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1-08-2006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主日弥撒重播 教会与社会 世界24小时 教宗与圣座 现任教宗和上世纪的教宗们都是和平与对话的推动者 上世纪初,1914年,正当武器开始制造牺牲者,人类处在极其悲惨境遇的时刻,教宗本笃十五世当选。他立即向全球天主教友发表劝谕,他写说,当时的状况在大家心中“填满了恐惧与痛苦”。教宗本笃十五世指出,欧洲许多地方受到武器的摧残,被基督信徒的鲜血染红。教宗说:“让我们祈祷,热切请求掌握人民命运的人士,为整个人类的利益,放下他们的争执。”叁年後,武器依然没有沈默,而教宗本笃十五世也没有屈服,1917年8月1日,他向交战国的领导们发出劝谕,为他们指出停止“无用杀戮”的途径。 教宗庇护十二世也和教宗本笃十五世一样需要面对战争而且是世界性冲突带来的广大悲剧。教宗庇护十二世利用於8年前设立的梵蒂冈电台,令所有的人都能听到他的热切呼吁。1939年8月24日他这样呼吁说:“危险已逼在眼前,但为时仍不晚。和平不会令人有损失,战争却会带来一切可能的恶果。” 和平与教宗若望二十叁世的名字分不开。这位教宗以他的“和平於世”通谕为各民族间的和平共处路程立下了里程碑。若望二十叁世的呼吁不仅是向天主教友,也是向全世界心怀善意的人士发出。他在通谕中一开始便指出真理、正义、爱、自由是和平的四个支柱。这道通谕是在古巴危机爆发几个月後发表的,教宗在通谕中大力要求“禁止核子武器;使用有效的监控来令完全消除武备的目标终於得以实现。”教宗说,几乎无法想像在原子时代居然使用战争作为谋求正义的工具。 两年後,1965年的10月4日,教宗保禄六世在联合国发表的话发出了强烈的回响。他说:“永远不可再有战争!永远不可再有战争!必须由和平来带领各民族和全人类的命运。”教宗向各国政府领导人士强调,缔造和平需要先致力於消除武备。他说:“如果你们有意结为兄弟,请放下武器。”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是一位不畏惧疲劳的和平使徒,他在漫长的任期中,一直与受战争痛苦的人同在。他本人经历了可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世界和平,他号召全球各宗教领导人士到亚西西为和平祈祷。他为圣地和巴尔干地区的和平、为非洲国家的修和所发出的呼吁感人肺腑令人难忘。1990年圣诞节,波斯湾战争爆发的前夕,他在向全世界的人发表的讯息中,竭力想说服有关国家负责人,告诉他们战争是一个不能回头的冒险。他说:“在尊重各民族不可剥夺的权利下,以理性、耐心、对话的方式,可以找到达成协议与和平的途径并且实践之。” 现任教宗本笃十六世刚一上任便强调各民族间的对话是不可放弃的任务。他在他的第一个和平节文告中强调了真理中的和平。他不断为终止伊拉克境内的暴力和中东的和平呼吁。在8月2日的周叁公开接见活动中,他这样概括他对战争的不人道的看法说:“我要重复,任何理由都不能为令无辜者流血辩护。我怀着满心的痛苦再次热切呼吁立刻停止一切敌对和暴力。” 教会与社会 印尼数万人示威,反对将叁名天主教徒处死 世界24小时 昨天8月10日,本台新闻处提供的“世界24小时”报导的消息是: -伦敦警察厅和英国秘密警察粉碎了飞往美国的班机上一系列进攻案 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在伦敦警察厅和英国秘密警察粉碎了飞往美国的班机上一系列进攻案之後,英国处在最高警戒状态。涉嫌恐怖分子企图用他们随身携带的液体爆炸物从事行动,这种液体通过金属显示器的时候不会被发现。专家们认为,昨天10日挫败的这起凶案可能有基地组织的踪迹。英国飞机场的航班误时很久,多家欧洲航空公司取消了飞往英国的航班。本台特约记者赛义德从伦敦作了以下的报导: (梵蒂冈电台讯)以色列继续在黎巴嫩的进攻行动,即使耶路撒冷的安全理事会前天9日同意给外交行动留几天的时间。本台记者作了以下的报导: (梵蒂冈电台讯)尼泊尔政府和毛派反叛军宣布就控制武器达成协定。双方前天9日决定把监督在国家遵守和平的任务交给联合国负责。毛派反叛军对这项决定表示满意,政府也认为是向制宪会议选举走出真正的第一步。 (梵蒂冈电台讯)乌干达的和平再次停顿。上主抵抗军的代表团放弃了在苏丹朱巴与政府代表举行的和平对话,宣布在坎帕拉政府宣布停火之前,不会坐到谈判桌前。这是在结束20年内战的和平方向上发出的强烈讯号。传教通讯社的社长阿尔巴内塞神父向本台表示,乌干达北部的上主抵抗军反叛分子前天9日作出这个决定,非洲-沙哈拉这个地区的修和进程又停顿下来。坎帕拉当局回答说,没有停止进攻反叛军的设施,是担心他们利用暂时停火的机会补充武器和重新安排进攻。乌干达政府在9日朱巴的谈判桌上表示了这一立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