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05- 04- 2004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东南亚通讯

彭保禄神父

-记「十九届世青节」(彭保禄)
-2004 年四月生活圣言(卢嘉勒)
*****

记「十九届世青节」

二十年了,每年圣枝主日前,罗马教区以及拉齐奥省所有教区,以及义大利其他地区教区都派代表到圣伯多禄广场,由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带领这群难以数计的青年,举行[崇敬十字架]的大型聚会。今年二○○四年当然也不例外,虽然全球青年所拥护爱戴的教宗健康已大不如前。但虽然寸步维艰,这位热爱青年的教宗不会、也不愿让这群满腔热火的青年失望。今晚的"世青节"证实了这位热爱启发青年而也受青年热烈还爱及拥戴的教宗和青年之间仍保持着历久不衰的真挚感情。任谁身历其境,便会被这种无法抑止的真情喜乐所感染。

二十年回顾

圣伯多禄广场於今天(四月一日)下午开始,万千来自罗马、义大利、欧洲及世界其他四大洲的青年便陆续涌进,便开始了一连串的'热身'活动。 青年们的纯真、欢乐、友善、热情参与真是无以复加。他(她)们的歌声、祷声、舞蹈及杂技表演(不少是世界冠军级人才!)给予在场人士一波又一波的兴奋,也引起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义大利国家电视台和梵蒂冈'和平电视'合作,在五时开始现场播报,为青年人所渴望见到的教宗准备气氛。两位年轻有为、端庄大方的男女司仪更能熟练地带领、解释、介绍、鼓动与会者,使大家一呼一应,全无丝毫冷场可能。

下午六时十分整,全场所恭候的教宗终於出现了

下午六时十分整,全场所恭候的教宗终於出现了,全场立时掌声雷动。为表达他对青年人始终如一的爱护,教宗特意让自己的开蓬座车绕着广场的各个通道,与青年人挥手致意,数万青年致候声、欢呼声、歌声全场爆响,震耳欲聋,但这是这批纯洁青年的真情流露, 在场人士无不动容,正如往年一样,与青年人在一起,教宗虽肢体疼痛,但精神百倍。我们较常见到教宗的人立刻发觉教宗前後如出两人。教宗与青年人的这种爱的默契真是奇迹般的明显。

这一切是二十年来的不停重演。1984年4月22日他亲自颁布的[特别救赎圣年] 结束,教宗将圣年的大木十字架托付给青年人,委托他们负起 [背十字架]的使命,将在其上自我牺牲的救主的爱带到世界每个角落去。青年人也不负所望,二十年来跟随着教宗或在罗马或在地球他端[阿根廷、西班牙、波兰、美国、菲律宾、法国、罗马的千禧年和加拿大]极隆重地宣报了[十字架]的讯息。今天的聚会中有四位以往世青节的代表应邀在教宗前为出席世青节後彻底改变生活的动人经验作了见证。其中尤以波兰籍的保拉小姐更令人感动,说自己九岁稚龄时便向往世青节,但无由出席,直至九年後终能在千禧年到罗马来参与,并强调世青节完全引导了她的生活,充实了她的信仰。说到激动处,泣不成声,见证後蒙教宗接见时更扑在教宗肩膀上失声哭泣,久久未能平息,令在场全体感动不已。

教宗的讯息

我们都知道教宗与青年的紧密关系,他们间彼此的爱戴和支持远远超越了年龄的局限。教宗热爱青年,信赖青年,强调他们是[教会的希望、世界的希望、我的希望!]青年人也以真情爱戴教宗,信赖教宗,深知他能给他们指引迷津,带进基督的真理。通过每届世青节的主题,教宗逐步带领他们去体认真理、追寻信仰维护人权、推动正义、缔造和平、克服不幸在我们中蔓延的死亡文化,相反要积极地创造生命文化。

教宗叁申五令的鼓励青年不要害怕

教宗叁申五令的鼓励青年不要害怕。基督与我们同在。基督特别在我们最失望、最痛苦的时候与我们同在。教宗也不讳言地警告他们,我们的时代、今天的人类寻求摒弃基督,把他拒於门外,拒绝他介入我们的生命。所有的堕胎、安乐死、性 滥、打倒婚姻、反神、无神法例、强权暴力等都与基督的救世精神格格不入。俗化的社会寻求相对论的生活方式,企图天主慢慢销声匿迹,使人可以不再受任何约束。教宗要求青年人,特别是公教青年,要鼓起勇气,把信仰活出来。世俗寻求驱逐基督,我们应该追随基督,为基督作证。今届世青节的主题便是针对这个危机。主题选自若望福音第十二章二十至叁十叁节,其中二十二节说:[我们愿意看见耶稣!] 如果你我的生活座右铭是[我要看见耶稣!] ,那麽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肖似基督,而也能活出基督,把基督介绍给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教宗今晚重复了他在千禧年的世青节闭幕礼中训词:[你们到]这 来寻找什麽?或更好说,你们到这 来寻找谁?对了,你们来寻找基督!但基督也在寻找你们!] 教宗训勉大家不要害怕,只要寻找基督,因为只有他是救主。是基督为我们受苦受死,是基督战胜了罪恶,是基督能给我们真理,只有基督能为我们带来生命的意义。万众青年的掌声、欢呼声充分证明了大家对教宗讯息的认同和接受。

