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2-11-2006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教宗与圣座 教会与社会 世界24小时 教宗与圣座 拉青格担任教宗後第一部大作《纳匝肋的耶稣》明春问世 圣座新闻室主任、梵蒂冈电台台长、梵蒂冈电视中心主任隆巴迪神父对教宗新作将出版的消息发表了一篇评论。他说:“教宗本笃十六世终於完成了他有关耶稣的大作的前一部分,而且再不过几个月便能在我们手中,这实在是个大好消息。教宗在百忙中竟能完成这样一部学术和灵修巨作,实在不同凡响。教宗说他把每日所有的自由时间都用来写这部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讯息,那就是教宗认为这部书是如何地重要和迫切”。 隆巴迪神父的评论又说:“教宗在书的序言中很谦虚地说:写这部书不是作为一个训导的行为,而是他个人研究的心得,因此,这部书可以受到读者自由地讨论批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察,因为他清楚地指出他在书中所写的一切并不约束解经学家和神学家的研究。事实上,这是神学家拉青格所写的有关耶稣的书,而不是一部漫长的通谕,而这位神学家被选为罗马教宗。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被选为罗马教宗、有责任坚固他的弟兄们的信德的作者,是如此深深地感到他有使命重新向我们介绍耶稣的形象,这个意义很深远”。 圣座新闻室和梵蒂冈书局出版社在公布出版教宗的着作时,也预先透露了这部书的部分序言和引言。隆巴迪神父继续说:“很长的序言有力地解释在当前的文化状况和许多介绍耶稣形象的文字中,历史中的耶稣和信仰中的耶稣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因此散布出一种印象,说我们对耶稣的真正认识其实很少,只有後来人们对耶稣神性的信仰才塑造了耶稣的形象。教宗在序言中清楚地指出:这对信仰是个悲剧,因为它使信仰的依据变得不明确不稳定。与耶稣的密切友谊是整个信仰的依靠,但这样的友谊就会陷入瞎忙一阵,白白落空的危险”。 隆巴迪神父这位圣座发言人因此说:“若瑟.拉青格注意到现代种种研究的结果,於是愿意重新把福音中的耶稣就是历史中的耶稣介绍给我们。这位耶稣通达情理,明智有见识,令人信服,足以而且应该信赖。教宗愿意藉着他的着作提供一项基本的服务,以坚固他的教内兄弟姐妹们的信德。而他的作法就建立在我们信仰的中心耶稣基督身上”。 隆巴迪神父的评论又说:“在预先透露的引言中,教宗把耶稣作为新的梅瑟、新的先知介绍给我们。这位新梅瑟和新先知与天主面对面说话,他就是天主子,与天父密切契合。如果我们把耶稣的这个中心部分撇开,则他的形象将变得矛盾和不可思议。为此,我们将读到的这部大作乃是解经学和神学的巨作,也是神修学的巨作”。 梵蒂冈电台台长隆巴迪神父年青时留学德国法兰克福,他结束评论说:“如果想到我年青时读到拉青格教授的成名之作《基督信仰导论》时所感受的震撼和所获得的神益,我相信这次我们也不会失望”。 圣座医疗牧灵委员会召开国际大会,讨论医疗传染病工作的牧灵层面 圣座医疗委员会的秘书长雷德拉多蒙席说,教会在这方面有极大的贡献。尤其在照顾传染病患者方面,教会常常站在最前线。有些政府无法到达的地方,是教会的神父修女和教友们在从事医疗和照顾病人的工作。根据委员会的一个研究报告,在五大洲上抽样调查的146个天主教医疗机构中,64%个机构照顾传染病患者。59%个接受调查的机构有特殊的治疗肺结核方案,49%有治疗疟疾的特殊方案。 会议中也将从心理、文化的观点,以及政策和医疗活动方面来进行讨论。 昨天的记者会中,新闻记者们提出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因为传染病常常由贫穷、缺乏卫生、粮食和有效政策而来。 教会与社会 印尼叁名遭杀害女孩的家属宽恕了凶手 世界24小时 昨天11月21日,本台新闻处提供的“世界24小时”报导的消息是: -科菲.安南秘书长称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圈套”,骑虎难下 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至少3人昨天21日上午在伊拉克的萨德尔城死在美国的空袭下,其中一个是刚出生的婴儿。萨德尔城是巴格达什叶派教徒的社区,美国人针对那里的行动是追捕死亡大队的人并且搜寻被绑架的美国士兵。在空袭中受伤的人超过50。另一方面,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发表了令人担忧的声明。本台记者报导,科菲.安南秘书长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陷入圈套,留不能留,走也走不了。”安南解释说,撤离的方式该选择“最好的,就是说不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联合国秘书长称伊拉克的局势“非常,非常困难”。他祝愿临近国家的协助,承认需要这些临近国家和国际社会。他敦促叙利亚和伊朗“运用他们的影响力”为伊拉克的和平作贡献。他又说重要的是“使伊拉克人一起”讨论并“解决内部分歧。”联合国秘书长因此提议修改伊拉克的宪法,好让权力和产业得到平均分配。提到伊拉克的临近国家,伊拉克和叙利亚断交25年後刚好於近日恢复邦交。两国外交部长在巴格达召开的记者会上签订了伊拉克和叙利亚“在安全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协定。叙利亚外长穆阿勒姆下星期天将抵达巴格达,将是萨达姆.侯赛因倒台後来访的首位叙利亚部长。值得一提的是,伊朗总统前天20日邀请叙利亚和伊拉克在周末召开3国高峰会议。伊拉克总统的前往已经官方化,叙利亚即使没有正式公布,似乎也作出肯定。 (梵蒂冈电台讯)中国主席胡锦涛在印度访问。这次访问意义重大: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这个大陆上的两个巨国达成的战略性协议有可能重新布局亚洲的平衡。关於胡锦涛主席的4天访问,本台驻新德里的特约记者科焦拉报导说,承诺在短时间内解决长年争执的边境问题,加强贸易往来,在加尔各答和广州开放领事馆以及在文化界达成新的协议:是中国主席胡锦涛和印度总理辛格21日上午会晤後达成的10点协定中的重要成果。新德里称会晤非常积极。新德里视同北京的关系为亚洲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以及世界的多极化至关重要。胡锦涛签署了共同声明後向记者们表示:“印度和中国不再视为对手,而是联盟。有足够的空间为我们两个国家间的相互发展和相互支持。”中印声明为新的夥伴关系铺路,这个新关系涉及到几乎各个领域,从科学合作到旅游业都包括在内。新德里尤其希望在同美国人签署的民用核计画协议上得到北京的支持。为划分边界加速谈判的决定也得到积极的欢迎,这是在1962年的战争後仍未解决的问题。不过,也还有许多阴影存在,其中之一是西藏问题。数百名示威者21日上午在首都的街道上举行和平示威,表示中国政府在西藏施行暴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