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2-
06-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
教宗與聖座 羅馬尼亞新任大使呈遞國書,教宗敦促盡早解決歸還教會財產的問題 教宗向四十二歲的米哈伊爾•多布雷大使致歡迎詞的時候,談到他一九九九年訪問羅馬尼亞的美好印象,他說羅馬尼亞為了加入歐洲聯盟,在走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上有很大的進步,社會輿論一般都承認羅馬尼亞在民主政治、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改革雖然還有一些困難,但是已經達到相當好的程度與效果。而羅馬尼亞天主教在國家體制結構的革新這方面也扮演著特殊的角色。教宗尤其強調:羅馬尼亞全國人民因為信仰基督,所以使他們避免了改革停滯、削弱對人權的尊重、以及對國家體制的信心。至於天主教與東正教的關係,教宗說雙方都有彼此尊重和有效合作的善意,三年前他訪問羅馬尼亞時與泰奧克蒂斯宗主教的會晤就是很好的証明。 但是教宗也向新大使提出一件他很關心而且迫切的事,那就是今天的羅馬尼亞政府必須儘快解決過去共產黨迫害教會時期所沒收的教會產業的問題。教宗說:「國家對這個問題固然需要謹慎處理,但是混合特別委員會也應該注意到這件事的真實迫切性,天主教迫切需要有它敬禮的神聖建築物」。教宗又說:「如果政府機關負起責任,不但協助教會尋找適當的解決途徑,而且按照公義的準則歸還教會遭充公的財產,使天主教會得以使用這些產業來實踐它的使命,則政府與教會之間的彼此尊重與合作必將加強」。 教宗最後表示:「我們不能忘記,越是努力尋求治療過去的創傷,越能協助基督信徒致力為整個社會的益處服務,因為那些創傷是產生衝突的潛在機會」。 教會與社會 瑞士天主教會堅決反對墯胎合法化 在即將舉行投票表決之前,瑞士主教團表示了教會的堅定立場。主教團指第一個課題不可接受,它重申墯胎在倫理道德上不可接納和政府不盡保護胎兒生命責任。主教團也強調,必需實行一系列的措施來協助未來母親和保護家庭。至於全民表決的第二個課題,主教團雖然支持保護未出世嬰孩和協助有困難的母親的倡議,卻不指示選民如何投票。
隱修經驗是基督信仰生活的中心 近年來,人們對隱修生活感興趣,在歐洲、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都有許多不同年齡和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加入隱修院。一位在研討會上發言的本篤隱修會修女博克門修女說: 答:今天,我們看到許多在家庭生活中實踐聖本篤的會規的新團體出現。我認為這能使人們抽出一些時間來閱讀聖經和祈禱。在英國,在智利,都有一些家庭不時一同到隱修院,度一天靜默、參加禮儀、讀聖經、誦唸日課和分享經驗互相協助的生活。 今天的人在重新發現天主的聖言後能夠對他的問題得到什麼答覆?宗座聖安色爾莫大學的校長施密特神父說:
答:隱修的傳統告訴我們,人所追求的答覆來自天主。這正是誦唸日課的意義,而唸日課,就是開放地、耐心地聆聽默想和誦讀天主的聖言,則是隱修生活的主要操練。修道人相信天主的臨在,他和天主說話,打開耳朵和心靈聆聽天主的話,他在天主的話中找到回答。 問:在東方的隱修生活中,很重視耶穌的祈禱…… 問:即使在今天這個狂亂的時代? 昨天,06 月01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美國和俄羅斯為印巴邊境緊張局勢繼續努力,尋求避免新危機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緊張狀況持續並有爆發第四次戰爭的危險,這兩個國家都擁有核武器。有鑑於此,美國、加拿大和英國讓非重要外交人員離開新德里。聯合國也令駐伊斯蘭堡的代表離開那裡。印度政府盡力淡化危機,稱局勢穩定,即使對自己駐伊斯蘭堡的一名外交人員被一伙人劫持的事件不能緘默不言,新德里稱該名外交人員是被巴基斯坦秘密警察劫持的。另一方面,美國和俄羅斯繼續聯合努力,尋求避免新危機。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和俄羅斯外交部長伊萬諾夫在電話交談中強調了加強外交努力,尋求停止暴力和避免危機升級的必要性。二人肯定了為克什米爾爭端提供調停的願望。本台特約記者帕斯庫奇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台訊)中東的局勢也十分緊張。以色列軍隊1日上午在約旦河西岸北部納布盧斯打死一名巴勒斯坦人。一名巴勒斯坦少年也在昨天早晨死在以色列裝甲車的射擊下。流血事件是在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城發生的,在加沙其它地區,至少還有10名巴勒斯坦人在與以色列軍隊的交戰中受傷。在外交方面,儘管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稱關於中東的國際會議為停止衝突只走出"微弱的一步",為解決暴力行動所尋求的努力卻在增加。 (梵蒂岡電台訊)南斯拉夫聯盟議會前天31日批准一項協議,尋求組成取代目前南斯拉夫聯盟的一個結構,這項協議已經得到塞爾維亞和黑山的批准。歐洲聯盟外交事務代表索拉納對這個決定表示非常滿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