訊便是一例。
  
然而,他強調有效的溝通必須不斷對話,例如就有關教會和傳媒的問題作出討論。他認為是次活動是促進溝通的好開始。
  
參加者在活動上欣賞的黑白電影是英語對白配中文字幕的《小孩.面包與酒》。片中描述一位由十二位修士養大的孤兒,向木制十字架上的耶穌送上面包和酒。奇跡地,耶穌接受了他的食物,并達成他想見死去母親的心愿。影片在一九五五年法國康城電影節上取得「天主教文化獎」及「評判團特別獎」。
  
陳日君主教說,基於個人信仰,不同人對同一信息可有不同理解。有時候人們需要像小孩一樣,相信真、善、美的存在,才能真正感受它。
  
黎明輝憶述聚會上有多位非教友對他說,影片感人且能有效地傳達福音。
  
容若愚說,教會有時候把傳媒當作向公眾傳達教會信息的「傳聲筒」,而沒有了解傳媒的運作。他強調與傳媒合作,就要尊重他們有權選擇報道的內容及取向。
  
他說,與傳媒建立良好夥伴關系包括與他們緊密合作,對某些觀點或疑問作出澄清或解答,以及舉辦更多公關活動以解釋教會的觀點。他指出,陳主教敢言的性格,對解釋教會立場有很大貢獻,并吸引了不少傳媒的注意力。
  
香港天主教傳播委員會主席湯漢輔理主教在會上致辭時,感謝本地傳媒在傳遞資訊、公眾教育、促進團結和平方面的貢獻。他亦特別感謝中、英文《公教報》、公教進行社、公教真理學會、教區視聽中心及天主教社會傳播處五個教區傳播機構,贊揚他們以身作則,堅守正義與良知。
  
今年世界傳播節的主題為《傳播媒體促進民族間互諒》。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文告中,促請傳媒盡努力,「拆毀分隔我們世界的牆壁,即那分隔民族與國家、助長誤解和不信任的牆壁。」

台灣:教會參加龍舟競渡,傳揚喜訊團結教友
【天亞社.台北訊】划龍舟可不是愛爾蘭籍聖言會士羅禮善(Brian Lawless)神父來台灣後,想到的福傳方法。他參加台北一個龍舟賽後表示:「划龍舟比想像中辛苦。」
  
他六月十三日對天亞社說,他們在第一回合發揮得還好,但到了第二回合開始時,他們划得太快,以至後來氣力不繼,兩邊划槳力度不均,令龍舟橫越其他賽道,遠遠落後。
  
羅神父夥同另一位會士、教友和非教友,組成「五餅」和「二魚」隊各二十人,參加六月十一至十二日在台北縣碧潭舉行的「台北縣議長 」龍舟賽。他們早於一個月前開始練習。
  
這兩支天主教龍舟隊是男女混合組十三支參賽隊伍之一。羅神父所屬的「五餅」隊在六月十一日端午節當天的初賽中敬陪末座,而許達士(Tarsisius Sigho)神父的「二魚」隊則進入了翌日的復賽,獲得第六名。
  
雖然比賽落敗,羅神父表示沒有後悔參加,因為這是福傳的機會。
  
印尼籍聖言會士許神父同意說:「賽果并不重要,因為我們的目標已經達到,就是藉響應傳統民俗慶節,將教會介紹并融入社區。」這位大坪林聖三堂主任司鐸告訴天亞社:「透過這種另類福傳,我們希望讓人知道天主教會是社區內充滿活力的一群。」
  
他的堂區去年首次參加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龍舟競渡,今年的參與者更擴大至台北總教區第五總鐸區的成員。許神父說,天主教隊伍成功引起教外人注意,其他龍舟隊員都稱呼他們為「亞肋路亞隊」,又邀約他們明年再參加。
  
他續說:「我們是台灣唯一參加龍舟競渡的天主教隊伍,有原住民教友在賽事場地碰見我們,感到很驚喜。」混合組的首四名勝出隊伍均由原住民組成,當中不乏教友成員。
  
負責組織兩支教會龍舟隊的聖三堂教友林蔚民說,隊員主要來自總鐸區內六個堂區的教友,也招募了愿意接近天主的非教友。
  
至於隊名,他說是取材自《新約聖經》,提醒教友藉著聖體聖事,加強信德,感恩惜福。通過這次福傳活動,鐸區期望吸引迷失與徘徊的羊群認識天主,接受天主的指引與帶領。
  
在碧潭岸邊,逾百名教友和神父為教會的龍舟隊打氣助陣,各堂聖詠團唱聖歌,教友亦向其他觀眾派發福傳單張及逾千套福音錄像光盤。
  
許神父表示,龍舟比賽也增進了鐸區內教友之間的情誼和團結。他說:「由練習至比賽期間,我們沒有以堂區來區分自己,感到團結一致。」
  
為了維系團結精神,他打算邀請其他堂區探討將來如何合作,例如共同為兒童舉辦暑期活動。
  
羅神父表示:「為我這個中年人,今年划龍舟是第一次,也將是最後一次。」但鐸區教友已決定明年卷土重來,提前兩個月練習備戰。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