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2-10-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世界主教會議第十三次會議記實 索達諾樞機主教發言的主題是聖體聖事與教會合一的關係。他說:“整個聖體聖事禮儀都在鞏固我們之間的團結合一關係。為此,重要的是在每台彌撒中都為教宗祈禱;為主教祈禱也是重要,因為主教是舉行彌撒聖祭的地方教會的牧人;在彌撒中參禮信友的互祝平安同樣重要,因為互祝平安足以治療地方教會內可能存在的在團結合一上所受的創傷”。索達諾樞機主教又說:“就連我們身為上主公僕的人之間,在修會之中,在由不同種族組成的教區中,也時有許多分裂的現象。而聖體聖事就在邀請基督的所有門徒團結合一,它甚至是團結合一的因素,因為這件聖事通傳給我們團結合一的恩寵”。 索達諾樞機主教於是談到天主教徒應該如何對待那些渴望參與天主教彌撒聖祭的分離的弟兄。他說:“為了促進與分離的弟兄的合一,我們之間不應該彼此分裂。而不使我們彼此分裂的可靠途徑是忠於教會現行的規矩。教會的規矩很清楚,只要閱讀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頒佈的《因聖體聖事而生活的教會》通諭,便可一目了然。比方通諭第四十四號寫說:‘正因為教會的團結合一絕對需要在信仰的宣認上、在聖事上、以及在教會的管理上保持完整的共融關係,因此,除非重建這些關係的完整性,不可能共同舉行聖體聖事禮儀。即使舉行,也是無效,甚至對彼此完整的共融構成阻礙,沖淡了與目標的距離感,造成了對信仰真理的模糊。基督信徒走向完整的團結合一非依據真理不為功。在這方面,教會的禁令乃依據梵二大公會議的倫理道德規則,沒有令人疑惑的餘地。至於送聖體則不在此限,凡有未與天主教完全共融的基督教會團體的個別信友,遇特殊情況,得領天主教聖體。這項作法的目的乃在顧到信友為得到永生的心靈嚴重需要,但絕非在進行兩個教會之間的彼此共融’”。 索達諾樞機主教最後強調:“忠於教會的規矩是我們彼此團結合一的保證,為使基督為他的門徒的團結合一所作的祈禱早日實現”。 波斯尼亞•黑塞戈維納首都薩拉熱窩的總主教溫科•普利奇樞機發言指出:“我們的司鐸中似乎有不少人感到疲倦,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熱忱。他們的生活如此,怎能吸引青年選擇司鐸聖召的道路?為什麼一位神父一天要舉行三台以上的彌撒?不應該過分強迫人的本性。一位神父一天舉行三台彌撒後,怎能對他眼前所舉行的聖事保持新鮮和專注的心靈?這樣的危險就是使舉行彌撒聖祭變為日常在辦公室或在工廠所作的工作一樣。如此日復一日,經年累月下來,司鐸發現他的工作生活沒有值得重視的成果。長此以往,司鐸陷入危機,失落神聖的意識感。在這價值混亂的世代,神聖感已變得暗淡,人的罪惡感也變得相對,無可無不可。因此,朝拜聖體為司鐸和其他的信友成了把舉行聖事的行為舉止內在化的傑出途徑”。 普利奇樞機主教強調:“必須妥當準備舉行聖體聖事,只有本著尊嚴和深刻的意識來舉行聖事的奧跡,才能獲得這件聖事的效果”。 教會與社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生物倫理及人權宣言 在這方面,聖座駐教科文組織的常任觀察員弗洛羅蒙席10日所發表的言論深具啟發性。他在教科文機構的大會上強調了生物倫理的重要,因為它是回答尊重人和人的尊嚴的道德要求。弗洛羅蒙席說:“無可否認,生物學和醫學對改善人類的生活有重要的貢獻,但我們今天處於一個新的情況中,人越來越可以令他同類的命運受到危險,人只被當作實驗室中的使用的物件。”這位聖座觀察員指出,一方面,人強調自己願意痊癒並度合乎人性的生活,另一方面,我們也知道,世界上缺乏醫藥、醫療設備,仍有大部分人得不到醫療照顧,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應該繼續是個人,生活合乎人性,死也合乎人性。而生物層面只是人的一個層面,因此,將人變成只是一個生物,就等於將人肢解。 弗洛羅蒙席也談了國家社會所關注的其他課題,他強調了保障人的自由與正義的重要,沒有了這兩個因素,人便要變成只有生物層面,此外,弗洛羅蒙席也談了迫切需要真理、貧窮的悲劇、促進貧窮國家發展的教育。 菲律賓教會以小型貸款協助農民自力更生 世界24小時 昨天10月11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印度總理聲明,新德里隨時向受地震災難打擊的巴基斯坦提供援助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爭執的克什米爾地區繼續展開救災行動,但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隨時增多。在巴基斯坦地區,3萬多人死亡,其中一半是兒童。在克什米爾的印度地區,形勢也很艱難,死亡人數超過1千。在政治方面,印度總理聲明,新德里隨時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在這悲慘的背景下卻也不乏希望的標記:巴基斯坦北部5名兒童被從學校的瓦礫下救出。本台特約記者科焦拉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委地馬拉因斯坦颶風造成的悲劇宣佈全國舉行3天哀悼。在這場災難中已經證實的死亡人數是652人,但擔心可能還會更多:單阿蒂特蘭湖地區,尤其是原住民居住的兩個地區,被埋在泥漿下的人在1千4百到3千之間。那麼,當地目前的形勢如何?在受颶風打擊的索洛拉教區修道院擔任院長的帕斯跨爾神父告訴本台:“天氣開始好轉,不再下雨,因此修路工作可以更好地進行。從首都運來的援助物資很多,但問題是運輸道路被切斷。為尋找亡者做了大量工作,這些人被埋在泥漿下。我同做這項工作的一個救火隊員聊了幾句,他說人們同意不再尋找亡者,因為很厚的泥漿將房屋吞併,他們宣布這個地區成了墳場。” (梵蒂岡電臺訊)在將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布•馬贊和以色列總理沙龍間的會晤推遲到10月底之後,以色列願意審核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提出的關於釋放巴勒斯坦囚犯的問題。以色列副總理佩雷斯接受耶路撒冷電臺的訪問時證實了這個消息。佩雷斯強調,以色列這樣做是為加強阿布•馬贊的力量,使他戰勝哈馬斯極端運動。 (梵蒂岡電臺訊)禽流感的陰影延伸到歐洲和美國。在土耳其、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發現了飛禽染上流感的新病案。從印尼也傳出人類染上這個病毒的病案,一個兒童于前天10日患了禽流感。歐洲立即採取安全措施,決定暫停從土耳其進口家禽和羽毛。今天12日則計畫在布魯塞爾召開歐盟的獸醫負責人會議。美國也拉起警報,那裡的衛生當局承認無法應付可能發生的傳染病。不過,目前,禽流感病毒在人類之間傳染的危險似乎很渺茫,義大利羅馬傳染病醫院的傳染病學教授安蒂諾里向本台做了上述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