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13-11-2006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不是听众来信 ”

梵蒂冈电台
发射台报讯天使铜像


《在北京与梵蒂冈紧张关系的背後》

《在北京与梵蒂冈紧张关系的背後》是一篇文章的标题。这篇文章发表在义大利耶稣会主办的传教杂志上。杂志题名, 《万民》,是指圣座“万民福音部”所管辖的传教地区的众多民族。这篇文章的作者,亚历山大、阿南达,是该杂志的中国问题专家。这应该是一篇很有份量的文章。所以,我很仔细地把它读了一遍。结果确实获得了一点宝贵的知识,但是也产生了一些疑惑。

这篇文章首先提出一件我知道的事情。“自从五月初以来在中国政府和圣座之间发生一场激烈的争辩。那次冲突的原因是中国的执政者决定在没有圣座的认可下祝圣两位主教。”我所不知道的,是接下来的解释。这篇文章再叁引用“爱国会的实力较量”这句话,一味肯定爱国会是那件事件的幕後主持者。据这篇文章的解释, 最近几年来中国政府与圣座在国内主教的祝圣问题上到达了相当程度的共识,爱国会觉得到自己的既得权利将受到威胁,因此便制造了上述非法祝圣主教的事件.来“阻碍北京和圣座的接近”。

经过了这番解释, 作者,亚历山大、阿南达,写下了两句令我惊异的结论。他说: “政府和梵蒂冈都愿意没有爱国会”,又说: “在梵蒂冈,官方教会和地下教会各方面,今日都越来越有人主张这样的意见。那就是:教友团体和主教们可以到政府的宗教事务局去登记,但是不可以参加爱国会,因为爱国会是为对罗马独立的国立教会而工作的” 。

我说,我读了《在北京与梵蒂冈紧张关系的背後》这篇文章,确实获得了一点宝贵的知识,但是也产生了一些疑惑。我说的“宝贵的知识”,是指这篇文章所反映的今日义大利教会人士对我们国内教会前途的看法。我有一段时期远离罗马,对义大利和梵蒂冈的事情不免觉得生疏。这篇文章给我的这点知识,为我是很宝贵的。

但是,我在远离罗马的一段时期 ,是在中国。据我在中国所获得的经验,上述今日义大利教会人士对我们国内教会前途的看法,未免天真。政府的宗教事务局和天主教的爱国会都负有执行国家宗教政策的同一使命。到政府的宗教事务局去登记,不参加天主教的爱国会,可以避免爱国会不荣誉的名称,也可以排除爱国会给教会可能造成的无谓纠葛。这固然是可喜的事,但是并不解决今日国内教会面临的真正困难。因为“自选”、“自圣”主教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爱国会所发明,而是中国政府所规定的宗教政策。这就是我所说的“一些疑惑”。

虽然如此,我仍在《在北京与梵蒂冈紧张关系的背後》这篇文章 读出一个积极的资讯。时代变了。七十年前,共产政府在中国出现时,是一个革命政府。当时在中国的天主教会对它持有对立的态度。天主教的爱国会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七十年後的今日,共产政府已是一个有名有实的中国政府。今日在中国的天主教会已经把它视作自己国家的政府,愿意同它进行直接的对话,不再须要爱国会插入在中间。如果 -- 正如作者亚历山大、阿南达所暗示的 -- 这也是梵蒂冈的态度的话,我衷心感谢天主!

东南亚通讯

这次的东南亚通讯报导的消息取自:天亚社、台北教友生活周刊、香港公教报、亚洲新闻通讯社:

--东亚教会工作者认为,《民族发展》通谕依然合时
--中国沧州教区庆祝一百五十周年,探讨教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再送一份「爱的礼物」到蒙古乌兰巴托活动 (作者 池易钏 )
--公教徒称许圣方济灵修讲座 新教徒
--「韩国明爱」获委任负责北韩援助计画
--教宗告诫菲律宾青年“迫切需要紧紧围绕着基督的新宗徒”
--浓情柬埔寨,送一份爱的礼物 ( 作者 黄文媚)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份生活圣言
***********

东亚教会工作者认为,《民族发展》通谕依然合时
   【天亚社首尔讯】东亚教会工作者认同,尽管社会在过去四十年有很大改变,但是《民族发展》通谕仍然切合时宜。

   《民族发展》通谕由已故教宗保禄六世於一九六七年叁月廿六日颁布。今年十一月二至七日,廿名来自香港、日本、南韩和中国大陆的教会工作者在南韩首尔举行的交流活动上,讨论这份教会文献。

