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08-04-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在羅馬著名的古跡鬥獸場主持拜苦路禮儀

教宗與聖座
-教宗本篤十六世二零零七年耶穌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講道詞全文
-教宗在羅馬鬥獸場主持拜苦路禮儀,指出天主降生成人為與受苦的人在一起

教會與社會
-耶路撒冷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的信徒今年一同慶祝復活節
-基督信仰教會今年一同慶祝主的復活是教會完全合一的徵象

********

教宗與聖座

教宗本篤十六世二零零七年耶穌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講道詞全文

親愛的兄弟姐妹!

自古以來,巴斯卦節的禮儀以這樣的話開始:我復活了,我永遠與你同在;你把你的手覆蓋在我身上。禮儀上有聖子復活、從死亡的黑暗中返回到活人的世界後,向天父說的第一句話。天父的手在這一夜也支撐著他,使他得以重新站立,復活起來。

這句話來自聖詠第一三八篇,它的原始意義不同。這篇聖詠是?美天主全能和無所不在的詩歌,是一首信賴天主絕不讓我們從他手中跌落的詩歌。他的手是良善的手。祈禱的人想像他要行經千山萬水,但會發生什麼事呢?“我若上升於高天,你已在那裡。我若下降於陰府,你也在那裡。我若飛往日出的東方,我若住在海洋的西方,你的雙手仍在那裡引導著我,你的右手還在那裡扶持著我。我若說:“願黑暗把我籠罩”…但黑暗對你並不朦朧…黑暗對你無異光明”(詠138,8-12)。

巴斯卦節這天,教會告訴我們:耶穌基督為我們完成了宇宙之旅。在厄弗所人書信中我們讀到他下降到地裡最深處,那下降的正是上升超乎諸天之上,以充滿萬有的那一位(參見弗4,9-10)。於是,聖詠所見的成了事實。在無法穿透的死亡黑暗中,他卻像光明一樣地進入,黑夜變得光亮如白晝,黑暗成了光明。因此,教會大可以把感激和信賴的話當作復活的耶穌向天父說的話:“是的,我行經大地最深處,進入死亡的幽谷,帶給了光明;如今我復活了,永遠緊握在你手中”。可是復活的主向天父所說的話也成了他向我們說的話,他向我們每個人這樣說:“我復活了,如今我永遠與你同在”。我的手扶持著你。無論你在哪里跌落,總會跌在我手中。我甚至也臨在死亡門前。那沒有人再可以陪你前去的地方,那你無法帶任何東西前往的地方,我就在那裡等候你,我會為你把黑暗變成光明。

聖詠這句讀起來像是復活的主和我們交談的話,同時也是對聖洗聖事中所發生的一切的說明。聖洗聖事事實上不僅是洗濯、淨化而已。它遠比被接納到一個團體中意義更多。它是新生,是生命的新開始。我們方才聽到《羅馬書》一段很神秘的話說:我們受過洗歸於基督耶穌的人,就是受洗歸於他的死亡。在聖洗聖事中,我們把自己獻給基督,他把我們接受到他內,好使我們不再為我們而生活,而是因著他而在他內與他一起生活;好使我們與他一起生活,並為他人而生活。在聖洗聖事中,我們放棄自己,把我們的生命放在主基督手中,這樣就可以和聖保祿宗徒一同說:“生活的不再是我,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要是我們以這種方式獻出自己,接受一種死於自我的方式,這就意味著死亡和生命之間的界線成為可以穿越的。不論是生或死,我們都與基督同在,也因為如此,從今而後死亡不再是一道真正的界線。保祿宗徒在他寫給斐理伯人的書信中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為我,生活乃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但如果生活在肉身內,我還能獲得工作的效果。我正夾在兩者之間,我渴望求解脫而與基督同在一起,這實在是再好沒有了;但存留在肉身內,對你們卻十分重要(參見斐1,21-24)”。在死亡線這邊或那邊,他總與基督同在,為他不再有真正的區別。的確,真的如此:“你將我的前後包圍,用你的手將我庇蔭”。聖保祿宗徒給羅馬人寫信說:“沒有一個人是為自己而生的,也沒有一個人是為自己而死的…所以我們或生或死,都屬於上主”(羅14,7-8)。

