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2-06-2007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教宗与圣座 教会与社会 世界24小时 教宗与圣座 教宗接受五国新任大使呈递国书,特别强调苏丹达尔富尔的人道危机和亚洲地区的宗教信仰自由问题 在共同性质的讲话中,教宗用法语指出富裕的国家不可以滥用地球的财富,却要帮助贫穷的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也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各不同的宗教也必须合作,培养自己的信徒尊重别的宗教的信仰和文化。 关於富裕与贫穷国家的关系,教宗强调:“今日的世界比过去任何时代更需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尤其必须特别关注那些最贫穷的国家。事实上,不可能无偿地使用贫穷国家的财物,而不使这些国家也分享世界成长进步的果实。所以,每个国家当局都有义务携手合作,使世界的财富获得妥善的分配。这样的合作对国与国之间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彼此关怀与友爱以及对世界的和平都有重大的影响”。 至於宗教信仰问题,教宗向五国大使说:“各宗教都有义务培养自己的信徒与国内的全体同胞建立友爱的关系,并关注每个人。再说,真正的宗教信仰生活决不会成为人与人和团体与团体之间分裂或暴力的因素。相反地,宗教信仰生活使人知道他人是应该受到保护和协助成长的兄弟姐妹”。 随後,教宗针对个别国家的状况说话。他向苏丹大使艾尔法基.哈米德表示:他对苏丹境内达尔福尔地区长期以来的人道悲哀惨境感到深深的忧虑。那里的战乱严重打击平民百姓。每个人都知道和平不是用武力得来的,而是用对话和谈判的方式取得的。教宗因此呼吁所有对达尔福尔局势负有责任的人士继续努力,按照自己责任做出抉择。 对非洲布隆迪新任大使多米迪勒.巴兰西拉女士,教宗强调必须要有缔造和平的勇气,好使布隆迪国内能够建设越来越友爱,也越来越团结的社会。布隆迪曾经陷入多年的内战,兄弟手足彼此残杀,几乎有一半无辜国民莫名其妙遭屠杀。内战虽然结束,但是全体国民至今仍然感受着内战的巨大创伤。教宗表示:战争的创伤能够在耐心与坚定地寻求真理中,以及在不排除正义的宽恕中获得痊愈。教宗特别提到二零零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布隆迪遭杀害的圣座大使迈克尔.考特尼总主教,这位圣座大使正是为了帮助布隆迪国内建立修和而遇害的。教宗邀请布隆迪有关当局继续努力,使这桩谋杀案件内情水露石出,并将罪犯交由法律处置。 对巴基斯坦大使艾莎.利亚兹女士,教宗谈到信仰自由的关键问题。他说一个稳固的民主社会的基础是有能力支持并保护宗教信仰自由。而宗教信仰自由是基本权利,是人性尊严的一部分。教宗又说:“在宗教信仰自由越来越受到严重威胁的世界中,我鼓励巴基斯坦进一步努力保障人民的生命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按照自己的良心行爱德的权利,以及免於受到威胁恫吓的权利”。 对北欧波罗的海爱沙尼亚的新任大使尤里.塞连塔,教宗说:“二十世纪最後十年整个东欧所发生的巨大革命,在在显示人与生俱来、不可压制的自由渴望始终临在每个人和每个民族心中;而真正的自由与实践真理、尊重人性尊严、彼此尊敬、互相关怀都是分不开的”。 最後,教宗向冰岛新任大使斯特凡.拉鲁斯.斯特凡松谈到欧洲基督信仰的根源。他说基督信仰培育了冰岛的文化,使它相似欧洲大陆的文化。教宗赞扬冰岛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也称赞冰岛对能源的妥当应用。教宗强调:与大自然保持和平以及各民族之间维持和平,这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教会与社会 “渴望为所有人得救”的波兰方济各会士利普尼察的西满将被教宗宣布为圣人 答:西满在1435-1440年间生於利普尼察穆罗瓦纳,他是波兰中世纪的人。自幼早熟、热心,自然而然地愿意度从父母亲传给他的祈祷生活和对天主之母的热爱。喜爱读书,1454年进入克拉科夫着名的雅盖隆学府。正好在这些年间,卡佩斯特拉诺的圣若望也到了这座城市,他以自己的圣德生活和热情的宣讲吸引了许多青年追随亚西西的方济各。西满当时也凭着年轻人的热忱,在1457年要求进入斯特拉顿的方济各会院。他在做补赎、刻苦、祈祷的生活中接受方济各精神并在这块土壤上为发愿和晋铎作准备,他在1460年领受铎品。