   该活动由「国际天主教知识份子及文化事务运动」主办,在首尔的吾侪神学院协办,活动包括为期叁天探讨「东亚的经济成长和民族发展与教会的角色」的研讨会,以及对南韩教会的相关非政府组织进行叁天考察。

   吾侪神学院研究员沈贤珠在主题演说中指出,这份通谕要求对「发展」作重新深入审视。这位韩籍教友学者说,发展「该是全面的,即振兴全体人类,即振兴整个人性」(14节), 驾国家利益之上,而「发展」应该与「和平」同义。她的演讲继而谈到东亚存在两个紧急问题: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及文化张力。

   拥有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伦理博士学位的沈贤珠,看到民族主义在东亚冒起带来文化张力,并援引例子如北韩核试、日本军国主义复辟,以及中国、日本与韩国在共同历史和领土上的冲突。她说,通谕强调必须克服国家主义。

   中国河北省「进德公益」助理主任马丽同意沈氏的说法。她发言说,尽管经过四十年,这份文献仍然切合时宜,尤其是全球一体化正激发起新的社会问题。

   这位曾在美国芝加哥天主教保禄大学攻读社会管理学的女教友指出,当前中国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腐败、贫富不均等,国家八成财富由十叁亿人口的两成人拥有,故迫切需要财富的重新分配,以确保社会稳定平衡。

   廿七岁的马丽向天亚社表示,进益公益协助灾民及破碎家庭,又为学生提供教育、训练及奖学金,把居住在偏远地区贫困者的教育列为首要工作,并努力使富有者多关注穷人。

   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干事孔令瑜向天亚社说,这份文献不易理解,「并不是很多教会人士对它感兴趣,因此我们需要把它与实际社会问题结合。」

   因此,她说,该委员会在八月为这份通谕写撮要时,结合了现今香港社会问题来解释其意义,例如人权、合理工资及本土政治情况。

   日本教友神学家世古淳对天亚社说,天主教社会训导包括《民族发展》通谕,尚未广为人所接受,因为日本教友享有宗教自由及经济繁荣,他们认为没有迫切需要去改变现状。

   他解释:「日本教会是一个非常小的群体,它能做的相当有限,我们常常要合力面对社会变化,但是我们必须先把教会向社会开放。」

中国沧州教区庆祝一百五十周年,探讨教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天亚社香港讯】为庆祝教区成立一百五十周年,华北河北省沧州(献县)教区举办一连串活动,包括一个学术研讨会,探讨教会如何参与建设和谐社会。

   研讨会於十月十二至十叁日在献县张庄主教座堂附近一家酒店举行,主题为「天主教与构建和谐社会」。献县位於北京以南一百八十公里。

   大会讲者包括学者、沧州和邻近教区的神父、修女和修生,以及海外嘉宾。他们就建设和谐社会、教会自身建设、牧灵培训及福音传播等主题演说。

   参加者包括十七位教区神父和教区圣望会的廿位修女。

   资深的中国教会观察家韩德力(Jeroom Heyndrickx)神父发言时,赞扬中国政府新领导层和教会通过不断的对话,对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这位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南怀仁文化协会主任说,中国政府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沟通渠道,听取宗教领袖意见。民间学术机构也成立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加强对话。

   圣母圣心会士韩神父建议,教会机构应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特别是有关社会和伦理,以及基督宗教在中国传教历史议题,从而促进教会和社会的互相了解。

   沧州教区徐保健修士透过比较中国传统的仁孝观念和基督徒团结、同情心和乐於服务的价值观,解释教会可如何协助建设和谐社会。他表示,教会需要将《圣经》训导和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整合,使中国的基督徒家庭成为和谐、团结及稳定社会的基石。

   湖北大学研究教会历史的康志杰教授说,天主教的和谐作用在其传入中国之初,已经明显地展示出来,在内地教会兴办的学校及慈善医疗事业,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

