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甲年 主日读经 【资料库】

  常年期第六主日
德15:15-20;格前2:6-10;玛5:17-37

「主日弥撒读经」封面
作者:阿尔贝.范诺怡
耶稣会枢机主教

本主日的礼仪将山中圣训的重要一段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段讲的是法律的完成。耶稣阐明,他来不是为废除法律或先知,而是为成全,即为将我们带到超越法律要求的境界。的确,我们应该了解他所说的完成的意义。第一篇读经为福音做准备,讲到遵守诫命。第二篇读经虽说与其他两篇没有直接联系,但也可以看出一个联系:保禄宗徒写给格林多信友的第一篇书信中谈了基督的智慧;确实如此,基督的智慧在耶稣的讲话中也表达出来。

德训篇的段落在人性自由,在我们遵守诫命的能力上下了功夫。作者说:"假使你愿意,就能遵守他的诫命;成为一个忠信的人,完全在於你自愿。"天主把我们造成自由的人,就是说我们有能力说是或不是,有能力接纳他的意愿或把他的意愿关在门外。

德训篇上说:"他在你面前安放了火与水,你可以任意伸手选取。"我们的自由有极严重的後果:真是"生死都在人面前;人愿意哪样,就赐给他那样。"

我们应该觉悟到我们的决定所带来的後果。如果这些决定是按照天主的意愿做出的,那麽我们就会走向正面的方向,走向生命,我们就会有安宁、和平及喜悦,然後与天主永远结合,因为天主的意愿是爱,是创造和救赎。相反,如果我们顺从邪恶的诱惑,如果我们本着利己主义者的态度来生活,我们就走向死亡,正如保禄宗徒所说的,使我们走向腐朽的尘世生命的方向。我们的人性遭破坏,不再有安宁、喜悦,只有各种思想混乱和不愉快,然後永远与天主分离。

因此,我们应当意识到这种处境。我们是自由的,意思是说,我们能够获得越来越大的内心自由,或者可以一点一点地摧毁我们的自由。事实上,凡是犯罪的,就是罪恶的奴隶(见若8:34)。

显然,我们一旦开始染上恶习,就成了恶习的奴隶并失去我们的自由。今日社会中吸毒使人成为奴隶的例子尤其普遍,可是,每件罪恶都像吸毒一样。凡是开始吸毒的人都以为是为了自己的益处和幸福而运用自己的自由。但是他逐渐地成了毒品的奴隶,再也无法摆脱它。他要找到钱买毒品,以致到了犯严重杀人罪的地步。可见,吸毒的生活是一种可怕的奴隶状况。

耶稣来是为了解救我们,因为他愿意我们更加自由,他说:"我来不是为废除法律或先知,而是为成全。"他为我们指出了真正自由的路:是一条顺从天主善意、不仅在外表,也从内心怀着敬爱去遵守他的法律的道路。

我们在爱中找到真正的自由。只有付出爱的人才真的是自由的,甘心情愿地做必须做的事;甚至在爱的驱使下,比所规定的做得更多。

耶稣说:"你们一向听过给古人说'不可杀人!'谁若杀了人,应受裁判。"这是十诫里的诫命。耶稣将它完成,意思是他要求针对包括内心在内的趋向仇恨的各种活动作出明确果断的决定。他说:"我却对你们说:凡向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

因此,耶稣对我们的要求比法律所要求的更多,他要求我们有控制自己的能力。为了打心里不向愤怒让步,不走上暴力道路,我们所要做的是,不仅放弃外表的,也要放弃内心的暴力,不允许在我们心内隐藏着对暴力的思念。

耶稣对与兄弟和好这一点要求的很严格,他不允许我们生活在缺乏理解、争吵、不和的环境下,他更看重对抗使我们呈现给天主的祭品分裂的一切力量。今天的福音让我们看到了他所提出的对兄弟的爱是多麽重要啊;耶稣说:"你若在祭坛前要献你的礼物时,在那里想起你的弟兄有什麽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礼物留在那里,留在祭坛前,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然後再来献你的礼物。"

在这里,耶稣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宗教献礼的情况,说先停下这个本身将我们引向天主的举动,然後再走上与我们的兄弟和好的道路。耶稣让我们了解到,如果我们处在一种分裂的状况下,怀着仇视弟兄的情绪来向天主献礼,天主是不会悦纳的。要是我们恭敬天主,我们首先应该将他的爱迎到心中,并将这爱传给我们的弟兄。耶稣对我们说:"赶快与你的对头和解。"耶稣愿意我们的心完全痊愈,真是一颗开放、善良的心,从各种仇恨和自私的情绪中解放出来。

从这段福音的下文我们也看出耶稣对人心的关切:他主张不仅要有外在的法律,也要有符合来自天主的爱的内在行动。他说:"你们一向听说过:'不可奸淫!'我却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

耶稣吩咐我们远离不符合天主圣意的各种情绪。他不满足只禁止外表的举止,也愿意我们的心确实纯净,不屈服各种自私、邪恶的念头。

在这方面,耶稣非常果断,因为他谈到反对立坏表样,即反对犯罪的机会:"若是你的右眼使你跌倒,剜出它来,从你身上扔掉。"没有比这再坚决,再严格的要求了。若是对我们生命极珍贵的眼睛成了犯罪的机会,就必须剜出它来,把它扔掉。当然,耶稣说的是形象化的语言,指出了在对抗罪恶方面我们应有的果断态度。耶稣解释说:"丧失你一个肢体,比你全身投入地狱里,为你更好。"

耶稣又以右手为例重复了同样情形,右手通常较灵巧,因此生命更离不开它。若右手使人跌倒,砍下它来,将它扔掉。耶稣这样做为使法律成全,要求我们以十分果断的方式拒绝各种诱惑。

耶稣也要求我们诚恳。他说:"你们一向听过对古人说:'不可发虚誓!要向上主偿还你的誓愿!'我却对你们说:你们总不可发誓,不可指天,因为天是天主的宝座;不可指地,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不可指耶路撒冷,因为她是大王的城市;也不可指你的头发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白或变黑。"如果我们一向诚实,并在言行举止上体现出来,发誓便失去它的作用。此处,耶稣再次要求我们在心中有一个十分果断的态度,即有言行一致的诚实态度。

做到这一切并非容易,但是耶稣也赐给我们朝这一方向行走的力量。他不满足只给我们定下诫命,他来到世上是要把他的恩典赐给我们,这个恩典不仅帮助我们,也实实在在地赐给我们十全十美地遵守天主意愿的喜悦,这个意愿就是对他完美的爱和对兄弟慷慨的爱。

这就是基督信仰的智慧,这个智慧会令人觉得奇怪,因为在世界上所盛行的是一套截然相反的原则。尘世认为,幸福是与邪恶共存的,是寻求私利,不惜伤天害理而得到的。基督信仰的智慧则要求与暴力、谎言和各种利己主义以及恶念彻底决裂。

保禄宗徒告诉我们,有了这个智慧我们就会得到美好的事物:"天主为爱他的人所准备的,是眼所未见,耳所未闻,人心所未想到的。"如果我们沿着耶稣指出的道路走,我们就定能获得平安和内心的喜悦,在爱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