他为民众宣讲大约20年的时间,清楚地彰显了圣神使他得以丰富的智慧恩典和恩宠。他以长时间的祈祷和深入研读圣经来准备他的使命。1463年,他成了小兄弟会中第一个在克拉科夫的瓦维尔主教座堂官方宣讲者。较古老的文献称他为“热情非凡的宣讲者”。1478年,他在义大利住过短期时间,参加在帕维亚召开的修会大会。在那个机会中,他去了拉奎拉西耶纳的圣贝尔纳迪诺的墓前朝圣,到了罗马的宗徒们的墓前。然後去圣地朝圣。西满以爱病人和受苦人的卓越见证为他的生命戴上德行之冠。1482年8月15日瘟疫横扫克拉科夫城,他知道将死亡和痛苦的时间转变为行爱德的有利时间。他与同会弟兄们一起照顾病人,加倍守护在临终者的身旁,到处安慰人、施与圣事和宣讲天主的圣言。他也不可避免地染上瘟疫,成了他献身工作的牺牲者。1482年7月18日临终时双眼注视着十字架,请求将他以最卑微的方式埋葬。 问:他的特恩是什麽? 问:他给今天的世界留下什麽讯息? 世界24小时 昨天6月1日,本台新闻处提供的国际新闻报导的消息是: --伊拉克动 不安的局势严重影响当地的基督信徒社团 请听新闻的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伊拉克局势继续动 不安,当地的基督信徒社团也受到严重影响。天主教加色丁礼教会圣心女修会在首都巴格达的会院被伊斯兰民兵占据,他们可能是什叶派教徒。在当地什叶派激进分子领袖威胁要强迫基督信徒妇女以面巾蒙面後,这样的事件将会继续发生。此刻,加色丁礼教会正在举行教务会议,当地基督信徒社团的问题正是会议研讨的主要课题。我们请亚洲新闻通讯社的记者阿雷瓦托谈谈伊拉克基督信徒的现况: 答:加色丁礼教会的主教们和宗主教现在都使用“迫害”这个词来谈当地基督信徒社团的状况。而这迫害的现象还不仅在伊拉克的内部而已。不仅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伊斯兰教组织向这些团体施压,他们也同样感到国际联军和伊拉克政府当局的压力,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被抛弃了,完全受不到保护。情况最恶劣的当然是在巴格达,其次是在摩苏尔,库尔德斯坦的基督信徒的状况也令人非常担忧,那里的基督信徒村镇从今年4月起遭到数次袭击。 问:正如伊拉克主教们说的,这样艰难的情势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的基督信徒社团………… 问:为什麽伊拉克政府和在伊拉克的联军不保护基督信徒? 问:那麽,伊拉克的基督信徒为什麽会在现在陷入这样艰难的处境呢? (梵蒂冈电台讯)黎巴嫩在经过一个相对平静的夜晚後,黎巴嫩军再度炮轰巴勒斯坦人难民营附近的伊斯兰民兵的据点。昨天的冲突是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设立国际法庭审讯行刺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案件的决议24小时後爆发的。黎巴嫩政府和大部分反叙利亚的国会议员都认为,藏在难民营中的伊斯兰民兵是“叙利亚的工具”。叙利亚政府一向否认与行刺哈里里有关,同时警告,设立国际法庭会令黎巴嫩的局势更加恶化。此刻,人们担心暴力很快会蔓延到全国各地。事实上,在黎巴嫩其他地区的巴勒斯坦人难民营地区,也爆发了政府军与伊斯兰民兵的冲突。 (梵蒂冈电台讯)今年3月在加沙地区被劫持的英国BBC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记者约翰斯顿首次出现在一个伊斯兰网路上,他声明自己受到良好待遇。劫持者再次要求以释放伊斯兰教徒来交换这名记者的自由。然而,此刻双方谈判的空间很有限。根据新闻来源说,以色列愿以释放几名被判终生监禁的巴勒斯坦人民兵,来交换一年前被加沙的激进分子组织劫持的以色列兵。昨天,以色列南部被巴勒斯坦人从加沙发射的两枚导弹击中,幸而没有造成伤亡。 (梵蒂冈电台讯)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再度紧张。就在举行8大国德国高峰会议的前夕,俄罗斯总统普京批评美国藉着在欧洲设立太空盾牌计画而再度展开武器竞赛。我们请对前苏联地区有深入认识的义大利“教友家庭”周刊的副社长斯卡廖内谈谈这个问题: 答:俄罗斯是那些不满美国政府政策的国家的第一个。美国的政策很少顾及其他人民其他国家的需要。因此,普京作了这样的批评。 问:那麽,为什麽拿这个在欧洲的太空盾牌计画作为争论的对象呢? 问:美国人退出了反波罗的海地区导弹协定。俄罗斯现在威胁要退出在欧洲的传统武器协定。请问,这有冷战的味道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