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27-08-2006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聖座移民觀光委員會發表今年世界旅遊觀光日文告,強調旅遊觀光是一種財富

教會與社會
-義大利全國第四周會議討論“在世界上宣講希望的人”
-衝突的轉換、建設和平、可行發展是促進和平的宗教第八屆世界會議討論的主題
-西敏寺的總主教奧康瑙爾樞機訪問澳大利亞兩周

世界24小時
--國際間對歐盟外長高峰會議的成果表示滿意
--聯合國秘書長訪問黎巴嫩,加速歐盟組織維和部隊的效力
--伊朗總統為新的重水生產設備舉行啟用禮
--尼泊爾政府與毛派遊擊隊對憲法新草案達成協議

*********

教宗與聖座

聖座移民觀光委員會發表今年世界旅遊觀光日文告,強調旅遊觀光是一種財富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移民觀光委員會8月25日公佈聖座這個部門為今年2006年9月27日世界旅遊觀光日所撰寫的文告。今年世界旅遊觀光日的主題是“旅遊觀光是個財富”。

聖座這份文告由這個部會的主席雷納托•馬蒂諾樞機主教和秘書長奧斯定•馬爾凱托總主教聯合署名,他們邀請旅遊觀光從業人士把這項活動作為促進人性成長的工具。文告強調:“當人被視為旅遊觀光事業活動的最珍貴資產時,旅遊觀光就成為一種財富”。

聖座的文件說:“旅遊活動給人類敞開會晤接觸的可能性,並促進發展。…但是旅遊也可能引起恐懼,挑戰人的倫理道德良知。…時到今日,旅遊活動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因著旅遊,各國人民更容易相會。一個人旅遊回來之後,會自然而然由衷產生關懷他人的情愫,即使這樣的情愫並不一定很堅強”。

聖座的文件又說:“旅遊也給人留下一種印象,感到財經體制雖然不是唯一的、卻是導致世界巨大不平衡的最主要因素。此外,旅遊也叫人發現,當一個民族或一國的人民給其他民族敞開自己的體制的視窗,使別人得以認識瞭解自己珍存的文化、歷史、自然、人文、美學和精神財寶時,這個民族就變得更富裕”。

聖座移民觀光委員會的文告強調:“當旅遊觀光活動真正幫助人們瞭解到所謂的富裕的體制並不是絕對的,並使人看到還有其他富裕的形式時,這樣的旅遊觀光活動才是一種真正的財富。換句話說,當旅遊觀光事業把人視為最珍貴的資產時,這樣的旅遊觀光活動本身才成為一種財富。文化資產使每個民族的歷史呈現在眾人面前,歷史給人類寫下文明的痕跡,這些痕跡表現在教堂的鐘樓,留在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的尖塔,展現在教堂和宮樓殿宇的壁畫上或金字塔,也刻在橋上或太空中的人造衛星”。

文告最後指出:“這一切都是沒有受到限制的財富,它屬於每個人,是人類共有的資產。這些資產不但為人類的勞動成果說話,也提供給每個人記憶,想到自己和過去歷代以來的先人之間的密切關係。因此,旅遊觀光活動使整個世界的財富都展現在世人面前,這樣的財富不但不拒絕人,反而保存了人類的遺跡”。

教會與社會

義大利全國第四周會議討論“在世界上宣講希望的人”
(梵蒂岡電臺訊)“按照基督的傳教風格促進堂區的更新”:全國傳教培育和靈修第四周會議本著這個精神8月25日在亞西西城開幕。這項會議將於8月30日閉幕,主題是:“在世界上宣講希望的人”。這項會議為即將在今年10月16-20日在維羅納召開的義大利教會教務會議作準備,由義大利主教團促進教會間傳教合作辦公室發起。在今天的世界上做“宣講希望的人”意味著什麼?本台記者莫雷蒂請發起單位的負責人安德列奧齊蒙席為我們聽眾解釋一下:

:首先意味著領悟到在今天的世界上人們需要希望。不少人尋求生活的理由,力求改善生活的機遇、尋求尊嚴和正義。看,我們相信福音的訊息和與耶穌的相遇是能成為這些人的希望的最大恩典。但是,我們願意以特別的方式承認傳教士們以他們的生命作了這個宣講希望的人,因為他們離開自己的家、自己的親人和自己的土地,來為人類服務,使他們知道所建設的團體成為兄弟友誼和共融的場所。

:安德列奧齊蒙席,如何以具體的方式將堂區在傳教方面進行更新呢?
:我們的團體該當以傳播福音的眼光來看待事物,就是說如何向今天不再以基督信徒團體為依歸的人,不覺得在自己的生活中需要福音的人傳福音。具體的方式就是使基督信徒團體度朝拜聖體的生活,講解要理,推行友愛、共融和關懷。如何使這些對不來教堂的人有意義呢?傳播福音的眼光該當更新,也使團體內部組織起到作用。

:在這層意義上,傳教培育也十分重要了?
:正是這樣,要是牧靈工作人員和一個團體的全體人員不向外宣講福音,顯然只是滿足自己內心的需要,如果說這是同耶穌相遇的一個方面,卻未完全實現。

:這一周內也談了依照亞西西精神的普遍成聖的聖召,請給我們講講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說亞西西傳達一個面向所有人的訊息,這是方濟各和加辣的訊息。這種成聖表達了人性的完美實現,人的幸福,正是從同耶穌的相會中產生的。我們相信亞西西的這一精神實在是成聖的普遍訊息。

