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5-06-2006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本篤十六世九月回國訪問 在教宗回國訪問前,他所要訪問的厄廷和雷根斯堡兩個城市已經派代表于最近來羅馬謁見他,贈送教宗榮譽市民頭銜。兩次的會晤都是在親切和喜悅的氣氛下進行的:厄廷的地方政府代表于6月7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後贈送教宗該市名譽市民頭銜。厄廷是巴伐利亞的重要聖母朝聖地,每年有上百萬人前往朝聖。雷根斯堡當局代表則是在21日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後舉行的一個儀式中將榮譽市民頭銜贈送給教宗。雷根斯堡的代表們在儀式中回憶了教宗過去作為神父和神學家,1969年起在當地大學中擔任教義學和教義學歷史教授時的事蹟和作為。 義大利舉行教宗愛德日,信友捐款協助教宗的愛德工作 教友為教宗愛德工作捐款的用途非常多,包括教會的工作、人道工作和促進人性發展工作。醫院、孤兒院、學校、修院;緊急援助:通過聖座一心委員會進行的地震災水災等的救災工作;支持人民進步基金會協助拉丁美洲的農民和原住民、支持若望保祿二世沙哈爾基金會協助非洲對抗沙漠擴展。2004年教友為教宗愛德工作的捐款超過5千萬美元。是什麼推動教友們做出愛德的行動呢?教宗在他的“天主是愛”通諭中這樣說:“這個行動的主要動機應該是基督的愛;愛德超越了行動,要求自我奉獻;而這種奉獻必須謙虛、毫無優越感,而行愛德的力量則是來自祈禱,聖人們便是最好的榜樣。” 世界24小時 昨天6月24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越南領導階層出現人事變動:國家元首、政府總理和國民大會主席辭職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越南領導階層出現人事變動:國會接受了國家元首、政府總理和國民大會主席提出的辭呈。當地的消息來源表示,3位提出辭職的人員的繼承人候選名單將在下周根據越南共產黨的提名公諸於世。越南這項政治改變的根源是什麼呢?本台記者請亞洲新聞社主任切維雷拉神父同我們的聽眾談談: 答:越南從80年代就開始了變化,推動社會內部的改革。但是,這項改革總是遇到政府內部分人的阻力,這些人的思維觀念還是斯大林的那一套。另一個潮流卻比較現代化,比較偏向於改革。有鑒於此,越南領導階層該當做出決定,將改革進行到底,把斯大林的那一套置於一邊。為這個緣故,國家元首、政府總理和國會主席被整個社會和政黨拋在邊緣,目的是儘量使國家向現代化開放,尤其要使越南進入世界貿易組織。 問:在這3位領導人辭職後,是否可以預示國家新的政治方向? 問:共產黨繼續掌握政權… 問:談到越南的社會,基督信仰在越南有哪些阻礙和有哪些遠景? (梵蒂岡電臺訊)菲律賓通過了新法律,廢除1994年頒佈的死刑。在此同時,1200名被判了死刑等候執行的犯人自動改為無期徒刑。在國際社會和促進人權組織壓力下菲律賓政府決定的暫停死刑法令生效之前, 1999年和2000年期間,有7人被執行了死刑。在菲律賓做出廢除死刑的決定後,共有125個國家或地區不再執行死刑,但根據“任何人不能殺死加因”組織提供的資料,以不同的方式不再執行死刑的國家共有140個。保持死刑的國家減少到54個,其中包括中國、伊朗、沙特阿拉伯、古巴、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美國、印度和日本也在其內。此外,國際特赦組織表示,去年2005年,22個國家中的2200人被執行死刑,比2004年的5523人減少一半。執行死刑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占了個案的94%,之後是伊朗、沙特阿拉伯和美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