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7-04-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聖若望拉特朗大殿主持主的晚餐彌撒聖祭,強調耶穌就是真正的祭獻羔羊
彌撒講道後,教宗效法耶穌,親自為十二位神父濯足,表示謙卑和真摯的愛德。奉獻禮時,參禮的信眾都受邀請慷慨捐獻,所得的款項將回應教宗的呼籲,為東非索馬里的拜多阿興建一所診所。 彌撒第一篇讀經講述《出谷紀》所記載的以色列子民遵照梅瑟法律的規定,舉行巴斯卦祭禮,以紀念天主親自帶領他們走出埃及地,脫離埃及人的奴役。教宗說巴斯卦節原來可能是遊牧民族的一個節日,後來以色列人把它改變為紀念性質的感恩節慶,同時也是一個希望的節日。巴斯卦節所慶祝和紀念的的中心對象就是羔羊。牠是以色列民族從埃及人的奴役中獲得解放的象徵。為此,在吃巴斯卦羔羊時,敘述紀念天主舉起雙手,把以色列人解救出來的經過,乃是巴斯卦節慶的一部分。這位神秘又隱藏不現天主顯示他比擁有萬軍的埃及法勞王更強有力。因此,以色列人民不應該忘記天主親自在引導他們的歷史,而他們的歷史就是以他們與天主共融為基本內容。以色列人民不可以忘記天主! 教宗指出以色列人民在巴斯卦節舉行紀念禮節,內容包括讚美和感謝,所用的經文取自聖詠。感謝和讚美天主的高峰在舉行感恩祭的時候。這時候,讚美天主的舉動便成為天主對那些讚美他的人的降福;他們向天主的奉獻受到天主的祝福後,又返回到他們身上。這一切來往形成了一道橋樑,從過去經由現在,走向未來,因為以色列人民的解放還沒有結束,這個小國寡民仍然處在列強的爭奪之中。所以,懷著感激的心紀念天主過去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也就成了另一種祈禱和希望,祈求天主把他所開始的予以完成。 教宗於是講到若望福音和其他三部對觀福音在敘述耶穌基督過巴斯卦節上似乎有矛盾。根據若望福音的記載,耶穌死在十字架的時候正是耶路撒冷聖殿舉行祭獻巴斯卦羔羊的時候。所以,耶穌的死和羔羊的犧牲祭獻完全吻合。但這表示耶穌是在巴斯卦前夕死的,所以至少表面上看來耶穌本人根本就無法吃巴斯卦晚餐。然而根據三部對觀福音的記載,耶穌的最後晚餐乃是巴斯卦晚餐,在這個傳統的禮節儀式上,耶穌加入了一個新意,以他的身體和血作為獻禮,替代舊約傳統的羔羊。
教宗說若望福音和對觀福音之間的這的矛盾直到幾年前仍然無法解決。大部分的解經學家認為聖若望宗徒並無意告訴我們耶穌死亡的真正歷史時刻,他只是選擇一個象徵性的日子來顯示一個更深的真理,那就是耶穌基督是新的和真正的羔羊,他為我們每個人傾流了他的血。 教宗進一步指出:古木蘭(Qumran)死海古卷的發現使我們找到令人滿意的解決可能。這個可能雖然還不為所有的人接受,可是具有相當高的可能性。從歷史觀點看,今天我們可以說聖若望宗徒所記載的非常準確。耶穌的確在巴斯卦前夕,也就是當耶路撒冷聖殿祭殺羔羊的同時,他傾流了他的血。耶穌可能是按照古木蘭的日曆與他的門徒們舉行了巴斯卦節,因此他是在巴斯卦節前一天舉行了這個節日,就像古木蘭團體一樣,這個團體不承認黑落德的聖殿為聖殿,他們等待另一座新的聖殿。所以,耶穌雖然舉行巴斯卦節,但沒有羔羊,不,不是沒有羔羊,他把自己當作羔羊奉獻出來,他獻出自己的身體和血。就這樣,他提前了他的死亡,一如他所說的:“誰也不能奪取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舍掉它的”(若10,18)。耶穌自己獻出他的性命,只有這樣古代的巴斯卦節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教宗引用聖若望金口所寫的有關聖體聖事的要理說:“梅瑟,你到底在說什麼?一隻羔羊的血能夠洗淨人嗎?能夠把人從死中救出來嗎?