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甲年 主日读经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封面
作者:阿尔贝.范诺怡
耶稣会枢机主教

常年期第十主日
(欧6:3-6;罗4:18-25;玛9:9-13)

本主日的礼仪选取的福音段落中揭示了耶稣的一个典型特徵。福音中讲的是玛窦被召为徒,是一段出人意料的情节,耶稣显示了他超人的慈爱。今天我们习惯了耶稣的这个特性,但在那个时代并非如此,法利塞人更不能理解。

耶稣走过,看见一个名叫玛窦的人坐在税关上。他是个税吏,是个被轻视的人,因为依恋金钱,也因为为罗马政权效劳。税吏被当时的人被视为罪人,受人们轻视。他们富有,守规矩的人却疏远他们。

耶稣看见他,却立刻同他打招呼,并且同他建立起会是一种持久的关系,因为耶稣对他说:“跟随我!”耶稣让玛窦成了他的一个门徒。

玛窦听到耶稣以权威性的口吻对他说的这句话,也肯定看到耶稣这道穿入他内心的目光,他感到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他接纳这句话。於是,他起来跟随了耶稣。

玛窦的被召同西满和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的很相似:耶稣行走时,看见了这些人,说:“来跟从我!”他们立刻跟随了他(见玛4:18-22)。但是,玛窦的情况不同,他是个税吏,是个罪人。为此,耶稣的这个召叫引起了法利塞人的非议。

这个议论在接下去的情节中更加严重。同玛窦的接触成了耶稣同许多其他税吏和罪人接触的机会。法利塞人本来也可以想:“玛窦同使他堕落的环境已经拉开了距离,这对他是件好事。现在对他重要的是真正离开他的环境,不再接触他过去的同事。”但是耶稣恰好相反:他抓住玛窦被召选的机会,好同许多其他的税吏建立起关系。法利塞人视税吏为罪人,并非没有道理,因为一个依恋金钱并为外国政权效劳的人不能被看作是正派的人。

为此,法利塞人问耶稣的门徒:“你们的老师为什麽同税吏和罪人一起进食呢?”同人一起进食意味着同他们建立起一种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一句话的交换,而是一种延续的接触。这种关系也意味着有兄弟友爱之情。

对当时的犹太人来说,禁止同被视为不正直的人或被轻视的人进食是很重要的。圣经上就对进食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形成了一道障碍,因为禁止同不遵守天主的法律和不尊重对洁净和不洁食物的戒律的人进食。同税吏和罪人一起进食就如与他们同流合污。

耶稣却没有那种远离有罪的人使自己保持洁净这样的偏见。他听见法利塞人对他的门徒说的话,便回答说:“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耶稣的洁净不是一种与罪恶一刀两断的洁净,而是一种有传染力的洁净。这是个绝妙的事实。一般而论,疾病才有传染力,但在我们提到的耶稣与税吏进食的情况中恰好相反:有传染力的是洁净,它具有强烈的征服力。耶稣将他自己比作医生,治疗病人,愿意把病治好。

他又说:“你们去研究一下:‘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是什麽意思。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耶稣此处说的祭献是指为敬礼天主所行的杀牲祭祀礼仪,并不是基督信仰中的祭献。耶稣表示,天主喜欢传播仁爱,不喜欢着重仪式上的宗教,这种宗教以服从天主为出发点,所关心的是遵守许多宗教仪式,但得到的结果却是造成分裂、不和及排斥他人。

“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耶稣此处引述了欧瑟亚先知的一句话,我们在本主日的第一篇读经中也会读到。在这段经文中,天主藉先知的口说:“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喜欢人认识天主胜过全燔祭。”天主批评一个肤浅的,形式化的宗教。他说:“你们的仁爱有如早晨的浮云,有如易於消逝的朝露。”这是个不能使人获得整个生命的宗教,是个肤浅的,外表光亮的宗教,没有深层价值。

一个仪式化的宗教不能令天主满意:天主喜欢仁爱胜过祭献,喜欢人认识他,即与他有真正的亲密关系,胜过全燔祭。全燔祭,被宰杀的牲畜是不属於人的事物。一生中顺从天主比奉献全燔祭,即外表的祭献更加十分重要。

欧瑟亚先知的段落和福音的段落前後呼应,但是我们还是能留意到它们在看待真正宗教的方式上有所区别。在欧瑟亚书中,天主要求爱、忠心、与他的亲密关系。耶稣则谈了对税吏和罪人的仁爱,即对受轻视、被排斥的人的仁爱。

耶稣素来将爱的两个诫命紧密地联系一起:爱天主和爱近人。他让我们了解,如果我们不传播天主的仁爱,我们同天主的关系就不是真实的。天主充满仁爱,他愿意我们不仅被动地,为自己接纳他的仁爱,也要积极地,即在有需要的人、受轻视和遭排斥的人身上行爱德。不同天主一起去爱,就不可能真的爱天主。换句话说,我们该当在心中接纳天主的爱,并同天主一起爱他让我们相遇的所有的人。

行仁爱,敬重天主,我们便顺应了天主对我们的渴望,他愿意我们同他有亲密、深厚、专注的关系,而不是一种表面化的宗教关系。

这个教导对我们也永远适合。只做“守规矩”的教友还不够,我们还应该常充满慷慨仁慈的爱。我们该当让整个的生命受来自天主的爱的感召,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基督徒。

当然,宗教礼仪肯定对走上这个方向有很大的助益。说不必行基督宗教礼仪,只为他人服务就够了,是迷惑人的话。说它迷惑人,因为,尤其在弥散圣事中我们同耶稣仁慈的心接触,受从他而来的慈爱电流的感应,使我们也能行爱德。因此,我们望弥散的方式不该是走形式,而该以严肃、真实、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去望弥散不仅为自己接受天主的慈悲,也为了能把天主的慈悲传给别人,有能力接纳有需要的人,被轻视和遭排斥的人。

第二篇读经没有讲仁慈,而讲了信德。这篇经文上提起亚巴郎卓越的信德:“他虽然快一百岁,明知自己的身体已经衰老,撒辣的胎也已绝孕;但他的信心却没有衰弱。”亚巴郎相信天主的绝妙诺言:那就是他的後裔繁多,如天上的星辰,如海边的沙粒。

亚巴郎的信德使他有能力完全顺从天主。我们也应邀将我们的生命建在信德之上,信德是实际有效地行爱德的条件。爱德实际上是建在信德的基础上,建在经由耶稣基督与天主的信德关系上。基督的心充满慈爱,谁在信德中接受他,本身也就受到这种爱的感应,便有能力度一个慷慨和仁慈的积极生活。

今天我们求天主加固我们对基督圣心在信德上的归属,好能也加固我们对他人在慷慨和仁慈的爱德上的努力。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