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5-02-
2003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與聖座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聖座公佈教宗今年世界病人日文告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對人類生理的痛苦特別重視,而且賦以極崇高的超性價值,他曾頒佈"論救恩的痛苦"勸諭,詳盡闡述生理和精神的痛苦在基督救贖人類的工程中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教宗自己也受過很多肉體上的痛苦,因此他對痛苦有切身的體驗。聖座醫療事務委員會祕書長何塞•雷德拉多(Jose Redrado)主教告訴本台說:「世界上有痛苦,就是要把人的愛釋放出來,要讓我們對他人從事愛的事業,要把整個人類的文明改變為愛的文明。這樣的思想很強烈有力,但很少人去想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種愛的文明,教會的人士也不例外。教宗說痛苦召喚我們去愛,這是一種聖召」。 教宗今年的世界病人日文告首先強調我們所信仰的天父的愛,這個愛就是醫療牧靈工作的精神所在。文告指出人類的痛苦和死亡不斷在質問我們,並等待我們答覆。由于本屆世界病人日的主要活動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聖母聖殿舉行,所以教宗的文告強調生命和愛的福音必須在美洲特別引起共鳴。雷德拉多主教又說:「在我們今天所處的局勢中,教宗的話尤其顯得中肯和切合時宜」。 教宗在文告中祝望世界病人日能在醫療牧靈工作上激發更新和更大的努力,使每個人都關心照顧病人的事務。教宗更希望司鐸和修會會士的培育課程中保留一定的時間,作為接受醫療牧靈方面的陶訓之用,因為在醫療牧靈工作中有著更令人信服的愛和希望的標記。
塞爾維亞東正教代表團抵達羅馬進行大公合一訪問
去年五月聖座促進基督信徒合一委員會主席瓦爾特•卡斯帕樞機主教曾經赴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首都貝爾格萊德進行大公合一性質的訪問,在那裡會晤了塞爾維亞東正教宗主教帕夫爾,其間雙方強調彼此直接接觸的基本重要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加深彼此的認識,並去除互相之間的誤會,不了解和錯誤的解釋。 塞爾維亞東正教代表團將于二月六日覲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這幾天,代表團將拜會聖座各有關部會,學術機構,宗座大學,尤其要和聖座促進基督信徒合一委員會舉行深入的交談。在羅馬期間,這支巴爾幹半島東正教最高代表團也要在聖伯多祿大殿和羅馬其他主要聖殿和隱修院參與大公合一性質的祈禱。 聖座促進基督信徒委員會在一份公報中說:塞爾維亞東正教代表團訪問羅馬的主要目的在強化雙邊關係的基礎,並使這種關係規則化。這對基督信徒的圓滿合一是進一步的具體的回應。 聖座發表文件,從基督信仰來指正新宗教性組織"新時代"的謬誤
普帕爾樞機在記者會中指出,"新時代"現象和其他類似的宗教運動,都是對基督信仰的一個急迫的挑戰。這不僅是宗教性的挑戰,同時也是文化性的挑戰。"新時代"所提出的有關神、人和世界的理論和教義,不符合基督信仰。此外,"新時代"現象也是一個深陷危機的文化的徵兆和對這文化危機作出的錯誤的回答。普帕爾樞機說,教會為了能夠接下這個新現象的挑戰,必需在基督信仰教義上有清楚的概念,並能接納尋找意義的人。教會同時也需要有回答現代社會和後現代社會的需要的牧靈工作,"新時代"現象正是在這樣的社會中產生。"新時代"自以為可以給予文化危機一個有效的答覆,它也自命為得救之道,打開水瓶星座的時代,和平、修好與宇宙和諧的時代。 聖座發表的指正"新時代"現象的文件是一份研究和暫時報告,是宗座文化部、宗教協談委員會、萬民福音部和基督信徒合一委員會等各部門成員一同探討後得到的成果。宗座宗教協談委員會主席菲茨杰拉德總主教接受了我們的訪問: 問:請問總主教,這新文件是在什麼情況下發表的? 問:文件題名"耶穌基督,帶來活水者",請您簡略地談談它的內容好嗎? 問:為什麼今天"新時代"現象在世界上盛行? 世界24小時 昨天,02月04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駐聯合國的巴格達大使杜里也被允許參加在安理會召開的會議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伊拉克危機是昨天4日的頭條新聞:駐聯合國的巴格達大使杜里也被允許參加今天5日在安理會召開的會議,會上他將答覆美國透過鮑威爾國務卿提交的對薩達姆政權指控的新證據。歐洲聯盟繼續對戰爭的可行性提出置疑,昨天4日希拉克和布萊爾在法國舉行高峰會談,前天3日,普京和貝魯斯科尼在莫斯科會晤。本台特約記者馬斯特洛利利從紐約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台訊)華盛頓與朝鮮的危機繼續存在。前天3日,南韓新任總統盧武鉉的一個專員抵達華盛頓。與平壤關係的局勢是會談的中心,這一關係因朝鮮開始核計劃而變得惡化。另一方面,駐南韓的美軍司令昨天4日在一篇公告中否認曾向華盛頓要求增派部隊和海空運輸工具到太平洋,對在軍事攻打伊拉克的情況下朝鮮可能的進攻起制止作用。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哀慟太空梭失事悲劇的犧牲者。紀念哥倫比亞號上7位太空人的葬禮於昨天4日在德克薩斯州舉行,太空船機身的前面部分已在那裡找到。美國宇航局承認低估了太空梭在起飛階段耐熱系統的金屬板面發生的事故。 (梵蒂岡電台訊)在象牙海岸又掀起新的抗議浪潮,政府與叛軍在巴黎簽署的協議沒有為國家帶來和平。前天3日,法國使館被數以百計的婦女包圍,她們指控希拉克總統站在前政變分子一邊。巴博總統在簽署協議後似乎又回到他過去的做法。那麼,如何解釋他的這一態度呢?出席巴黎談判的聖埃吉迪奧團體的正式觀察員吉羅向本台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