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听众来信notizie e aggiornamenti   资料库 


梵蒂冈电台
发射台报讯天使铜像

142 摇摇欲坠的圣召

  向来,在海外,一谈到国内的教会,总是有人提出「地上」、「地下」的问题。我们主张在我们国内只有一个教会,但是我们也同时相信「地上」、「地下」有不容忽视的区别。所以我们也十分重视国内教会的「地上」、「地下」问题,而且曾不厌其烦地予以讨论。近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目前国内教会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神职人员和修会人士的培育。我们也曾接到似乎支持这种意见的听众来信。下面这封信叙述一位修女的困惑经验。


  尊敬的朱神父及各位电台的兄弟姐妹:
  辛苦了!
  我是圣母修女会的一名小姊妹,经常收听贵台的节目,获益良多,也可以说是你们的忠实听众。元月14日晚上我听到贵台播了关於一位在教难中饱经沧桑的神父写了《乐在苦中》这本书,听你们介绍後,我渴望得到一本这书,让我这出生於70年代末的小辈看看,并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但我不知怎样才能得到它,你们能不能为我想想办法?拜托!


  接下来我还想请教请教你们,本来教会是至一的,没有地上地下之分,可事实上有些地方这种分歧很严重。不过我没有经历过,只是听说了,而我按那种说法可能应分到地上这一列。
  在这里我想先谈谈我的体会。一句话我时常感到自己好像被软禁起来一般。虽然我已发愿两年,而我的圣召生活怎麽是摇摇欲坠的,时常被离开修会的念头所困扰,往往我为此非常苦恼,不知怎麽办才好?其实很多时候我想离开修会,并不是说修会不好,而是我体会不到我当修女的真正价值是什麽!一天到晚吃穿不愁,无所事事外,还要惹事生非,道人长短,更有时争权夺利,而对於慕道者不闻不问,在教友中还起风波,不立好表样,实在这修女当得越来越困惑。按良心说,谁不愿做个名副其实的好修女,成己成人,可多少次的努力都化成泡影。我们修会没有经济权,全靠教区支配一切,所以主教说怎麽办就得听他的怎麽办。这样有些事情我们往往心火很大,被主教一个不同意就会浇得湮熄火熄,精神不振。你们说我离开这种环境到地下修会去可不可以?请你们多些指教。此致敬礼。

  写信给我们的是一位修女。 她说,时常感到自己好像被软禁起来一般。虽然我已发愿两年,而我的圣召生活怎麽是摇摇欲坠的,时常被离开修会的念头所困扰,往往我为此非常苦恼,不知怎麽办才好?据她自己的分析,他的困扰的来源似乎有叁方面。第一是自己体会不到当修女的真正价值。第二是团体生活的不理想。第叁修会隶属主教。「有些事情我们往往心火很大,被主教一个不同意就会浇得湮熄火熄,精神不振。」

  上面所叙述的,是一个修女的经历,并不代表所有修会团体的普遍现象,但是同样的感觉也会发生在别的修女团体中个别修女们的心里。人性是软弱的,人的团体,即使是修会团体,都不免遭受人心软弱阴影的侵袭。修会团体不是世外桃源,更不是人间天堂。但是,如果我们有信德的话,那麽修会团体便好比教会,甚至胜於教会,可以,也应该,是「天国在人间的幼芽和开端」。(教会 5)

  这里所说的信德包括两重意义。第一是一般基督信徒的信德,第二是修道人士的所谓「圣召」。现在,我只谈谈所谓「圣召」这一层面。在今日教会的语言中,修道人士的生活被称为「献身」,或《奉献生活》。几年前,教宗若望保禄二十曾颁布了一道「奉献生活」劝谕。现在,我便根据这道劝谕,来谈谈上述所谓「圣召」这一层面。

  在《奉献生活》劝谕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援引圣玛窦福音所记述的耶稣在大博尔山上显圣容的故事。在这故事里,


伯多禄开口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若你愿意,我就在这里搭叁个帐棚:一个为你,一个为梅瑟,一个为厄里亚。」他还在说话时,忽有一片光耀的云彩遮蔽了他们,并且云中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从他!」(玛 17:4-5)

  

  教宗便从这个故事出发,阐述献身生活的意义。他把拿云中的声音比做耶稣基督的召叫。耶稣在公开生活之初,召叫宗徒们舍弃一切跟随他,并和他建立亲密的关系。他说,


  「在献身生活中,就是因为有这分与主同行的亲密之情,才足以使人作出彻底的奉献,而宣发福音劝谕的誓愿。」(16)

  

  他又说:


  「修道人士宣发福音劝谕的誓愿,除了以基督为生活的全部意义之外,还应努力重度天主圣子承行天主圣父的命令降生成人所采取的生活。藉着贞洁生活,他们以基督纯洁的爱居心,并向世人宣报他是天主圣父的唯一圣子,与天主圣父同是一个天主;藉着效法基督的贫穷,他们宣报,一切受之於天主圣父,并以爱还爱地将一切归还天主圣父;放下私人的自有而接受基督对天主圣父的服从,他们宣报基督永远是被爱者和爱者,他只以天主圣父的旨意为喜悦,与天主圣父为一体,一切信靠天主圣父。」(16)

  

  於是,教宗结论,说:


  「度献身生活的人,就是如此与基督『同面貌』,而宣认天主圣叁的奥秘。这原是所有基督信徒生活的标记;一面赞赏并公认天主圣父、圣子、圣神的无上美善,一面为天主对世人的慈爱关怀做喜乐的见证。」(16)

  

  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解释中,修道人士好比伯多禄、若望和雅各伯叁位宗徒,他们在大博尔叁上看见过耶稣的圣容,他们的生活也便要与基督『同面貌』──活出基督奥迹。教宗也拿修道人士来比拟圣母玛利亚。他说:


  「奉行福音劝谕,是参与基督使命的一条深入且能结果实的途径;也是效法纳匝肋的玛利亚的善表,她是主的第一个门徒,全然自献於上主,以表彰主的工程。任何使命的奉行,都以圣母领受天使报喜时的态度为起点:『上主的婢女在此,愿照你的话成就於我!』」(18)

  

  在《奉献生活》劝谕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也谈到「献身生活是教会共融的标记」。他这样说:


  「教会基本上是一个共融的奥迹,是『与天主圣父、圣子、圣神合而为一的天主子民』。友爱的生活试图反映此奥迹的深度及其蕴藏:采取人类团体的模式,而天主圣叁 临其间,沿历史而下伸展天主圣叁共融的恩赐。在教会的生活中,友爱共融的表达有许多形式和途径。献身生活毫无疑问地在教会内帮助了这为圣叁作证的友爱职责保持活力。献身者藉着团体生活持续地推展友爱,即已表明分享天主圣叁的共融,能改变人类彼此的关系,创造一种新的团结。这样也是在向人们述说友爱共融的美好。以及到达此境地的实际途径。献身者的生活为了天主,也来自天主;正因如此,他们能为恩宠的和好能力作证,此能力能克服人类社会及人心中的分裂倾向。」(41)

  

  我们侨居海外,对国内教会的情况所知有限,很难给那位写信给我们的修女提供适宜的意见。我们只节录了我们教宗的有关训导。教宗指出了献身生活的理想。在理想和实现之间不免存在着一大段距离,须要我们跨越,愿与国内的兄弟姐妹们共勉。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