   沧州教区李连贵主教致闭幕辞时说,研讨会涉及主题 围广泛,能够让参加者在具体牧灵工作中汲取宝贵经验,也为教区的修会和修院培育有更为明晰方向。

   负责统筹研讨会的吴天爵神父十月廿五日对天亚社说,教区首次举办学术研讨会,得到与会神父高度评价,认为会议使他们「视野开阔不少」,也激励他们动员教友积极福传。

   李主教十月十五日主持大礼弥撒,结束教区连串的庆祝活动。

   沧州教区副主教杨全恩神父十月十八日对天亚社说,当天共祭的还有已退休的沧州教区刘定汉主教、衡水教区封新卯主教、已退休的台湾新竹教区刘献堂主教,及逾百位教区神父。

   李主教在弥撒前庆祝会上,鼓励在场教友效法传教士牺牲精神,为教区发展写下新一页。他说:「一个忘掉历史的教区不会有崭新的未来;一个沉缅历史的教区也不会有长足的发展。我们要在回顾历史中展望未来,踏着先人的足迹不断前进!」

   沧州教区五月六日以纪念早期传教士和殉道圣人的弥撒,开展长达半年的庆祝活动,又创作主题曲,和制作一张介绍教区历史和现况的光碟。担任影片导演何景河神父十月廿六日对天亚社说,该纪录片也谈到教区在科学和教育方面的贡献。

   教区也在九月一日召开为期两天教区代表大会,叁百八十位教区神父、修女、修生、青年领袖和堂区会长参加。他们将牧灵铎职、福传、教区和堂区管理列为教区优先关注事务。大会於九月叁日以弥撒作结,一百卅四名慕道者在弥撒中受洗。

   杨神父说,教区举办连串活动,是要让教友参与教会生活,提升他们灵修生活,鼓励他们「效法殉道圣人如何为信仰作见证」。

   沧州教区历史可追溯至一八五六年,教廷将当时直隶省划分为叁区,将直隶东南代牧区委托给法国耶稣会管理,一九二四年易名为献县代牧区,至四六年升格为教区。

   一九八一年,河北省举行天主教代表大会,决定按政府行政区重新划分,献县教区遂更名沧州教区。目前,教区有一百一十位神父和二百廿七位修女,服务逾二百所教堂共六万五千名教友。教区亦开办了沙勿略小修院和一所女修院。

再送一份「爱的礼物」到蒙古乌兰巴托活动 (作者 池易钏 )
(台北教友生活周刊讯)由天主教台湾明爱文教基金会发起,捐「礼物」到蒙古乌兰巴托儿童之家及贫穷家庭,正在全国天主教学校和各地天主堂如火如荼的响应,也获得热烈的回响,物品已陆续寄达或货车运送到基隆圣心高中集中,经过筛选及装箱。预计10月中旬将所有礼物装进货柜,从基隆港出发,水运至天津,再路运抵达蒙古。

圣心高中全体师生发挥博爱的精神,除了每人踊跃捐「礼物」之外,捐钱买货柜箱,又志愿提供场地、人力协助整理各项物品装箱、及搬运工作,出钱出力,尽一份心力。

圣心高中池易钏校长指出:40年前台湾宝岛是一个落後的国家,人民生活困苦,民生物质缺乏,当时我们需要其他国家的支援救济,就像圣心小学、圣心高中的一些教学大楼能够盖起来,都是由本校创办人姚副主教宗 博士在40年前到国外到处奔走募款回来兴建的。今天本校区才有这麽多栋坚固耐用的教学大楼。40年後的今天台湾已经是富有的国家,民生物质非常丰富,吃的、穿的、用的样样俱全,而且越来越精美,大家享用无尽。因此,今天我们应该把这份爱的力量奉献出来回馈给国际社会。

本次募集的礼物有一、衣物:以冬季为主,尤其厚外套、长裤最需要。二、鞋:以皮鞋、运动鞋、直排轮鞋为主。叁、学校用品:有学生书包、原子笔、铅笔、圆规、等文具。四、幼秩园玩具:如益智性玩具、积木、拼图等。五、厨房用具:不锈钢的豌、杯、汤匙、盘、锅....等等。六、运费:每件衣服,加捐10元运费或每公斤30元运费。

蒙古在中国大陆的北方,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地方,长年低温,冬天非常寒冷, (一年大概有10个月是寒冷天气) ,最冷的时候达零下30几度,夏天很短不到两个月,蒙古又是属於沙漠地区,寒风吹到人的脸上会刺痛,似如刀割。因此,贫穷的老百姓迫切需要御寒的衣物。敬请大家发挥爱心,共襄盛举,让我们的爱也能传送到蒙古的儿童之家和贫穷家庭。


