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2 14:21:55

祈祷思潮230808


8月23日 常年期第二十周星期六 
厄则克耳先知书 43:1-7
圣咏 85[84]:9-10,11-12,13-14
玛窦福音 23:1-12
圣经作者常把经师和法利塞人相提并论,其实他们并非一体。经师为当时犹太人的宗教领袖,在充军以后,以民主要靠经师给他们翻译和解释梅瑟法律,所以备受犹太人尊敬。耶稣时代的经师多是法利塞人。「法利塞」来自阿剌美文,原意是「被隔离的」,因为法利塞人视自己为「圣者」,不与一般俗人来往,在宗教事务上具相当的影响力。可是,他们过于着重法律的外表,而往往忽略了法律的精神。耶稣因而常常痛斥他们的形式主义。

过去,教会也很着重教友的行为表现,经常讨论甚么可以做,甚么不可以做。法律的意味显得很重。教友们也很依赖教会在伦理生活上的训导,大多不求甚解守法背后的理由。今时今日,教会已摒弃了以往的法律主义,而着重培育教友关注行为背后的动机,务要有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心。行为的对错固然重要,但心地如何更加重要。我们可以客观地做出一个对的行为,但该行为可以是出于不纯正的动机,例如捐钱为求取得赞美。这样,我们就成为现代的法利塞人了。

天主,求祢赐我一颗纯洁的心,让我的行为和动机,常能取悦祢心。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