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7-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德國科隆總主教座堂演奏貝多芬《莊嚴彌撒曲》,教宗發表電視錄影講話
-梵蒂岡花園玫瑰經祈禱遊行,教宗電文致意
教會與社會
-聖加祿傳教修會發起的國際移民會議討論移民兒童的問題
-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的總主教呼籲保障國人宗教自由
********
教宗與聖座
德國科隆總主教座堂演奏貝多芬《莊嚴彌撒曲》,教宗發表電視錄影講話
(梵蒂岡電台訊)德國科隆總主教座堂七月二十九日傍晚舉行聖樂演奏會,演奏貝多芬的“莊嚴彌撒曲”,為世界青年日作暖身運動。教宗本篤十六世為此特別發表電視錄影講話,在總主教座堂內播放。
酷愛古典音樂的教宗本篤十六世在講話中指出:“自古以來,音樂和歌唱一直是彌撒聖祭中的一部分。一個人立在天主面前,會感覺到言語再也不夠他表達。就如一般來說,愛和痛苦超越言語所能表達的界限,它們設法尋找那些不能言喻的表達方式。與天主相會也是一樣,在這種會晤中,人願意超越自己”。
教宗繼續說:“同樣地,為貝多芬這個在變幻的時代中掙扎和受苦的人來說,他內心明顯感到需要創造一部大彌撒曲。這部《莊嚴彌撒曲》不再是狹義上的禮儀聖樂,而教會的信仰也不再是呈現在眼前的顯而易見的事實”。
教宗又向科隆總主教座堂內聆聽莊嚴彌撒曲的人士說:“人祈禱中所說的話如今已變成為天主奮鬥、為熱愛天主和熱愛自己的道路。從這方面來說,《莊嚴彌撒曲》是個曆久彌新、感人的信仰見證,這個信仰不斷在尋求天主,不使他遺失,並在歷代中始終經由祈禱又重新找到天主”。
梵蒂岡花園玫瑰經祈禱遊行,教宗電文致意
(梵蒂岡電臺訊)七月二十九日教會紀念聖女瑪爾大。梵蒂岡城十年來每逢這個瞻禮,便於傍晚在教宗的花園舉行燭光玫瑰經祈禱遊行。參禮的神職教友沿途分段在波蘭琴斯托霍瓦聖母、墨西哥瓜達魯佩聖母、法蒂瑪聖母、露德聖母和熱那亞守護聖母像前停頓下來,瞻仰聖母像,最後在仁慈聖母像前結束遊行。全體參與的人都特別為世界和平和教宗的使命祈禱。
身在岡道爾夫堡夏宮的教宗本篤十六世為此特別發電文給他在梵蒂岡城國的代理主教安傑洛•科馬斯特里總主教,表示他以心靈參與這次祈禱遊行,並祝望所有參禮的人都能因為熱心的祈禱,使自己的愛德增長。
聖女瑪爾大是路加福音中所記載的伯達尼的拉匝祿的妹妹,耶穌藉著她的形象教導我們:煩惱、焦慮、操心都無濟於事,不是越繁忙就越有用,而是與天主在一起工作才會真正產生效力。
教會與社會
聖加祿傳教修會發起的國際移民會議討論移民兒童的問題
(梵蒂岡電臺訊)聖加祿修會發起的國際移民會議第8屆會議,於7月26日到31日在義大利的洛雷托聖母朝聖地舉行。這次討論的主題是歐洲移民兒童問題。在歐洲,移民人數不斷增加,移民子女的人數也快速上升,比如,義大利10年前移民兒童大約有3萬人,而2004年到2005年間,則增加到30萬人。這些移民兒童在加入當地社會有不少困難,這是洛雷托朝聖堂的教宗代理丹濟總主教在揭幕禮上做作的見證。丹濟總主教以他個人的18年瑞士移民的經驗和在場人士談了移民子女的困擾。他指出,移民的子女即使有父母的愛,仍然沒有歸屬感,總主教說,僅給予移民吃的或更舒適的生活不夠,還要協助他們加入社會。因此,在為期一周的會議中,與會人士討論的課題包括了令移民子女痛苦的文化等衝突的問題,由於這些衝突,他們常常變得反抗家庭、反抗社會,而形成了對自己的身份搖擺不定。這次的會議在分析移民兒童的現實的同時,也希望從制度和社會找到解決的辦法。會議的高峰之一是在30日慶祝聖加祿修會創會人斯卡拉布里尼去世一百周年紀念。這位會祖生前 特別關注移民問題.
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的總主教呼籲保障國人宗教自由
(梵蒂岡電臺訊)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的總主教奧斯維德向該國政府與國會發出呼籲,要求保障國人的宗教自由。一年多以來,斯里蘭卡的立法機構在討論一個新的立法提案,這個立法提案一旦通過,將令國內的少數人宗教信徒受到歧視,多數人的宗教佛教的信徒也同樣受害。奧斯維德總主教指出,佛教黨提出的這個“反強迫歸依法案”部分的條文已經在今年5月在國會通過,但該國的最高法院於2004年8月指這個法律提案中的兩項違反了憲法第10條,因為新提案禁止人民舉行宗教活動,或信奉自己選擇的宗教。現在,新法律提案等候常任委員會的審核並作必需的修訂。據亞洲新聞社說,總主教也指責了佛教事務部部長所提出的法律提案,指這個法律提案會破壞國內各宗教間的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