公教徒称许圣方济灵修讲座 新教徒
(香港公教报讯)天主教神父和基督新教徒学人同指出,方济灵修切合现代人的需要,有助信徒和非信徒接近天主。

沙田圣本笃堂、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崇基学院神学院及中大基督教研究中心十一月一日合办讲座,题为「圣方济的灵修精神与实践」,由方济会士夏志诚神父主持,中大崇基神学院学生会协办,逾七十位信徒出席。

讲者谭锦荣神父从方济的生平中,归纳出让现代人借镜的灵修方向。谭神父去年到英国修读方济灵修及灵修指导课程,他指信徒需要宁静的空间,跟天主建立关系:「许多现代人很忙碌,经验天主的时间不多……方济独自到洞穴祈祷,寻找天主。如信徒没有这『洞穴的经验』,便很难消化天主之爱这份经验。」

谭神父称,信徒可透过贫穷、宣讲和补赎,去实践方济精神。神父说,痛苦让生命更新与皈依,「彻底跟随福音生活,跟基督受苦」,使信徒能够感受天主之爱。谭神父本身是圣玛窦宗徒堂主任司铎。

回应嘉宾、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导师邓瑞强,从伦理角度谈方济精神。邓博士指痛苦让人经验天主:「天主在受苦者当中临在,比他改变现状来得更真实……天主没有离开受苦者。」

基督新教徒邓瑞强博士称,回应方济精神实践贫穷,仰赖他人的施与,这突显人作为社群的一分子,互相承担责任的关系。他指出,方济神贫和重视人的精神,强调人的满足来自相爱,而非来自占有。他说:「方济精神无形中针对人的空虚寂寞作提醒,提醒我们毋须不断塞满自己生活上的时间表。」

邓瑞强肯定,方济精神是上佳的灵修资源,他同样令非信徒获益。「方济精神原是『平民的灵修』,它亦是适合现代人的简 生活方式。」邓博士又称,方济视大地为母亲,这位生态主保重视环境的态度,对现代人也是份警醒。

「韩国明爱」获委任负责北韩援助计画
   【天亚社首尔讯】南韩天主教会援助及发展组织「韩国明爱」宣布,国际明爱与北韩政府协议的援助计画,现已交由其组织统筹,接替香港明爱在这方面的工作。

   韩国明爱主席俞兴植主教十月卅日发表新闻公布说,由十一月一日起,韩国明爱获任命统筹国际明爱的北韩援助计画。

   大田教区俞主教撰文说,韩国明爱负有重大使命去帮助五百万贫困的北韩人民。其工作将包括代表国际明爱与北韩当局会面、筹画及实施援助计画、监察及评估计画进度、接受海内外的捐助,以及与其他明爱成员及支持者合作。大田教区位於首尔以南一百七十公里。

   国际明爱是由二百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一百六十二个天主教援助、发展及社会服务机构组成的联盟。其辖下的北韩援助小组,自一九九五年起由香港明爱领导,成员计有德国明爱、日本明爱、义大利明爱和美国「天主教福利会」。

   俞主教指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当年鉴於北韩在洪灾後接着发生大旱,急需食物救济,遂开展了援助北韩的计画。

   援助小组去年十月於首尔举行会议,议决韩国明爱将担当「援助夥伴」的角色。韩国明爱秘书黄龙渊神父表示,今年十月十八至十九日在罗马举行的会议中,援助小组正式委任韩国明爱领导北韩的援助计画。

   黄神父由罗马返回南韩後向天亚社说,国际明爱的决定,是基於韩国明爱在提供人道援助和培训援助人员方面,已累积丰富经验,同时不断推动南北韩和解。

   黄神父十一月一日说,今年六月初,韩国明爱俞主教和其他领袖,曾到访北韩,与当地对等单位「全国经济合作协会」的领袖会面,双方更签订《谅解备忘录》,订明韩国明爱将接替香港明爱推展国际明爱的援助计画。自九月六日起,南北韩双方已先後叁次在北韩开城进行工作会议。

