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8-11-2007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教宗与圣座 世界24小时 教宗与圣座 朝鲜半岛南北韩最近互动频繁,今年十月四日双方元首首度在北韩首都平壤进行叁天的会谈,并签署一项历史性的声明,针对双边的关系、朝鲜半岛的和平以及未来的发展拟定了初步善意的方向。基本上,自从一九五叁年南北韩签署叁十八度线停战协议後至今,双方仍然处在战争状态之中。 关於南北韩国家元首在平壤签署的声明,南韩首都首尔总主教区辅理主教兼主教团南北韩人民修和委员会主席金路加说:该声明并未提到人权和宗教信仰自由问题,对朝鲜半岛非核子化以及南北韩家庭团聚问题的措辞也过於含糊。 朝鲜半岛有天主教徒约五百万,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集中在南韩,因此南韩是亚洲天主教徒人数第四多的国家,仅次於菲律宾、印度和越南。从成人皈依天主教人数来看,南韩占全球第一位,每年超过十万人。最近几年来,这种上升的现象稍微降低,而且教友守本分和神职修会圣召也有下降的趋势。对此,南韩主教们感到一些隐忧,他们知道这种倾向是受到全球化以及传播媒体渲染西方生活模式和潮流的影响。除此之外,南韩邪教的活动也相当猖獗。 面对这种种挑战,南韩天主教站在迎战的第一线,主教们领导教会反对堕胎,反对死刑,反对复制人类胚胎,对那些有害环境健康的计画和发展军备,也表明教会的看法和立场。 访问莫斯科天主教总主教保禄.佩齐谈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关系 当天的反省默想再次肯定了当今教宗就任之初所表明的、对基督信徒合一的信念和努力。而教宗在这方面的努力也得到东正教的回应。关於这个问题,本台特别访问了祝圣不久的天主教莫斯科“天主之母”总主教区新任总主教保禄.佩齐(Paolo Pezzi): 问:佩齐总主教,东正教对教宗本笃十六世促进基督信徒合一努力有什麽看法? 问:佩齐总主教,几天前您曾觐见了教宗。这是教宗对俄罗斯天主教以及与东正教对话的关注,是不是? 问:佩齐总主教,莫斯科东正教负责对外关系的基里尔(Kirill)总主教,在谈到教宗对您的任命时表示:“现在是天主教与东正教关系解冻的时候了”。可是双方还是有些困难存在。最近在义大利拉文纳举行的天主教与东正教国际神学混合委员会会议中,莫斯科东正教代表团举出许多保留之处。您认为在哪方面可以给罗马与莫斯科的关系注入新血轮? 问:佩齐总主教,俄罗斯境内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关系如何? 问:佩齐总主教,卡斯帕枢机主教最近说教宗和莫斯科东正教宗主教的会晤应该是有益的。您认为要实现这件事应该做什麽? 世界24小时 昨天11月27日,本台新闻处提供的“世界24小时”报导的消息是: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人祝望在中东和会中举行“严肃认真”的谈判 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在安纳波利斯为召开中东和平会议一切准备就绪。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和巴勒斯坦主席阿布.马赞已经抵达美国,二人表示祝望举行“严肃认真”的谈判。白宫的目标仍是撰写最後文件,尽管到目前为止尚未达到任何协议。梵蒂冈圣座也派遣国务院与各国关系副秘书长彼得罗.帕洛林蒙席率领代表团出席会议。本台记者罗莫纳克作了以下的报导: 虽然如此,在以色列国和在巴勒斯坦地区都不乏强烈的持怀疑论者。在以色列,右翼极端派无论在联合政府内还是利库德集团都与奥尔默特总理的乐观主义唱反调。此外,安纳波利斯高峰会议没有邀请巴勒斯坦哈马斯运动,这个极端运动已经宣布不理会高峰会议上的决定。为了显示阿布.马赞不受加沙人民的支持,哈马斯在加沙走廊国会前面召集了示威行动。伊斯兰圣战组织和其他极端组织也加入了抗议行动。一些观察家认为,以色列总理和巴勒斯坦主席的意向可能成为危险的极端主义的阻碍。在罗马的巴勒斯坦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也是包括半岛电视台的多个阿拉伯媒体的评论员萨米尔接受本台记者的访问,表达他的意见说: 答:两个成为极端主义的阻碍的人都颇为薄弱。阿布.马赞没有能够支持他的大众基础:他同哈马斯有很多分歧。奥尔默特则只寻求达到个人目的:抹去在黎巴嫩战争中的挫败。阿拉伯国家参加会议是重要因素,但该有助於和平,而不是帮以色列的忙,因为大家都参加,最後什麽也得不到。 问:人们如何看待这次高峰会议?你们交换了意见吗? 无论如何,国际 围的广泛参加燃起了希望:将近50个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圣座的代表团由国务院与各国关系副秘书长彼得罗.帕洛林率领,沙特阿拉伯和叙利亚的代表也达到会场。大马士革政府的代表表示:“叙利亚继续致力於阿拉伯提出的和平行动。”沙特出席会议为这个国家在阿拉伯世界中担任政治和宗教角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沙特阿拉伯同多数阿拉伯国家一样,同以色列没有往来,现在却提出建立正常的关系,换得全方位的和平。 (梵蒂冈电台讯)气候迅速改变,责任在於不减少排放温室效应瓦斯的工业国家。联合国促进人类发展计画组织公布的2007/2008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作出上述清楚的指责,这份报告的题目是“抵抗气候改变”。报告中要求采取紧急行动定出旨在在2050年之前减少至少80%的瓦斯排放量的能源政策。这个联合国机构还指出,为这种局势付出代价的正是工业不发达国家。布鲁塞尔的联合国促进人类发展计画组织的负责人维琪兰特告诉本台: 答:气候改变不是外来、自然、科学的现象,而是牵涉到人的生命和他们有像样的生活条件可能性的现象。今天受打击最重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和较贫穷的国家,这些国家最为脆弱,再说它们对大量制造瓦斯使大气层无法承受的状况并没有责任。 问:气候改变已经说了几十年,为何迟迟没有介入呢? 问:因此,一句话,环境灾难对贫穷国家的人民的影响远大于富裕和发达地区的人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