親愛的即將受洗的各位,聖洗聖事的新意就是這個:我們的生命已經屬於基督,不再屬於我們。正因為如此,我們連在死亡中也不孤獨,而是與基督在一起,他永遠生活著。在聖洗聖事中,我們已經和基督一起遨遊宇宙,直到死亡深處。在他的陪伴之下,甚至在他的愛的接納之下,我們脫離了恐懼。不論我們到何方,是為生命本身的他都環繞在我們四周,帶領著我們。

讓我們再回到聖週六晚間。在《信經》中我們宣認基督的旅程:“他下降陰府”。這是怎麼一回事?由於我們不認識死亡的世界,我們只可以藉著不太適當的形象來想像克服死亡的進程。那些形象固然無法勝任,畢竟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這個奧跡一二。禮儀用聖詠第二十三篇的話來行容耶穌下降到死亡的黑夜中:“城門,請提高你們的門楣,古老的門戶,請加大門扉!”。死亡的門關閉著,沒有一個人可以從那裡退回來。這道鐵門沒有鑰匙可開。然而基督卻握有這道鐵門的鑰匙。他的十字架敞開了不可廢除的死亡大門。這道門檻現在不再是不可攀越的。他的十字架,他徹底的愛,乃是開啟這道門的鑰匙。天主為和我們一起死亡,才降生為人,他的愛有能力打開這道門。這個愛比死亡更強大。東方教會的巴斯卦聖像顯示基督如何進入死人的世界。他的衣服是光,所以天主是光。“黑夜與白晝一樣光明,黑暗無異光明”(參見詠138,12)。進入死亡世界的耶穌帶著五傷:他的傷痕,他的痛苦,都變成了威能,都是戰勝死亡的愛。他遇見了亞當和所有在死亡的黑夜中等待的人。他們一見,還以為聽到約納的祈禱說:“我從陰府的深處呼求,你便俯聽了我的呼聲”(納2,3)。天主子在降生為人時,只和人類、和亞當做了一件事,但只有在他進入死亡的黑夜中,完成愛的極致行動時,他才終於完成降生為人的整個旅程。藉著他的死亡,他牽引著亞當和所有等待他的人的手,進入光明之中。

現在,我們可是要問:這個形象意味著什麼?因著基督到底發生了什麼新鮮的事?人從受造之初,他的靈魂就是不死不滅的,那麼基督到底帶來了什麼呢?是的,靈魂是不死不滅的,因為人特別存在天主的記憶和他的愛中,即使在墮落以後,也是如此。但人的力量不足以把自己提升到天主那裡。我們沒有翅膀可以把我們帶到那樣的高處。然而,除了與天主同在,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遠滿足人。不能與天主契合的永恆該是一種災禍。人無法抵達高處,卻渴望那裡:“我從深處向你呼求…”只有復活的基督能夠把我們帶到我們的能力無法企及的高處,與天主契合。他的確背著迷失的羊,把牠帶回家裡。我們緊抱住他的身體而生活,藉著與他的聖體共融,我們得以抵達天主的心。只有這樣,死亡才被克勝,我們才成為自由的人,我們的生命才變成希望。

這就是巴斯卦守夜禮的歡呼:我們自由了。因著耶穌的復活,愛顯示出它比死亡還堅強,比邪惡還有力。愛使耶穌下降,同時也是他上升的力量。藉著這個力量,他帶我們與他同行。我們與他的愛契合,乘在愛的翅膀上,就像愛的人一樣,與他一起下降到世界的黑暗中,我們知道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同他一起上升。為此,今夜我們要這樣祈禱:上主,請你也在今天顯示愛比仇恨強有力,比死亡堅強。請你下降到我們現代世界的黑夜和陰府中,牽引著那些等待你的人前往光明之中!在我的黑夜中請和我同在,帶領我走出黑暗!請幫助我、幫助我們和你一起下降到那些等待你、從深處呼求你的人的黑暗中!請幫助我們把你的光明帶到那裡!請幫助我們懂得愛,這個愛使我們和你一起下降,也和你一起上升!阿們。