   俞主教在新闻公布还说,在罗马会议上教廷外交部次长伯多禄.帕罗林(Pietro Parolin)蒙席阐释了教廷就北韩最近宣布进行核试的立场。

   尽管俞主教没有出席会议,他指出,帕罗林蒙席强调要化解一切危机,应透过「和平途径和磋商」,而国际社会不管是否对北韩作出制裁,应保障对贫穷北韩人民的人道援助。

   俞主教续说,就教廷对北韩的立场,他期望韩国明爱能真诚地落实对北韩的援助计画。

   北韩宣布於十月九日进行核试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十月十四日一致通过对制裁北韩的决议,包括搜查北韩船只是否有禁运武器,冻结资产,以及限制北韩核武计画相关人士外游。

   据韩国明爱的资料显示,由一九九五年七月至今年九月,国际明爱向北韩提供了总值叁千二百万美元的食物、药物和其他基本物资,当中最大的单一捐助组织为韩国明爱,合计占总额百分之十六点四(即五百四十万美元)。

   第二大捐助组织为爱尔兰天主教会海外发展机构「托泰尔」,共捐助四百七十四万美元,第叁为德国明爱,共捐助四百七十叁万美元。合共有五十六个明爱组织及一些个别人士曾作捐献。除韩国明爱外,捐款亦有来自六个亚洲教会的明爱机构,包括孟加拉、印尼、日本、马来西亚、台湾,以及设於俄罗斯东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普 莫列明爱。

   韩国明爱透过国际明爱发放的捐助,由一九九五年的七千六百万韩圆(当时约九万六千美元)增至去年的七亿八千万韩圆(八十叁万美元)。同期的其他国家的援助金额,则由九五年来自卅六个国家的十一亿韩圆,增至去年来自卅个国家的廿叁亿韩圆。

   此外,南韩「天主教司铎争取公义」协会资料显示,由九六年叁月至去年叁月,协会亦有直接捐助约二千一百万美元予北韩。

教宗告诫菲律宾青年“迫切需要紧紧围绕着基督的新宗徒”
(亚洲新闻达沃讯)世界“迫切需要新一代的宗徒”,他们要“在基督内善度自己的生活、满怀喜悦地接纳圣言、实践圣经的教导”。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致函正在达沃总主教区参加第十届全国青年节活动的菲律宾青年时,作出了上述阐述。

圣座驻菲律宾大使费尔南多.菲罗尼总主教向一万多名来自全国各教区、堂区的青年们宣读了教宗的贺信。教宗指出,“迫切需要坚决恪守基督圣言,有能力回应我们时代的挑战、准备好到世界传福音的新一代宗徒”。

教宗要求青年们“见证基督之光 照耀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灿烂灯塔”;邀请青年们“熟读指引生活道路的圣经”。阅读圣经,“将使我们认识基督。阅读、学习和默想圣经,是指引人们走向忠实於上主及其教导的生活的道路”。

十一月八日至十二日,第十届菲律宾青年节在南部达沃总主教区举行。这也是首次在菲律宾南部举办此类活动。本届青年节的主题是 “你的言语是我步履前的灵灯,是我路途上的光明”(咏119,105)。

第一天的活动中,达沃总主教区总主教费尔南多.卡帕拉蒙席邀请全体代表“用伦理道德和将信徒与教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灵修价值观,来巩固菲律宾的社会结构”。为期四天的时间 ,青年们将共同祈祷、参与圣道礼仪、研讨会等活动。

自一九八六年起,菲律宾主教团每年举办青年节活动,充分体现了对青年和少年儿童牧灵工作的特别关注。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O年期间,一年一度的青年节活动均在首都马尼拉举行。一九九一年後,开始在全国各不同教区轮流庆祝全国青年节。

浓情柬埔寨,送一份爱的礼物 ( 作者 黄文媚)
(台北教友生活周刊讯)隔了一年多再回到流浪之家工作,孩子们长大不少,有些已上中学,有些准备上中学。喜欢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起比手画脚聊天。语言不通反而让我们用肢体语言与心灵来交会,这是天主送的一份爱的礼物,心灵的交流胜於言语。

流浪之家的孩子所拥有的是一个安身之处,不用乞讨有叁餐可吃,不用去作苦工有书可念,个人拥有的是简单的两套制服,几件平常衣服,几样必需的日常用品及文具,他们个人在流浪之家所拥有的个人财物就只有这样。这是来自善心人士的捐赠。这些院童有的没有父母,有些家庭极为穷困,父母必须丢下孩子离家去做苦工赚钱,有些是单亲,有些是父母离异,或父亲再婚无法留在家中。街头儿童或贫穷孩子的背景,很多充满心酸、痛苦、无助、无奈、自弃、无望,但他们的生命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与他们相处久了,更深感受到穷小孩的生命之美。

