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1-06-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非洲地方教會應該努力與當地的疾病抗爭 教宗在信函中勉勵有關人士繼續致力於他們在非洲的醫療結構和方案,來為病人服務。他特別請從事醫療服務的教友,更加歸屬於救主基督,他們從基督的面孔,可以看到所有受痛苦的人。教宗這樣說:“為拯救人類死而復活的基督是教會醫治病人並找到真正神聖的健康的泉源。”在提到今年舉行的聖體年時,教宗祝願聖體聖事喚起每一個人努力以友愛的行動來對抗折磨今日人類和社會的各種疾病。教宗說,只有這樣,人們才會認出他們是基督的真正門徒。 西非主教團的會議揭幕禮彌撒,由聖座駐貝寧和多哥大使主持,他在講道時,強調非洲教會受召透過對社會邊緣人士的特別關注,來見證天主的臨在。這位聖座大使也請大家為逃避到貝寧和加納的多哥難民祈禱,也為多哥恢復和平與和諧祈禱。 出席會議揭幕禮的人士,包括了貝寧的衛生部長金德•加紮爾女士和其他外交界人士,加紮爾女士在發言時代表貝寧政府,感謝該國天主教會在醫療衛生工作上的重要貢獻。 傳遞信仰是教友家庭不可逃避的使命 教宗頒佈有關羅馬城外聖保祿大典的敕書 教宗在敕書中寫說,萬民的宗徒光照並保護所有在獻給他的聖殿中履行職務的人,並給與所有在成聖道路上的人、在教會中工作的人、在世界上宣揚福音的人協助與慰藉。 教宗指出,羅馬城外的聖保祿大殿,在基督信仰歷史上和羅馬其他的三個大殿同樣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是大量朝聖者前來朝聖的目的地,在聖年中尤其如此。教宗提到聖殿旁邊已經有13個世紀歷史的本篤會修院。根據 1929年的拉特朗條約,這整個地區都享有特殊的法人地位。而教宗頒佈這道敕書,則是為了澄清和訂定城外聖保祿大殿綜合建築的主要牧靈和行政管理。教宗說,最近以來,聖座有意思以這個聖殿或修院作為進行大公性特殊活動的場所。修院的修道人士因此擔負了籌畫、協調和發展這類活動的工作。在這方面,他們可以和聖座達成協議,並可徵求其他修院的本篤會弟兄的協助。至於聖殿總鐸,則進行一般的和立即的司法上的職務,他可以有一位牧靈代理和行政代表,但負有領導的責任。 世界24小時 昨天05月31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義大利哀悼4名在伊拉克喪生的軍人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義大利哀悼4名在伊拉克喪生的軍人。4名義大利軍人乘坐的直升機前天30日夜間在伊拉克東南部的納西利耶城墜落,4人中無一人生還。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表示“深感悲痛”,向亡者家屬表達他“個人和義大利政府的哀悼。”喪生的4位軍人中,一位中校,駕駛員和兩位機槍手。當時他們乘坐義大利軍隊的AB-412型直升機去科威特國際機場執行任務,護送一位義大利軍人返國。回基地途中遭遇不幸。據納西利耶義大利指揮部的發言人說,直升機遇難的原因尚未查明,他只證實同這架直升機的無線電聯繫在30日午夜中斷。義大利國防部表示將對事件進行調查,他並說很可能是意外事故。 (梵蒂岡電臺訊)為中東和平的努力繼續進行著。前天30日宣佈消息說,以色列總理沙龍和巴勒斯坦主席阿布•馬贊6月7日將在沙姆沙伊赫會面,協調以色列從加沙撤軍事宜。消息已得到以色列外交部長沙洛姆的證實。在巴勒斯坦地區的緊張空氣有所增長,哈馬斯激進運動昨天31日聲明有意抵制今天6月1日在加沙走廊幾個地區舉行的地方政府選舉。此外,巴勒斯坦情報機構30日在加沙發現了由因提法塔的武裝分子挖的通向汗尤尼斯城端的隧道,並將這條隧道摧毀。 (梵蒂岡電臺訊)德維爾潘任法國新總理。昨天31日,拉法蘭總理在星期天的歐洲憲法公民表決得出負面結果後辭職,對德維爾潘的任命立即公佈。據本台特約記者皮埃朗托齊來自巴黎的報導,昨天是法國政治上關鍵的一天,拉法蘭去了愛麗舍宮,向希拉克總統提出辭呈,總統接受辭呈,立即任命了他的繼承人:前內政部長德維爾潘,他一向效忠希拉克。希拉克選擇了德維爾潘,放棄了新戴高樂党的主席薩克茲,而根據民意測驗,法國人倒是更喜歡薩克茲做新政府的領導人。新政府的艱巨任務是要面對上星期天對歐洲憲法進行公投中否決票獲勝所引發的憂慮。無論如何,希拉克選擇了德維爾潘,因為他的政治比薩克茲公開宣講的自由主義更加社會化和穩固。希拉克總統昨天晚上直接向國民發表講話,講解新政府的優先任務和他在愛麗舍宮最後兩年要完成的目標。 (梵蒂岡電臺訊)俄羅斯石油巨頭和尤科斯石油集團的創始人霍多爾科夫斯基和他的股東列別多夫昨天31日被莫斯科法庭判9年監禁,他們被判罪的理由是欺詐、挪用公款和逃稅。被告稱自己是克里姆林宮一手操縱的審判的受害者,是對他們實行的政治報復,好將尤科斯的油井重新受國家的控制。關於霍多爾夫斯基遭俄羅斯司法機構判刑的原因,安莎通訊社駐莫斯科的記者拉跨向本台說,霍多爾夫斯基兩年當中與普京總統作對,給親西方的自由民主黨財經支持,並且也抗拒普京的某些政治和戰略選擇。據說,普京對他施加報復,好除去這個有潛在危險的人。人們說,普京初任總統時就向這些葉利欽時代的寡頭和富翁們說:“你們不要管政治,我也不追查你們是如何致富的!” 霍多爾夫斯基似乎破壞了這個規矩:事實上,他非常積極參與政治,因此同普京形成對立,普京視他為危險的對手,對2008年的總統選舉也如此,他是個也能左右國家政治的人。另一個理由則是,尤科斯控制了西伯利亞和烏拉爾20%的油田,藉著這項針對霍多爾夫斯基和尤科斯的公正行動,克里姆林宮成功地再次使部分廣大的能源據為國有。這些能源在葉利欽的90年代以極不透明的方式落到私人手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