衝突的轉換、建設和平、可行發展是促進和平的宗教第八屆世界會議討論的主題
(梵蒂岡電臺訊)促進和平的宗教第八屆世界會議昨天26日在日本京都展開討論,討論的主題是:衝突的轉換、建設和平、可行發展。這個組織於1970年設立,創立的原則是尊重宗教的不同之處,有佛教、各基督教會、猶太教徒、印度教徒、穆斯林、錫克教徒。來自全球的宗教領導人認為這是一次對各種形式的暴力交換意見的機會:這些暴力有宗教的,經濟性的,政治的和社會的。會議秘書長旺德利在開幕禮的致辭中強調:“正是經由這種動力的相互作用才有可能找出問題所在,確立宗教團體今後5年進行工作的策略。”宗教間的對話促進和平共處和經濟繁榮。會議上也討論了兒童、饑餓、環境惡化這些嚴重問題,這在暴力衝突和宗教極端主義加劇的此刻極為重要。

西敏寺的總主教奧康瑙爾樞機訪問澳大利亞兩周
(梵蒂岡電臺訊)西敏寺的總主教奧康瑙爾樞機從8月25日起訪問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他要在澳大利亞停留兩周。這是奧康瑙爾總主教以樞機和英國及威爾斯主教團主席的身份首次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從事使命。25日,他在悉尼會晤了當地教會的代表。27日他在悉尼的蘇格蘭教會的大會廳作演講,主題是“在世俗化的世界上的信德”。之後,樞機前往墨爾本天主教大學講解“青年在教會和世界上的地位”,最後要在布里斯班教區作的一篇演講,題目是“共融與傳教:更新教區的優先工作”。

世界24小時

昨天8月26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報導的消息是:

--國際間對歐盟外長高峰會議的成果表示滿意
--聯合國秘書長訪問黎巴嫩,加速歐盟組織維和部隊的效力
--伊朗總統為新的重水生產設備舉行啟用禮
--尼泊爾政府與毛派遊擊隊對憲法新草案達成協議

請聽新聞的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國際間對歐盟外長討論在黎巴嫩與以色列邊境部署維和部隊的高峰會議所得到的成果,表示滿意,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說此會議是一個極大成就 ,以色列政府和黎巴嫩政府也都表示贊同。法國國防部長前天下午聲稱,2000名法國軍人將在20天內全部抵達黎巴嫩與以色列邊境。先由法國負責指揮維和部隊,明年2月由義大利替代。不過,剛成立的維和部隊機構則從現在起由一位義大利將軍領導。以下是本台特約記者弗吉內蒂從布魯塞爾發來的報導:

********
科菲•安南對歐盟外長高峰會議的成果表示非常滿意。他在記者會中說,這次會議成功。安南秘書長來到布魯塞爾,為了推動歐盟國家在派兵駐守以色列與黎巴嫩邊境一事上做出具體的行動。除了法國和義大利將作重要的投入外,其他歐洲國家也表示願意有所貢獻。西班牙承諾派遣1千到1千2百人,波蘭7百人,芬蘭250人,比利時300到400人。這一來,歐洲除了已經在那裡的2000名軍人外,總共將提供5千6百人到6千9百人。有些國家雖然不派遣人員,卻從提供軍艦、飛機、後勤工作、重建工作各方面予以協助。義大利外長達萊馬說,參加高峰會議的歐盟成員國都願意以不同方式來協助聯合國。
********

歐盟決定派遣重兵參加中東的維和使命,這對中東有什麼影響?義大利米蘭晚郵報的記者奧林匹奧為本台分析說:歐盟以大量維和部隊駐守以色列與黎巴嫩邊境,這給予歐盟政治和外交上的價值。在這之前,歐盟在當地的影響力極小。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對黎巴嫩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標誌。

(梵蒂岡電臺訊)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下星期一,28日,將抵達黎巴嫩訪問,商討有關聯合國維和部隊所擔任的角色與功能。科菲•安南此行為了加速歐盟國家在布魯塞爾所作承諾的效力。不過,不穩定的情況以及難以克服的阻礙仍然很多。以色列不肯改變它有關維和部隊和黎巴嫩軍控制黎以和敘以邊境前繼續以飛機和軍艦封閉黎巴嫩的決定,而敘利亞則堅決反對聯合國維和部隊駐守該國與以色列的邊境。

(梵蒂岡電臺訊)伊朗完成了該國核計畫的一個新階段。昨天上午,伊朗總統為一個位於阿拉克的生產重水的設備舉行啟用禮。這個生產重水的工廠要為同一地區理論上有提煉濃縮鈾能力的核子反應堆提供重水。在接近聯合國要求伊朗停止進行核子計畫的最後日期,8月31日即將達到的此刻,美國通過駐聯合國大使表示已經準備好對伊朗實行制裁。

(梵蒂岡電臺訊)尼泊爾政府與毛派遊擊隊對憲法新草案達成協議。這個新草案擬定了2007年5月前將舉行的憲法大會選舉的規則。尼泊爾內政部長說,這是建立新尼泊爾的關鍵步驟。他強調了5月人民起義開始的政治過渡進程有了好的成果。今年6月,臨時政府與毛派遊擊隊達成和平協議,結束了導致1萬3千人死亡的10年多的衝突。尼泊爾的臨時憲法為組織毛派遊擊隊也參與的新政府的基礎,這個臨時憲法仍需經立法大會通過。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