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梵蒂冈电台 发射台报讯天使铜像 |
81-82
地上地下
用「地上」、「地下」这样的字眼,来叙述我们国内教会的情况,是否妥当,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我们的听众中,有人极其反对这样的说法,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国内存在着两个教会,他们否认这样的事实,他们认为真正的教会只有一个。但是多数听众却并不介意,他们尽管采用这样的字眼来表达他们对教会的关心。在今天的听众来信节目里,我们先举两个例子。
亲爱的主内朱铎弟兄:您身体好吗?工作愉快吗?
您两次给我寄来的精美手册、瞻礼单、书籍等是我精神的食粮,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我没有当时给您回信,非常抱歉,谢谢您对我灵魂的关怀和希望。但我不知道您是谁?是否通过别人介绍认识我?您来信,姓名、地址、邮编无误,但我们之间距离很远,不能前去拜访,没办法。我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目标,默默地祈求主让您心身健康,灵魂平安,这就是我的希望。 |
当前教会面临地上地下,并求主使之早日归一,至一、至圣、至公的教会。圣经记载,信仰的胜利赛过武器和威力,博爱的胜利赛过仇恨和战争,这胜利的歌就是博爱的歌。关於收听广播一事,我没有听,但我有主内的好兄弟,每次有重要新闻印发给我。非常感谢电台的全体人员,对我们灵修方面非常关心,望他们越办越好。
最後让我们拉起手来纵情欢唱吧!伟大的教宗我们拥护您,亲爱的教宗,我们敬爱您,您是基督的代表,您是真理的太阳,教育万民领导万民到天国。伟大的教宗我们拥护您,伟大的教宗我们敬爱您。
主内弟兄:您的来信,我很高兴,说明了对灵修很多宝贵的事情,我绝不辜负您的好意,并能严格要求自己。我今年70岁,仍在工厂工作,回到家里有时给主内弟兄作点力所能作的事吧。我身体很好,是主的关怀。没有别的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感谢上主。
敬祝您工作顺利灵魂平安 |
另一封信是一位自称「地上的神父」写给我们的。
尊敬的朱神父:
首先祝您圣神降临节快乐,恩宠永住。
您的首次来函我已收到,谢谢!看到来鸿,我捧读数遍不厌。也正如您所言,这是大家庭内的一次心灵交往,虽然我们相隔甚远,但我们的心却是连在一起的,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信仰。
我可以说自己是梵蒂冈电台的忠实听众,除非有事,我每天早晨都会按时收听,我感到电台的节目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谢谢您寄来的照片。在十月一日将有一百二十位中华致命真福荣列圣品,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像当年,圣神降临在一百二十位宗徒弟子头上,我想,同样这一百二十位中华圣人的芳表,一样也会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
在圣年中,我最感到痛心的,也就是目前大陆教会的分裂情形,我所在的堂口就是这样,村中有一千来位教友,可是分成两派,有两个堂(相隔仅五十米),这光景已有十年之多。我有时也和所谓的地下神父谈话,谈怎样才能合一,同时我也看到一点,神职弟兄之间,分歧并不大,而是有的教友私心太重,把教会搞乱了,他们想控制教会,胡造谣言。
我自己时常在想,有时也向教友说:"中国教会现在最需要的一点是「静」,每人应在静中与其他的弟兄寻找合一。 "
我算是一位地上的神父,来这个村子已有一年半,接去了今年二月九日去世的本堂神父的工作,神父生前,也想让这一方的教友合一,但事违人愿。今将他的简历寄上一份,望为他祈祷为盼。
如能多提供一些中文图书及圣像,将不胜感激,而且越快越好。 |
以上是两个例子。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至少我们看出「地上」、「地下」的说法在我们国内是通行的。关於「地上」和「地下」教会,我们的听众曾向我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可以不可以到「地上」教会的教堂里去望弥撒和领圣体,「地上」教会是否真正的罗马天主教会,「地下」教会是否要与「地上」教会合一,怎样合一,诸如之类的问题。我们将在以後的听众来信里,逐一讨论。
其实,在上次的同一节目里,我们已经涉及了这类的问题。那位闽东的修生向我们提出两个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地上和地下教会的分歧问题。我们也顺便提起教廷驻香港的中国教会观察家斐洛尼蒙席对这问题的看法。
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人提出来,我们向来不回答。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已经回答了,另一个是我们不便回答。
什麽叫做已经回答了呢?这是说,我们曾屡次反覆传达了教宗对在中国的天主教会的讲话,在那些讲话中教宗发表了他对我们国内兄弟姐妹们的期望,教宗对我们的期望,便是他给我们的指示,我们遵循着实行,便足以解决我们大部分的问题了。
什麽叫做不便回答呢?这是因为梵蒂冈电台的主要任务是将教廷的指示和训导传给普世教会,因此,在一般信友的心目中,我们在这电台上说话无异代表教宗发言。这样,我们便不免会有顾忌,不敢在如此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上提出私见。
不过自从开辟了「听众来信」节目栏以来,我们的态度已经改变。促使我们改变的,首先是听众们的需要。许多听众写信给我们,要求我们谈有关「地上」、「地下」教会的问题。此外,我们曾经说明我们开辟「听众来信」节目栏的目的,是为了要同我们的听众沟通、交谈。
换句话说,现在我们所以改变态度,不再犹豫答应听众们的要求,开始谈谈有关国内教会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这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听众已经认识我们,明白了我们的立场。我们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对话,是与我们的听众交换意见,同他们一起讨论上述问题,一起寻求那些问题的妥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