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1-10-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在主日念經活動中關注亞洲地震和美洲水災的受害者 “他以天主的名義,控訴社會民族主義的新異教思想,維護受到嚴重侵犯的教會自由和人權,保護被納粹政權當作應消除的廢物的猶太人和弱小者。樞機在1941年發表的三篇傑出講道舉世聞名。教宗庇護十二世於1946年2月提升他為樞機主教,一個月後,他去世了,受到教友們的崇敬,公認他是一位英勇的基督信徒的楷模。真福馮•加倫留給世人的訊息萬古常新,就是:信仰不應成為一種個人的情緒,甚至在不方便時把它隱藏起來,信仰要求人也在公開場合中的言行符合所相信的,並為自己所信的做證,以謀求人的益處並促進正義於真理。” 教宗也和信友們談了目前正在梵蒂岡舉行以聖體聖事為主題的主教會議。他請大家為主教會議祈禱,使這個會議能帶來眾人期望的成果,特別在本月,10月,每一個教會社團都受召增進他們在傳教上的努力。教宗也請大家以度聖體聖事的生活為自己的使命。他說:“在聖體聖事中不斷增加與基督的相遇,能在教會中和每個教友心中喚起為基督作證和傳播福音的迫切感。”教宗指出,彌撒結束時的告別詞,正是提醒參與彌撒的人把所得到的好消息傳給所有的人,並以這好消息來帶給社會活力。教宗為這個意向祈求聖母瑪利亞和次日慶祝瞻禮的聖公波尼的轉禱。 聖體聖事是福傳的原動力,與會的主教代表們重申加強信友的大公運動和本地化意識 萬民福音部部長塞佩樞機說:目下有五億人根本沒有聽說過基督是誰,自然也就無法接近聖體聖事了。為此他邀請大家要把關於聖體聖事的全部真理講述給大家,免得追隨文化時尚的潮流,而誤解基督的形像,隨之而來的便是曲解聖體聖事。 非洲的幾位主教則強調了傳播福音的課題,就如一位剛果的主教所說的,固然要加強教會的本地化,但必須要有神學上的根據,推廣一個適合非洲大陸的教理講授計劃。事實上教宗已經選定召開下一屆主教會議的中心題目是關於非洲大陸。該大陸的確有上千年的文化傳統,從那裡久已傳出了新的禮儀形式的要求。非洲主教團團長說,雖然我們沒有輝煌的教堂建築、繪畫藝術,但是我們很高興把我們所擁有的音樂、舞蹈都貢獻出來,為了光榮天主。 印度的格拉西亞斯主教說,應該給那種沒有生氣的禮儀添加一點活力,這自然是在某種限度之內。為此在一個敵視天主教會的國家內,必須根深柢固的,透過各種傳媒方式,培育信友的教會意識。 其他發言的主教們在涉及培育信友團體上,都建議推動恭敬聖體聖事的舉動,這也可防止邪教的流傳。董高樞機說到了聖體大會的流傳。一世紀前從法國開始,去年已經是第48屆國際聖體大會。為此這位樞機說聖體大會是一個靈修革新的良好機會。 上週六下午,出席全球主教會議的神長們為世界主教會議設立40周年舉行了紀念活動 湯姆格樞機說到,經由世界主教會議的設立,教會的首席領導重視主教們的集體領導,同時,教會首席領導的功能也得到發揚,使整個教會的活躍組織受益。埃斯泰爾戈姆-布達佩斯的總主教艾爾德則把世界主教會議放在法律性質的焦點上,即現行的教會法典用整個一個章節來談這個問題。首先,它使教會生活和世界的重大問題在一個大家都有可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瞭解其他人的看法的環境中得以討論。40年的經歷體現了世界主教會議是一個有用的工具,為加強教會的共融和改善對牧人職務的履行起到重大作用,儘管在法律上並不代表全體主教團。 這項紀念活動無意唱出凱旋的聲調,但也不乏突出了世界主教會議特別大會的成果:荷蘭、非洲、黎巴嫩、美洲、亞洲、大洋洲和歐洲都作了簡短的發言。 新真福馮•加倫從聖體聖事中獲得為信仰作見證的力量 “我們大家,尤其是我們德國人,感謝天主賞賜給我們這位偉大的信仰見證者,他在黑暗時代舉起了真理的光,他展示了對抗暴政的英勇。我們要問,在當時智者變成盲目的時代,他從哪裡獲得明辨的能力,在那強者也變成弱小懦弱的時刻,他從哪裡得到對抗的力量。這明辨和這英勇來自信仰,信仰向他展示了真理,打開了他的眼目和心靈,因為他敬畏天主甚於人。信仰令他有勇氣說別人不敢說的,做別人不敢做的。” 世界24小時 昨天10月10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巴基斯坦向全球請求援助來面對上週六地震帶來的嚴重災情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巴基斯坦向全球請求援助來面對上週六地震帶來的嚴重災情。伊斯蘭堡的官方消息和國際兒童基金組織稱死亡的人數在3萬到4萬之間。遇難者中尤其有許多學齡兒童被埋在瓦礫下。巴基斯坦軍隊發言人蘇丹將軍被迫表示,這次地震使“整個一代人喪失”。本台特約記者科焦拉從新德里作了以下的報導: 在這場悲劇面前,克什米爾的暴力卻未停止。在印度克什米爾的拉久里8名涉嫌伊斯蘭極端分子與印度軍隊發生的火拼中喪生。這些反叛分子先殺死5名印度教平民。主要的分立組織宣佈停火,使救災工作得以進行。據說,這次地震也使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地區的幾個極端分子的基地遭受打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