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7-
04- 2002 新闻报导 资料库
圣座活动 ─普世教会响应教宗呼吁,今日特为圣地和平祈祷 教会与社会 国际新闻一瞥 ******
圣座活动 普世教会响应教宗呼吁,今日特为圣地和平祈祷 教宗于本月四日训令国务卿索达诺枢机主教,通令全球教会在四月七日'救主慈悲'敬礼日这一天加强为圣地备受折磨的居民祈祷,教宗说:「还有哪个节日比这个更合乎时宜,好让请求宽恕与怜悯的祷声齐升到天庭,呼求天主特别激发那些负有责任、亦有能力采取必要措施的人士,使他们不计代价,引发交战双方走向公正、令对立的各方都感到有尊严的协议呢?」。教宗强调:「只有天主能改变人的心,即使最顽固的心也不例外」。 '救主慈悲'敬礼是波兰当代圣女福斯蒂纳.科瓦斯卡受耶稣之托而大力推广的。这位圣女生于一九零五年,死于一九叁八年,享年才叁十叁岁。公元二千年大禧年教宗册封女真福福斯蒂纳.科瓦斯卡为圣女,并制定四月七日为特别敬礼'救主慈悲'的日子。 教宗接见捷克巨人瓦茨拉夫.哈维尔总统 哈维尔总统在欧洲共产党没落之前,曾是捷克斯洛伐克共产政权的异议份子,是闻名世界的'布拉格的春天'运动和'七七宪章'的发言人,一向主张以非暴力方式推行民主政治,挽救国家。一九八九年秋天柏林围墙倒塌,捷克斯洛伐克率先以众所周知的"丝绒革命"的方式抛弃了共产主义,这种不发一枪一弹的温和革命方式赢得了全世界的景仰和激赏。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国民竟然有这麽大的智慧与胸襟,能在唾弃共产主义两年後,尊重国民的意愿,分为和睦共存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兄弟国家。这又是世界政治史上的奇迹。今天一提到'丝绒革命',就令人想到这位出身诗人、戏剧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政治家。 今年六十七岁的哈维尔总统执政已经十二年,他把他的国家从极权专政带向民主政治,又从民主政治积极走向加入欧洲联盟的目标。今天的捷克在世界上已经成为第叁十五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一九九五年教宗二度访问捷克时,曾多次提醒这个被共产主义专政了四十多年的国家'不可以忘记'过去的经验,他勉励大都信仰基督的捷克人民说:「一千年的基督信仰要比四十年的共产主义更重要!」。 教会与社会
白冷情势紧急,圣地护守人吁请意大利总统和圣座国务卿介入 昨天6日上午,诞生圣殿的护守人方济各会士法尔塔斯神父被以色列军人开枪射击,险些受伤。本台透过电话访问了他: 答:上午10点半,我想开开窗子,他们向我开枪。 问:您受伤了吗? 答:我没有受伤。 问:现在的情势如何? 答:我们的会院和大殿被大量的坦克包围。 问:您担心会发生军事行动? 答:我看到的是很多的坦克。但愿不会事故。 问:昨天有4个躲在圣殿中的人得以离开。今天的情况怎样? 答:今天的情况比昨天恶劣得多。但愿世界上有良知的人都听我们的呼吁。
今年举行的亚细西世界和平祈祷日录像带问世并将送呈沙龙和阿拉法特 埃切卡莱枢机向在场人士致词时说:"人的眼睛需要一和平的影像来滋润,因为每天都充满了暴力的图像,这种现象不可长久下去。"他指出,教宗所选我和平的都城的亚细西告诉我们,最好的和平途径是祈祷。而7日举行的为中东和平祈祷日又一次切合实际的需要。7日这天,教会举行"救主慈悲敬礼",埃切卡莱枢机说,人类的处境越悲惨,天主对人类的慈悲也越大。 据有关方面说,他们要将今年亚细西世界和平祈祷日的录像带送一份给以色列总理沙龙和巴勒斯坦人领袖阿拉法特。那麽,介绍这个录像带与教宗再次邀请人们为中东祈祷之间有什麽关连?我们请问了方济各会院修会亚细西的院长科利神父: 答:有很大的关连,因为我们要把这以1月24日为最高峰的亚细西精神,透过不同的活动来促使所有善心人士有所行动,使人们真的有和平的意愿并真正为正义、分享和负责而努力。在这同时,我们作为基督信徒,我们要呼吁人们与天主和好。如果我们说和平是正义和负责任的果实,那麽,与弟兄和好的人便能为正义、关怀与分享工作。6日晚上从晚上10点半到第二天早上6点,亚细西的大殿将敞开大门。这是历史上第叁次敞开大门。 国际新闻一瞥 昨天,04 月06 日,本台新闻处提供的"24小时时事"报导的消息是: -以巴间的暴力丝毫没有停止 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以巴间的暴力丝毫没有停止。从纳布卢斯、图巴斯和杰宁难民区传来了又有新的伤亡的消息。昨天6日,在杰宁难民区发生的冲突中,一名随身携带爆炸物品的巴勒斯坦人被击毙。在另一个难民区,昨天上午,一个13岁的巴勒斯坦少年被以色列军火击中。哈马斯运动在他们的6名成员前天5日在纳布卢斯与以色列人的作战中丧生後,威胁要给以色列一个"前所未有"的回击。另一方面,巴勒斯坦民族委员会主席萨利姆要求阿拉伯国家断绝同以色列的各种关系,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谈判代表埃雷卡特表示,失去了同被困在拉姆安拉的阿拉法特的联络。与此同时,美国外交界一方面重申以色列撤出自治地区的联合国议案,并再度批评巴勒斯坦领导人,一方面开始有所行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从今天7日开始在欧洲和中东进行巡回访问。美国调停人津尼前天5日与阿拉法特进行了首次会晤。据本台特约记者马斯特洛利利的报导,华盛顿的特使建议组建由叁名巴勒斯坦领导人组成的委员会,确保对话的恢复,他并要求拘捕几名恐怖分子。阿拉法特的发言人称,这项会晤颇为困难。津尼的工作是为鲍威尔国务卿的使命做准备,至於他何时抵达中东,仍未确定,因为这要取决於美国和以色列在撤军的时间上达成协议。新闻界的消息坚称,美国可能派遣一支有两万人组成的和平部队。 昨天6日,巴勒斯坦国际合作部长沙特要求正在开罗举行会议的阿拉伯联盟国家的外交部长们拒绝接待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要是他拒绝会见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的话。 (梵蒂冈电台讯)朝鲜南北双方将从4月28日起恢复被50年代初的战争分离的家庭重新团圆的进程。这是汉城代表在平壤访问3天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公告中公布的决定。在这份公告中,也为南北朝鲜之间开通铁路和公路达成了协议。此外,在对待美国方面也出现了缓和:北朝鲜准备会见一名美国外交人员。 (梵蒂冈电台讯)印度和巴基斯坦为克什米尔进行的领土争夺趋向激烈,冲突的声调也越来越令人忧虑。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接受德国"明镜"周刊的访问中所说得话便证实了这个忧虑。他说:"如果加给巴基斯坦的压力无法再承受,最後的选择也会考虑使用原子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