小苇高个子,他的家在另一个省份,在中心好几年,他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是一个懂得享受生命的孩子。在单调的生活中,他会发挥他表演的细胞,将院童聚在一起,说故事,演戏,他特别会唱歌,将欢笑带给其他的院童。他有时调皮捣蛋却不过份,但做事很认真,尤其在农作方面特别的偏爱,院内分配给院童种的菜,他种得最漂亮,产量最多。他也喜欢到办公室来跟工作人员聊天开玩笑,他常常和几个死党来和我聊天开玩笑。有一天傍晚,他突然拉着我到菜园,站在几棵蕃茄树的前面,他找了几个微红的蕃茄,采下来放在我手上:

「这些给您吃。」

「给别的工作人员吃吧!」

「我就是要给您吃,这是我种的,我什麽都没有,您对我们很好,我只有这个能给您,我自己种的,您一定要吃。」当时我手心捧着小小几颗蕃茄,内心真的很感动。他每天早晚浇水,细心照顾,等着番茄成熟可以表达他内心的感谢。虽然小小几颗番茄,却表达他对生命的呵护,满心的爱,流露出他真诚的感恩的心,不只对我,还对来自台湾看不见的恩人的感谢。那晚将几颗小蕃茄吃了,一股暖流回旋在我心中。

还有一位大男孩,天生的舞蹈家,也很有绘画天份,很聪明,他家就和儿家同一个穷人村,他的穷爸爸爱打人,所以他喜欢留在儿家有机会读书。他常和小苇一搭一唱,让儿家活络起来。他先天性心脏病,我回儿家前不久他动了心脏手术,我回来後才认识他。他有舞蹈、绘画的天份,跳起柬埔寨的传统舞蹈非常地柔美,感情很强烈,反应很快,很有自信的孩子,大人说不对的事,他会马上说出道理反驳,自己做不对的事会马上道歉。艺术家的浪漫不羁,又温柔体贴的特质常流露在平常的互动中。

在我快要离开儿家回台湾的前几天,有一天我正经过庭院要出去,看见他脖子上围着一条围巾,两手甩着围巾跳着舞步从另一头窜出来,我一时远远盯着他的围巾喊说:

「围巾很漂亮!」

他马上将围巾拿下来,跑到我面前将围巾我给我披上说:

「您喜欢,这条送给您。」

「这是您的,我不要。」我摸摸围巾是很好质料,深蓝色白点,倒是很喜欢,没有说出口。

「您看围巾的眼神,我就知道您喜欢。您给我很多很多,我只有这一点点可以送给您,您一定要收下带回台湾。」我收下了,不是因为我喜欢,而是这个好东西是他仅有的,也是他的全部,他给了出来表达他内心深深的感恩,我保留着这一份特别的爱的礼物。

我的年龄可能和他们的母亲相彷,或年长,但是大男孩和我之间建立了一种没有距离,彼此尊重的情谊|这种不是相同血缘、相同族群,却能透过生命生活的流动所表露出来的,只有天主在我们中间才可能发生的。

孩童的生命是可贵,耶稣爱小孩。小孩的智慧、小孩心中的爱的展现是教人感动不已,是小耶稣藉着他们送我爱的礼物。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份生活圣言

「那以你作为自己的助佑,居心朝圣的人,真是有福!」(咏84:6)

本月的生活圣言取自圣咏第八十四篇。这篇圣咏的作者曾经到过耶路撒冷的圣殿朝圣,他切愿留在那里,好像在祭坛旁边 巢的燕子一样,无奈他必须返回自己的地方。他缅怀着上主那可爱的居所,在那里他曾体验上主的临在。於是他决定起程重返耶路撒冷,开展他的「朝圣之旅」,好能再次「觐见至高的天主」。从宗教和文化的意义上来看,这旅程正是人生旅途的象徵。

「朝圣之旅」也代表着我们众人走到天主那里所必须经过的途径。事实上,我们都朝着一个人生的终向,这终向不应被称为「死亡」,而是一份「相遇」,因为它不是一个终结,而是我们与天主一起展开新生命的开始。我们众人都是蒙召与天主相遇的。

那麽,我们为甚麽不以此作为一生的目标?为甚?不把现世的生命转化为一个圣善旅程,因为那位等待着与我们相遇的正是那位圣善的天主?

