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年 主日读经 【资料库】
常年期第七主日
德15:15-20;格前2:6-10;玛5:17-37
 |
「主日弥撒读经」封面
作者:阿尔贝.范诺怡
耶稣会枢机主教 |
本主日的福音给我们讲了新约圣经中一个重要的启示:爱仇人。从人性的角度来说,爱仇人似乎是件不可能的事。肋未纪上谈了爱近人,为福音打下伏笔,作了准备。在第二篇读经中可以看出与其他两篇的某种关系,因为谈到基督信徒应有的愚妄;经上说,谁在今世自以为是有智慧的人,该变为一个愚妄的人。
天主在耶稣的言论中启示了自己。他在旧约中已经作了自我启示,但在方式上不是那麽强烈。肋未纪记载天主的话说:"你们应该是圣的,因为我,上主,你们的天主是圣的。"耶稣却说:"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
在天之父的成全是爱的成全。旧约圣经中已经朝这方面努力了,指出不可怀恨自己的兄弟。如果同自己的兄弟有不和的理由,不可心怀怨恨,而要当面责备,让事情明了,使怨恨得以化解。
旧约圣经禁止复仇和心怀怨恨,命人爱近人:"但应爱人如己。"可见,已经朝爱的方向努力了,但尚有局限,因为旧约中所谈论的是同一个民族成员间的关系:"对你本国人,不可心怀怨恨。"
福音的着眼处则更为深远,因为所谈的既不是本国人,也不是自己的兄弟,而是仇人,是任何血统和任何宗派的人。耶稣说:"你们一向听说过:'你应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这是一般人性处世的态度,在这里,慷慨是很有限的。耶稣却主张不要反对心怀恶意的人,也要爱我们的仇人。
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教训,耶稣却说:"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前面的教训对报复行为提出了限度,从这个意义看,比起一个人在受到伤害、不公道或侮辱时心中表现出的暴力倾向,已经有了进步。旧约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教训提出了报复行为的限度,是说在报复时不必超出限度。
但是,耶稣根本拒绝以暴易暴的理念。以暴易暴是人心出自本能的倾向,这种反应在人看来是合情合理的。福音宣讲的正义则有更高的要求;要我们不报复,要我们接纳做不正义的对象,不使用报复手段。
耶稣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因为他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耶稣所说的是福音的智慧,为人的理智似乎是愚蠢,愚妄。
保禄宗徒说:"他们自负为智者,反而成为愚蠢"(罗1:22);"你们中若有人在今世自以为是有智慧的人,该变为一个愚妄的人,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格前3:18)。今世的智慧在天主面前是愚蠢的,天主的智慧才是极高的智慧。
那麽,如何解释对不仅爱那爱我们的人,也爱我们的仇人,为迫害我们的人祈祷这一要求呢?显然,耶稣在此要求我们为爱提供服务,当我们的权利阻碍爱的行动时,便放弃这些权利。
一般而论,我们对爱的行动会加以限制,因为我们所关心的是自己的权利。但是,耶稣愿意我们为爱服务;因此,他在各种环境下常要求我们做出爱的行动。必须爱仇人,让他们变成朋友,这便是爱的胜利。
我们应当常常寻求这种胜利,即使需要我们做出牺牲。否则,我们便生活在自私自利,或至少在精神上平庸的环境下,不符合天主的愿望。天主是爱,他愿意在我们心中激起他的爱,这个爱是极慷慨的。我们应当朝这个方向走,在各种情况下寻求爱的胜利。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便有极大的喜悦。显然这要求战胜我们自己,这个胜利看起来难以取得,在一些情况下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走,我们就会找到来自天主的喜乐,爱的胜利的喜乐。
耶稣愿意在我们心中激起这个喜乐。保禄宗徒说:"假如我们还在为敌的时候,因着他圣子的死得与天主和好了。"(罗5:10)耶稣为我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使我们获得爱的胜利。十字架则是爱的胜利的途径。
耶稣除了这个胜利外,不寻求别的,他以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而换得这项胜利。若望福音记载耶稣的话说:"我对你们讲论了这些事,为使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内,使你们的喜乐圆满无缺。"耶稣所说的是爱的胜利的喜乐,一个引以为荣的喜乐。
耶稣所说的喜乐是福音的理想。我们不能放弃这个理想,而该常向往着它。耶稣说:"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你们还有什麽赏报呢?税吏不是也这样作吗?"做基督徒就是说寻求爱的胜利,在各种环境下提供爱的服务,这一切给我们带来更纯净、更发自内心的喜乐。事实上,使我们与天主紧密结合的,不仅是单纯的祈祷,也是同耶稣一起获得的确实美好灿烂的胜利。
耶稣向门徒们预言:"在世界上你们要受苦难;然而你们放心,我已战胜了世界。"(若16:33)他战胜世界的方法是竭尽一切可能去爱。这也是我们的理想。
在这台感恩祭中我们祈求赐予我们接纳天主爱的动力的恩典,让我们慷慨地在这个方向上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