(梵蒂岡電臺華語部譯)

教宗在羅馬鬥獸場主持拜苦路禮儀,指出天主降生成人為與受苦的人在一起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在6日聖週五晚上主持的拜苦路禮儀中說,天主降生成人為與受苦的人在一起。當晚的拜苦路禮儀像往年一樣,是在羅馬著名的古跡鬥獸場舉行的。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友把整個場地擠得水泄不通。今年十四處苦路的默想由米蘭聖安博羅削圖書館館長,聖經學家拉瓦西蒙席撰寫。大家隨著宣讀的聖經、默想,一同重溫當年耶穌所走的苦路,同時也對今日人類的弊端和痛苦進行反思。拜苦路過程中,第一處和第十四處,由教宗親自舉著十字架進行,其他各處則由盧伊尼樞機、來自中國、韓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青年、一個羅馬家庭、兩位方濟各會士分別舉十字架,教宗和其他的人隨在十字架後面前進。拉瓦西蒙席的默想一面重述耶穌上加爾瓦略山的經過,一面穿插了對我們時代一些悲慘狀況反思。因耶穌被殺害而興奮或痛苦的群眾,與今天製造社會弊端或為消除這些弊端而奮鬥的人群並沒有不同。而在被捉之前孤獨、焦慮地祈禱的耶穌,則反映了今天被人遺忘的老人、病患、異鄉人。比拉多那種冷漠、不關心、只顧個人利益的態度則主宰了我們今天的世界: 這羅馬總督臉上現出的非道德神情,令人的良心麻痹。在默想精疲力竭、血汗淋漓的耶穌與婦女相遇的情景時,拉瓦西蒙席寫說:母親、女兒、姐妹都在十字架苦路上聚合,她們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的母親的形象,是所有受強暴、被排斥、孤單無助的婦女的形象。在十字架前的群眾則代表了一些膚淺、好奇的人,他們尋求強烈的刺激,這與我們這個社會中選擇刺激一樣,就如想用麻醉品來令我們麻木的靈魂、無感覺的心和混沌的思想興奮起來。現在,耶穌死了,這些人的興奮情緒也熄滅了。但是,耶穌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十字架和墳墓並非最後的事件,因為,隨著來的,是耶穌的復活光輝和他的光榮。

重溫當年耶穌所走的苦路

拜苦路結束後教宗向大家的講話,除了強調天主降生成人為了與受苦的人在一起外,更以“心”為主題,說降生成人的天主賜給人一顆血肉的心,來取代鐵石的心,並令我們對受苦、有需要的人的愛心重新蘇醒。教宗說:“跟隨耶穌走的苦路,我們不僅看到耶穌的苦難,也看到世界上所有受苦的人,而拜苦路祈禱的深刻意向正是:打開我們的心,幫助我們以心來看事物。” 教宗接著告信友們,教會的教父們認為外教世界中最大的罪是他們的麻木不仁,他們的鐵石心腸。教父們喜愛先知厄則克耳說的“從你們肉身內取去鐵石的心,給你們換上一顆血肉的心。”這句話。教宗說,歸於基督,成為基督信徒,意味著接受一顆血肉的心、一顆對他人的苦難和痛苦具敏性的心。教宗接著說:“我們的天主不是一位遙不可及、留在自己的福樂中的天主,我們的天主擁有一顆心。更好說,他擁有一顆血肉的心,他降生成人正是為了與我們一同受苦,並在我們受苦的時候與我們同在。他降生成人為了賜給我們一顆血肉的心,為令我們對痛苦的人和有需要的人的愛重新蘇醒。”最後,教宗請大家為世界上所有受苦的人祈禱,求天主賞賜我們一顆血肉的心并使我們成為他的愛的傳揚者,不僅以言語,還要以我們的整個生命來傳揚。