对,我们众人都是蒙召去成圣的:「天主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圣。」(得前4:3)天主以他无比的大爱,深深地爱着我们每一个人。他早已为我们每个人计划好一条该走的路?,使我们直达那明确的终点。

「那以你作为自己的助佑,居心朝圣的人,真是有福!」

无可否认,我们身处的年代偏向於活动主义,有时甚至达到放纵的地步;为求效率,人们只重视某些行业,而轻视另一些;并由於恐惧的原故,人们偏向於静悄悄地避开某些生活的挑战,认为这样做会令这些挑战自动消失。

我们也许会受到类似的倾向所影响和蒙蔽,而毫无意义地浪费自己的精力。我们也许认为请假休息是浪费时间,找时间祈祷是多馀的,并且认为疾病和种种的困难──那是天主为我们定下的爱情计划所允许的困难──都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我们怎样才能认真地开展,或重新踏上这个圣善旅程呢?要明白怎样做并不难,我们只要承行天主的旨意,不按己意行事便可以了。我们可以在生活上的每一刻去跟随天主的圣意,我们心里知道:这样,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必会获得一份特殊的恩宠,一份能启迪人心,并能帮助人更敏锐地立志向善的「现时的恩宠」。这真是一份莫大的天恩。

那些没有任何特定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活出一个美妙绝伦的人生,只要他们怀有善良正直的心,真诚地以合乎道德规 的生活,展开他们的人生旅程。

「那以你作为自己的助佑,居心朝圣的人,真是有福!」

假如人生是由天主的旨意勾划出来的一条漫长的「圣善旅程」,那麽,我们的行程表必会要求我们每天都进步。爱催促我们不断增长,常常改善自己。我们不能只满足於昨天所做的一切,而应恒常地自勉:「今天要比昨天活得更好。」

当我们停滞不前,或因重蹈旧习而往後退,甚至出於惰性而自暴自弃时,我们该怎麽办?我们应否因自己的错误而 气,并且放弃我们的目标?不,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座右铭是:「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就是把我们过往的一切,包括我们的错失和罪过,一一交托在天主仁慈的手中。

「重新开始」,意味着我们要完全信赖天主的恩宠,不再倚靠自己的能力。本月的生活圣言不是说我们可以在他那里找到助佑吗?我们每天都可以重新开始,就好像圣善旅程的第一天一样。

最重要是在这旅程上一起前行,在爱内团结,彼此扶持。然後,那位「至圣者」将亲临我们中间,成为我们的「道路」,帮助我们更明了天主的旨意,并且赐予我们力量和热忱去完成使命。如果我们团结一致,一切将变得更容易,而我们将会感受到天主给那些踏上圣善旅程的人所应许的福乐。

「那以你作为自己的助佑,居心朝圣的人,真是有福!」

这句圣咏让我想起一位朋友怎样度过他的人生。他的名字叫方安愫。

一九五一年,年仅二十二岁,居於罗马的安愫,决心在刚成立的普世博爱运动里彻底跟随天主。医科毕业後,安愫便开始在当时的「铁幕」国家东德的莱比锡区的一间医院工作,在那里为一份建基於福音的爱作见证。後来他被祝圣为神父。若干年後,他动身前往美国,继续宣扬同一的讯息。

在他人生的最後几年里,安愫从事由「运动」发起的宗教交谈工作,他穿梭世界各地,并承担不少吃重的职务。可是他的目标却始终不变,就是跟随天主的旨意。他在二零零一年的除夕夜走完了他人生的「圣善旅程」。当天晚上,他被发现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头部倚在书桌面,看似仍在工作。他面容安详,没有丝毫痛苦的迹象。他的死亡就好像从一个「房间」转到另一个房间去,是那麽的恬静安宁。

他离世前十五天曾这样写下:「我的遗愿:对我来说,最後的一个天主旨意,就是他现在要求我遵行的那个旨意,再没有别的。无论是甚?,我要完美地满全在这刻最新的天主旨意,这就是我的遗愿。我不知道天主给我的最後旨意将会是甚麽,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在我生命终结时,我将有「现时的恩宠」去履行天主给我的旨意,只要我懂得善用这恩宠,好好地生活目前的一刻。」

卢嘉勒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