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5-
11- 2001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各地教聞 國際新聞一瞥 ****** 聖座活動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講解聖詠第一百一十八篇並呼籲救助阿爾及利亞水災 聖詠一一八篇的主題是讚美天主的法律,教宗向各國朝聖人士說:「今天我們反省聖詠第一百一十八篇,這一篇在讚美全能的天主頒賜給以色列子民法律。聖詠作者讚頌天主的法律如一盞明燈,照亮生命中經常黑暗的道路。作者之所以對天主的法律感到喜樂,因為他認為天主的法律啟示了天主本身的奧蹟,也是天主子民倫理道德生活的引導。再說,這個法律使天主和人建立起對話的關係。這種關係包含在言語和行動,教導和聆聽,真理和生活中」。 教宗又說:「我們今天默想的這篇聖詠的章節是作者在聖殿裡經過徹夜的祈禱後,在破曉的時分所作的祈禱。清晨的祈禱禮儀在破曉的時候開始,這個時辰聖詠作者對天主表明堅定的望德,他相信經過一夜對天主聖言的默想,此時此刻天主一定聽到他的祈禱。他的敵人想陷害他,但是現在他所有的恐懼都已經消失,因為他知道天主一定會傾聽他的禱聲,並為他的益處著想」。 教宗最後說:「整篇聖詠就是在讚頌一個美好和令人安慰的真理,那就是天主臨近我們」。 講解了這篇聖詠的意義後,教宗提到上星期六北非阿爾及利亞連續兩天豪雨,造成四十年來最嚴重的水災,約有一千人喪生,數萬人無家可歸。教宗在接見活動中向各國信友說:「我把不幸喪生的人託付給天主無限的仁慈來照顧,也向他們的家屬和所有因這場嚴重天災而受苦的人們表達我心靈的關懷。希望遭受如此嚴重考驗的我們這些兄弟不缺少我們的關懷和國際團體的具體支持」。 聖座駐聯合國代表在聯大中嚴厲譴責世界某些國際侵犯宗教信仰自由 最近聯合國宗教自由人權委員會曾發表特別報告,其中雖然提到某些國家採取措施,預防歧視宗教的不寬容現象的發生,可是同一個報告也指出世界某些有官方宗教信仰的地方,仍然繼續施行著對少數族群的宗教不寬容的政策。馬蒂諾總主教說:「這種現象助長了宗教上的極端份子的產生,也唆使國內那些無信仰者與宗教發生越來越多的競爭和衝突」。 聖座駐聯合國代表強調:「世界人權宣言第十八條保障每個人享有宗教自由,包括改變宗教信仰的自由。所以,宗教自由是人權的真正核心,宗教自由以人性尊嚴為基礎。人性尊嚴要求人按照良心的指示自由行動,這種人心內在的需要是不可毀滅的。雖然如此,今天壓迫宗教的惡行仍然存在,就如眾所周知的,在某些國家裡面,個人、家庭和整個團體仍然因為自己的宗教信仰而遭到歧視和排拒,這種嚴重侵犯基本人權的行為製造了無數宗教信徒的巨大痛苦」。 聖座駐聯合國代表馬蒂諾總主教最後重申:「許多宗教領袖不斷重復:使用暴力不能訴諸宗教,暴力無法增進真正的宗教對話。任何有意消除暴力的策略都必須幫助人知道,每個宗教信徒都有義務視他人為兄弟姊妹,並促使他們高興承認宗教信徒共有的宗教價值」。 各地教聞 科學家和生物倫理專家一同討論幹細胞問題 【在試管中培養幹細胞並將之發展為不同的細胞和組織,這是科學研究上的一個前景。關於這個課題和它所帶來的倫理問題,是13和14日兩天在羅馬宗座宗徒之后大學舉行的國際會議所討論的主題。在會議上發表報告的人士之一:天主教杰梅利醫院婦產科學院的負責人曼庫索教授解釋說:在布拉格的會議中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胎兒將自己的幹細胞送到胎盤之外,這些成長和擁有不同的功能的幹細胞,在30年以後,仍然可以在母親的身上找到。因為這些幹細胞停留在母親的不同器官形成"結合體",也就是母親與兒子的細胞的結合體。在生產時,胎兒的幹細胞穿過胎盤跑到母體受傷的部位來拯救母親的器官。曼庫索教授強調:這個拯救母親的現象應該作深入的研究。他談到這項會議時說: "這項會議非常重要,因為出席的人士都是些具權威性的專家。我們這次會議所提出的問題是:今天,臍帶和成人的幹細胞可以帶給我們非凡的前景,那麼,為什麼還要用胚胎的幹細胞呢?我們需要在這方面作深入的討論。此外,在今天,為了救一個成人,或是延長他的生命,而摧毀一個人,即使是仍未發展成人的胚胎,是不可想像的。" 美國內華達大學的醫學和生理學教授贊亞尼則指出,從成人身上取得的幹細胞顯示出有的增殖能力是至今從未想像到的。