一点感想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六日,教宗在马尼拉号召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和平聚会。来自全球五大洲的五百多万青年(包括叁百多位主教,两千多位司铎及积极参与圣典的信众)与教宗打成一片,与无比魅力的方式向基督效忠。当天即有五千男女青年向教宗宣誓 ,他们绝对保持婚前贞节。这是多麽令人起敬起畏的决心!千禧年在圣城的世青节也吸引了愈二百万的世界青年,来共同为自己及团体的信仰做见证,集体效忠基督。世青节闭幕後,翌晨罗马市长在国家电视盛赞这批几乎等於罗马市民叁分之二的正常青年确实非常不平凡的,因为在整个会期中,这些又歌又舞,谈笑风生,却又能静能祷的青年没有伤害到市内的一花一草,他们的纪律和自制是任何其他青年所望尘莫及的,连意国总统,也在接见世青节代表团时盛赞他们的纪律,并表示随时欢迎他们重访。今晚在圣伯多禄广场中的数万青年所表达的、所流露的是青春、是欢乐、是友爱、是乐观、是活力、是纯洁、是信仰的最真实讯息。我们何幸、教会何幸能有如此众多充满希望的青年!

彭保禄

2004年4月1日深夜于罗马任所


2004 年四月生活圣言

教宗接见卢嘉勒小姐

「你们中最大的,要成为最小的;为首领的,要成为服事人的。」(路廿二:26)

路加福音曾多次描述门徒们讨论谁是他们之中最大的(参阅路 9:46),但这次却在耶稣的最後晚餐中。那时,他刚刚建立了圣体圣事。这件圣事象徵着耶稣最大的爱情,他毫无保留地为我们付出自己,并在几个小时後,在十字架上接受死亡。耶稣在门徒中间「却像是服事人的」(路22:27)。事实上,若望福音却记载了耶稣为门徒洗脚的具体行动。在这个月里,当基督徒庆祝耶稣的逾越和复活时,紧记他这方面的教导是很重要的。

当时门徒们并不了解这一点,因为他们无法突破一般人的思想局限,就是喜爱名望及荣誉;期望置身於上层社会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但耶稣来到世上,却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社会、新的团体,而这个新的社会、新的团体却建基在一个不同的逻辑上,就是爱。

  既然身为主子和师傅的耶稣,也为其他人洗脚(这是奴隶所做的工作),那麽,我们这些愿意跟随他的人,尤其是身居要位的,同样应以具体的行动,专心致志地为我们的邻人服务。

「你们中最大的,要成为最小的;为首领的,要成为服事人的。」

这是耶稣的生活所带来的矛盾之一。唯有当我们认同爱是基督徒特有的生活态度时,我们才能明白这一点。这份爱驱使基督徒甘居末位,在人前变得渺小,就好像一位与幼儿玩耍嬉戏、与长子温习功课时的父亲一样。

圣云先(Vincent de Paul)称呼穷人为自己的「主人」,并以这种态度去爱护及服务他们,因为他在穷人身上认出耶稣来。圣嘉弥禄(Camillus de Lellis)俯身照顾病人,清洗他们的伤口,并为他们打理床 。他自己曾写道:「我们要好像慈母照顾生病的独生子那样去关爱他人。」

我们又怎能忘记与我们同时代的加尔各答真福德兰修女(Blessed Teresa of Calcutta)呢?她弯着腰俯身去照顾数以千计垂死的人,在这些穷人中的穷人面前,在每个人面前使自己变得「微不足道」。

在他人前「把自己变得渺小」,意味着我们愿意尝试进入对方内心的深处,以致能分担他们的痛苦或所关注的事物。即使这些事物在我们看来是无关重要或毫无价值的,但是为他们来说,却可能是生命的全部。

在他人前「把自己变得渺小」,并非因为我们比对方优胜,而是因为我们的自我如果不受约制,便会好像膨胀的气球那样,总要升空,超越众人。

「你们中最大的,要成为最小的;为首领的,要成为服事人的。」

因此,我们应该「为他人而生活」,不要只为自己生活,不要只顾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忧虑、自己的想法及一切属於自己的东西。   

我们必须忘记自己,把自我搁置一旁,这样,我们才能察觉他人的存在,能与他人打成一片,设身处地与他们共甘苦,激励他们去克服所有的恐惧、忧虑、痛苦、自卑和缺憾。换句话,就是去帮助他们跳出自我,走向天主,并与其他的兄弟姊妹共融相处。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便会找到满全的生命及真正的喜乐。

此外,「首领」也涵盖政府机关及公营机构的各级公务员及行政人员。他们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也可以用一份爱心来服务他人,为能创造并维护一个适合的环境,使爱能延续滋长。例如以一份爱心去关怀那些计划结婚的年轻情侣,他们需要的是房屋及工作;去关怀那些渴求知识的学生,他们需要的是学校及书籍;去关怀那些创业的人士,他们需要的是公路及铁路的设施、清晰及可靠的法规等等,诸如此类。

我们从早上起床直到晚上就寝那一刻,在家庭、办公室、学校、街道上,都随时可以找到机会去服务他人,或感谢他人为我们提供的服务。

让我们为兄弟姊妹身上的耶稣去实践这一切的行动,不要忽略任何人,并时常率先主动去爱。

让我们去服务每一个人!唯有这样,我们才是「最大的」。

卢嘉勒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