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29-12-2005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子夜弥撒重播

教宗周叁公开接见活动时抚摸婴儿


教宗与圣座
-教宗周叁公开接见活动讲解圣咏第一百叁十八篇有关人类生命的要义

教会与社会
-香港明爱机构协助海啸灾民和灾区的重建
-埃及天主教友以爱德行动庆祝圣诞节
-伊拉克的巴格达、提克里特、萨迈拉先後发生民众抗议日前大选结果的示威行动

世界24小时
-巴格达郊区一座监狱的囚犯企图越狱的行动受到了镇压
-巴勒斯坦法塔赫党宣布呈上一个名单参加明年1月25日的选举
-有关方面继续为乍得和苏丹间的冲突以谈判的途径解决进行着努力

*********

教宗与圣座

圣伯多禄广场上的圣诞马槽

教宗周叁公开接见活动讲解圣咏第一百叁十八篇有关人类生命的要义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本笃十六世十二月二十八日星期叁上午在时晴时雨、但寒冷的天气下,接见了两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朝圣人士,向他们讲解圣咏第一百叁十八篇後半段的要义。这篇圣咏收录在《时辰颂祷礼》、也就是通称的日课经文的晚祷 面。两个星期前,教宗已经讲解了这篇圣咏的前半段,这次他讲解的是後半段。

这整篇圣咏的主题是在赞美天主的无所不能和无所不知。前半段赞美的是天主的威能充满宇宙大地,他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後半段则描述天主对人的透彻认识和对人的恩爱。人是天主所创造的宇宙万物中最尊贵、最美妙的受造物,难怪圣咏称人为天主的“神奇奥妙”。教宗说这次探讨的题目很配合圣诞期的气氛,因为这几天我们都在庆祝天主圣子为了人类的得救而降生为人的伟大奥迹。

教宗引用圣咏的话说:“人还在母胎中尚未成型的时候,天主慈爱的眼睛早已经注视着他,早已经视他为美满完整的受造物。圣经学家认为希伯莱文中“未成型”这个字,意味着人的胚胎,是个极细小的实体。虽然如此,天主慈爱的眼神早已经注视着他”。

这篇圣咏第十五节说:“我何时在暗中构成,我何时在母胎造成,我的骨骸你全知情”;第十六节又说:“我尚在母胎,你已亲眼看见”。教宗说:“圣咏作者为了说明天主在母胎内的作为,就使用圣经古典的形象来描写,他把母胎比作大地的深处,在那 有大地母亲不断涌出的生命力”。

教宗根据圣经,指出天主好像塑造器皿的工匠,或者像雕塑艺术品的雕刻家,就像旧约创世纪描写天主创造人的时候所说的:“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创2,7)。圣经也用纺织的人来形容天主创造人细腻的皮肤、肌肉、以及交织在骨骼上的神经。旧约约伯传的主人翁约伯固然遭到无限痛苦和创伤的考验,仍然赞叹天主创造的人的美妙,他说:“你亲手形成了我,创造了我;此後你又转念想消灭我。求你记忆:你造我时,就像搏泥,难道还使我归於泥土?你不是将我像奶倒出,使我凝结像一块奶饼?用皮和肉作我衣服,用骨和筋把我全身联络起来吗?》”。

教宗指出这篇圣咏强有力地描述天主在那尚未形成的胚胎中,就已经看到这个未来的人的整个前途:“在上主的生命册 面已经记录了这个未来的生命将活的岁月,以及将做的事业。天主超然伟大无比的知识不但知道人的过去和现在,也知道目前仍然隐埋的人的未来”。

最後,教宗引用圣大额我略教宗解释这段圣咏的话说:“正在成长、尚未定型的人类胚胎乃是许多基督信徒不容易善度的灵修生活的写照。他们虽然不属於教会精神建 中最完美的部分,但由於他们具备诚心和善意,所以仍然被列在教会行列之中”。

教会与社会

香港明爱机构协助海啸灾民和灾区的重建
(梵蒂冈电台讯)南亚地区在去年2004年12月遭海啸蹂躏,超过27万人丧失生命。在这一年来,香港天主教明爱机构筹得款项1千7百多万港元来援助灾民和灾区的重建。据香港公教报的消息说,这笔款项,50%给灾情最严重的印尼灾区,25%给斯里兰卡,15%给印度,10%给泰国。明爱机构在灾区进行的工作则包括:重建社区、为灾民修建住房、提供灾後的心理辅导。公教报指出,国际明爱机构在海啸灾难一年後以出版小册子、光碟、书签等一系列的行动来唤起各界人士关注灾区的重建工作。

埃及天主教友以爱德行动庆祝圣诞节
(梵蒂冈电台讯)埃及的天主教友以爱德行动庆祝圣诞节。这是一位在埃及首都开罗服务多年的传教士维尔多夏神父告诉信仰社的。这位公博尼会士指出,埃及的基督信徒主要是科普特礼的东正教徒,开罗人数众多的外国人则庆祝天主教的圣诞节,可以看到圣堂中布置了圣诞树等等的装饰,充满了圣诞节气氛。神父指出,开罗也和世界上许多城市一样,圣诞节受到消费注意极大的影响,虽然如此,仍然可以感觉到虔敬的宗教气氛,举行许多台弥撒、许多教友办告解,以能够更加接近降生世上的耶稣。此外,教友们也热心行爱德,他们不仅献出金钱和物资,也献出自己的时间,做义工为有需要的人服务。维尔多夏神父说:这是过圣诞节最好的精神。