一隻動物的血怎能洗淨人,拯救人,有力量對抗死亡呢?其實,羔羊只能作個象徵而已,只是期待和指望某一位的一種表達,這一位能夠完成一隻動物的犧牲所無法完成的”。 教宗繼續引用聖若望金口的話說:“耶穌在沒有羔羊和沒有聖殿的情況下度過巴斯卦節。他自己就是眾所期待的真正的羔羊,就如聖若翰洗者在耶穌公開傳教之初所預報的:‘看,天主的羔羊,看,除免世罪者!(若1,29)’。耶穌自己就是真正的聖殿,活的聖殿,天主就住在這座聖殿內,在這裡我們可以會晤天主,朝拜天主。耶穌的血能夠拯救我們,那拯救我們的就是他的愛”。 基督的十字架苦難苦澀而殘酷,卻給人帶來希望、喜樂和救援 教會與社會 耶路撒冷基督信徒隆重舉行聖週五禮儀 世界24小時 昨天4月6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五角大樓宣佈: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同基地恐怖組織沒有直接的關係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同基地恐怖組織沒有直接的關係:美國國防部的一份報告得出了上述結果,這份報告在入侵伊拉克4年之後才公佈。美國國防部特別強調,在2003年對伊拉克復興黨政權的指責是沒有根據的,這項指控為使在這個阿拉伯國家的軍事介入行動合法化。 (梵蒂岡電臺訊)在阿富汗,也制止不住謀殺和進攻事件:一名駕著裝有汽車炸彈車輛的自殺恐怖分子在喀布爾引爆了炸彈,造成至少4人死亡。在政治方面,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宣佈與塔利班分子進行了多次會晤,力圖恢復和平並要求民兵放下武器。此外,基地組織滲入的數百名自殺恐怖分子也準備在很少甚至不可能造成打擊的地區打擊多國部隊。 (梵蒂岡電臺訊)俄羅斯也介入在烏克蘭的政治危機。國家杜馬譴責了烏克蘭親西方的尤申科總統解散國會和提前選舉的政令。杜馬認為,這項政令違反憲法,並且“發出極危險的訊號”。在烏克蘭等待著憲法法庭的決定,這個法庭從昨天6日起開始審查15位議員反對解散國會的上訴。這個前蘇聯共和國的政治危機是在效忠尤申科的反對黨的11位國會議員投靠了親俄羅斯的多數黨,使多數黨有了為修訂憲法所需要的300張票之後開始的。隨後,尤申科總統解散國會的決定進一步加深了危機。 (梵蒂岡電臺訊)東帝汶的氣氛緊張,前天5日結束了總統競選運動,選舉將於下週一舉行。近幾天以來,各候選人的支持者們發生了衝突,至少30人受了傷。幾個政黨也表示擔心有舞弊行為,並說受到了威脅。東帝汶52萬3千名選民應邀投票,這個國家由帝汶島的東部和西部的飛地組成,於2002年獨立。在穆斯林占多數的地區,該國天主教徒占多數。東帝汶儘管有瓦斯和石油礦層,卻是亞洲最小、最貧窮的國家。該國政局到目前為止由古斯芒掌舵,他是首位總統,是反印尼抵抗力量的領導人。預計,這次投票兩位主要的候選人要爭奪古斯芒繼承人的位子,一位是現任總理赫爾塔,另一位是爭取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的領導人古鐵雷斯。赫爾塔近幾年中推行親西方的政治,敞開了自由市場,他在1996年同帝力教區的宗座署理貝洛主教一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個獎項是對他們為獨立從事的和平努力做出的表揚。現任國會主席古鐵雷斯也有很大的機會獲勝,他所領導的政黨奉行共產主義,在國會中占多數。東帝汶去年2006年發生過嚴厲的騷動,600多名軍人抱怨遭到種族歧視。動亂造成至少37人死亡,15萬人逃難。天主教徒在東帝汶占90%,天主教會非常努力地推行青年牧靈、教育和社會服務計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