教會與社會

耶路撒冷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的信徒今年一同慶祝復活節
(梵蒂岡電臺訊)今年,使用額我略曆的天主教和基督教,與使用朱利奧曆的東正教教徒一同慶祝復活節。為了這個緣故,耶路撒冷今年復活節的朝聖者人數特別多,有大量朝聖者來自俄羅斯,許多巴勒斯坦人基督信徒也獲得以色列當局批准前來耶路撒冷參加復活節的各項禮儀。也因為這個緣故,昨天上午在耶穌聖墓聖殿舉行的天主教拉丁禮教會的復活前夕守夜禮有大量的東正教徒在場,而東正教舉行的禮儀,也有大量天主教徒在場,聖殿中充滿了大公、融和的氣氛。天主教拉丁禮教會的守夜禮由耶路撒冷拉丁禮教會的助理主教特瓦爾主教主持。在誦念了第七篇讀經後,特瓦爾主教帶領高唱光榮頌,這時,聖殿鐘聲大鳴,管風琴也奏出響亮的旋律。在主復活的地方宣報復活時,有大量的東正教徒在場。隨後是祝聖水和舉行聖體聖事禮儀,最後以三聲阿肋路亞的歡呼結束這個隆重的禮儀。
在天主教舉行守夜禮後,耶路撒冷不同禮節的東正教也在聖墓聖殿中舉行了隆重禮儀。

耶路撒冷天主教會在聖週五舉行的紀念耶穌被釘十字架和死亡的禮儀,也有成千上萬的信徒參加,他們從淩晨起不斷進行遊行。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基督教徒,在耶路撒冷舊城祈禱、在苦路的每一處停留默想、從主耶穌受審判的地方直到他受十字架酷刑死亡、以及復活的地方,重走主的苦路。聖週五一大早,耶路撒冷天主教拉丁禮教會在被稱為哥耳哥達的地方舉行了聖道禮儀,隨後,主教、神父、執事遊行到在耶穌聖墓聖殿的小堂中供放聖體的地方取了聖體,帶到加爾瓦略山。在那裡,參禮的信友們領了聖體。5日晚間,擁擠在日色馬尼山園的聖殿中的信友們,參加了聖地護守人皮紮巴拉神父主持的朝拜聖體禮儀。6日上午,他並帶領了大家拜苦路。

各教會舉行禮儀的時間有一定的規定,這是遵照耶路撒冷實行的維持現狀法規而來的。

基督信仰教會今年一同慶祝主的復活是教會完全合一的徵象
(梵蒂岡電臺訊)今年天主教、基督教和東正教一同慶祝復活節。東正教非常強調這個難得的機會,俄羅斯東正教的宗主教阿雷西奧二世在並這個機會上向教宗本篤十六世寄發了賀函。君士坦丁堡東正教的宗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也認為基督信仰教會今年一同慶祝主的復活是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徒熱切渴望的完全合一的徵象。關於這一點,東正教歐洲南部地區的領導人傑納迪奧斯總主教和我們談了基督信徒如何為復活了的耶穌作證:

:我們能向他人做的最大的見證是我們的合一。我們在主的復活這個重大的節日上不斷祈求合一,以使所有的人,不僅是基督信徒,都能合而為一,並忠於我們的救主基督。耶穌基督要我們合一,因為這樣,世界才會相信。

:基督信徒和東正教信徒努力走合一的道路,您看到這方面的希望嗎?
:我認為有很多希望而且是具體的希望。我們需要做的是盡自己的責任懷著友愛來互相合作,並且為我們間的分裂而痛苦。這也許是我們作為基督信徒的最大的罪過,在我們承行天主旨意的路上,我們必須忍受這罪過所帶來的痛苦。從另一方面來說,羅馬教宗本篤十六世與君士坦丁堡東正教宗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歷史性的會晤便顯示出這一點。我很榮幸能夠親眼見到兩位基督信仰教會的領導人歷史性的擁抱,並分享了所帶來的喜樂。這個舉動的確是實現天主意願的重大希望象徵。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承行天主意願而做出奉獻和犧牲。我在義大利許多年,見到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多進展。今天,我們覺察到我們真正是兄弟,是姐妹教會,是同一個天主的兒女。現在,我們應該合作,一同實現天主要我們合一的意願。耶穌在受苦難前,曾為世界相信天主而祈禱。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