那些從臍帶取出的幹細胞在增生新細胞和組織上甚至比從骨髓取出的幹細胞更有效。】 世貿大會未能就結束文件達成協議,會議繼續進行 【與會人士終究要因為國際情勢和經濟衰退危險的促使而達成協議。這也將是這次高峰會議中留給人良好記憶的一點,其他的正面成果則是中國的加入和在藥品問題上終於達成協議。會議上的氣氛當然不像西雅圖會議那樣,因為,至少在這裡終會達成一個協議。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在維護弱小者的權利時,是以和平的方式來談判,而不是透過暴力抗議來強行要求。 美國和歐盟國家認為最後文件的內容已經清楚的符合貧窮國家的要求,然而,貧窮國家仍然覺得被擱置一邊,即使它們比兩年前更團結,也因此而在許多爭論上獲勝。比如,達成藥品協議便是一例。 在工作問題上則未能如許多非政府機構期望的在工人權利上向前邁步。原應該成立一個有國際勞工組織參加的混合組織,但亞洲國家所施的壓力太大。在環境問題上也相同。文件把將來的貿易協議與已經存在環境協定掛鉤,但沒有簽署協定的國家不受這些協定的限制。文件所採取的預防原則,不能使那些希望共同採納京都協定的人滿意。 在農業方面,歐盟可以高唱凱歌,因為反對津貼出口農產品的人減少。如果他們將來改變主意,才繼續提出這個問題來討論。紡織業的問題也推遲兩年再討論。擔心中國加入世貿後會影響市場的亞洲國家,從2005年起將增加出口配額,但不會給予它們所要求的沒有提早實現增加配額的經濟補償。】 中國舉行首次愛滋病會議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11 月14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一瞥"報導的消息是: -阿富汗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兩座城市也被穆賈赫迪奪下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反塔利班勢力繼續在阿富汗挺進。首都喀布爾城淪陷後,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兩座城市也被穆賈赫迪奪下,儘管抵抗力量躲到與巴基斯坦交界的地區。本台特約記者阿基利諾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台訊)穆賈赫迪進入阿富汗主要大城,那麼,在巴基斯坦都有哪些反應呢?本台就這個問題詢問了義大利"太陽報"派駐巴基斯坦白沙瓦的記者內格利。他說: 答:巴基斯坦既急躁又焦慮。急躁的是,反塔利班的穆賈赫迪幾乎已經到達與巴基斯坦交界地區,這意味著,伊斯蘭堡今天要與那些過去的敵人接壤,與那些塔吉克、烏茲別克和阿塞拜彊的組織為鄰,這些組織一向與巴基斯坦政府的政治作對。焦慮的是,說到底,這也是巴基斯坦的失敗,是在阿富汗有影響的7年政治的失敗,塔利班正是在巴基斯坦的扶持下才建立政權的。這項失敗在某種程度上也與巴基斯坦的總策略不某而合,因為,對巴基斯坦來說,在阿富汗有個友邦政府則意味著在北部疆界可以高枕無憂。 問:那麼,巴基斯坦現在採取什麼政策?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總統布什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前天13日對在阿富汗戰爭的進展表示滿意。美俄總統昨天14日繼續在得克薩斯州會晤,同意各自削減本國的核武器。克里姆林宮領導人說,準備削減三分之二的俄羅斯核武器。白宮的主人也說,有意削減1700到2200個核彈頭。這項決定為今後的"削減核武器第三階段的談判"奠定了基礎。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有關當局繼續調查週一墜落到紐約皇后區的空中巴士失事的原因,不過,出事前不久駕駛艙的記錄排除了恐怖主義行動。從錄音匣子中聽到兩聲強烈的金屬聲響和駕駛員的聲音,他們在飛機失控前曾抱怨受到另一架飛機的干擾。這是有關當局在分析了首先尋到的錄音匣子中的內容後於前天13日公佈的消息。本台特約記者馬斯特洛利利從紐約作了以下的報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