伊拉克的巴格达、提克里特、萨迈拉先後发生民众抗议日前大选结果的示威行动
(梵蒂冈电台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提克里特及萨迈拉,这几天不断发生逊尼派人和非宗教派人士抗议大选结果的示威行动。这个重要选举活动是在12月15日举行。为什麽逊尼派人和非宗教派人士对选举的结果不满意?我们请教了伊拉克逊尼派记者陶菲克为大家分析一下:

:他们抗议,因为这些选举的结果显示亲伊朗的什叶派再度获胜,什叶派在国会中占了绝大多数。原来可以平衡一下什叶派的庞大权力的,根据这次选举的结果,失去了在国会中的力量。

:这些抗议示威行动是否会变成不民主的对照的第一步?
:我想会的,这也因为示威者指选举中有作弊和作假的行为。投票时,大量逊尼派人和非宗教人士,包括阿拉维的拥护者都前往投票,大家认为至少这个 会得胜,就是逊尼派的20%的席位应该归他们,然而,结果不是如此。其他的小党的情况也相同,这些 原来组成了联盟。

:除了这几天的抗议选举结果的示威外,几天前也有抗议石油加价的示威,因此,伊拉克国内的情况正每况愈下?
:对。这也因为13年的禁运加上政治和经济的艰难情势,令这个国家处境极其窘困。在伊拉克,从未有过石油如此大幅加价的情况,从伊拉克币50个第纳尔上升到150个第纳尔。一般的人民很难付得出这样高昂的价格。然而,伊拉克却是一个石油丰富的国家。

世界24小时

昨天12月28日,本台新闻处提供的“世界24小时”报导的消息是:

-巴格达郊区一座监狱的囚犯企图越狱的行动受到了镇压
-巴勒斯坦法塔赫党宣布呈上一个名单参加明年1月25日的选举
-有关方面继续为乍得和苏丹间的冲突以谈判的途径解决进行着努力

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伊拉克的暴力事件继续是人们注意的焦点。昨天28日上午,巴格达郊区的一座监狱的囚犯企图越狱的行动受到了镇压。在这起流血行动中,20名伊拉克囚犯和一名狱警死亡。这起悲剧是在什叶派社区的一个监狱发生的,那里关押的是些涉嫌恐怖分子。据伊拉克内政部提供的消息,这些囚犯取得了一个狱警的武器後,企图开枪杀出一条路来,但受到其他狱警的拦截。同一天,一夥武装分子袭击了伊拉克军的巡逻队,打死两名士兵,打伤7人。此外,巴格达以北90公里处3名伊拉克百姓死于美军的空袭,其中是两个女孩。在伊拉克继续发生暴力的背景下,波兰宣布2006年全年本国军队继续留守伊拉克。乌克兰军队的撤军行动却已经完成。在政治方面,继巴格达和提克里特後,萨迈拉昨天28日也有民众走上街头,抗议12月15日立法选举中什叶派获胜的结果。在这个逊尼派城市,大约4千人集会,要求重新投票。不过,包括塔拉巴尼总统在内的多数伊拉克领导人已经为组未来的政府进行着密集谈判。在伊拉克的选举後,德国政府宣布愿意为在伊拉克的“民主化”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但不与不派军队到伊拉克的承诺相抵触。

(梵蒂冈电台讯)中东的消息。巴勒斯坦法塔赫党昨天28日上午宣布呈上一个名单参加明年1月25日的选举。这个由党内新旧班底达成妥协後提出的名单将由极端领导人巴胡迪为首。巴胡迪因从事恐怖活动,目前仍被关在以色列的监狱里。提出一个名单的目的旨在遏止在最近的地方政府选举中取得胜利的哈马斯运动的前进。法塔赫党的这个决定是由巴勒斯坦前安全部长达赫兰宣布的,他并呼吁反对联合参选的法塔赫党内的几个武装保持镇静。昨天上午,巴胡迪的追随者们闯入加沙走廊汗尤尼斯和拉法赫两个城市的选举办公室。另一方面,以色列军队继续在加沙展开空袭。27日夜间,在贝鲁特南部的一个巴勒斯坦训练基地被击中,这次进攻行动是针对从黎巴嫩南部向以色列北部发射7枚喀秋莎火箭炮做出的回应。以色列安全部门的消息来源怀疑是在黎巴嫩南部活动的伊斯兰真主 游击队发动的进攻。27日晚间,以色列南部的斯德洛特城在从加沙走廊北部发射一枚卡萨姆火箭炮後,也响起了警报。

(梵蒂冈电台讯)有关方面继续为乍得和苏丹间的冲突通过谈判的途径解决进行着努力。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尼日利亚国家元首奥桑巴乔前天27日以闭门的方式分别接见了两个国家的代表团,力图避免这场冲突加重位於乍得和苏丹边界地区的达尔富尔局势。喀土穆的代表团由贝希尔总统的特别顾问奥斯曼率领,恩贾梅纳的代表团由德比总统亲自率领。德比对近期从苏丹来的反对自己的政府的乍得武装分子在本土的袭击行动提出抗议。德比也对非洲联盟1月23和24日在喀土穆召开特别会议的决定提出抗议。对乍得的指控,喀土穆当局一向果断否认,同时却选择温和路线。不过,观察家们认为,这两个非洲国家间的紧张局势也因乍得国内的局势而尖锐起来,乍得总统德比的健康状况令人猜测有继任人之争,尤其是为争夺权力,该国国内会发生地地道道的一场搏斗。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