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15-06-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宗接見“民族發展”基金會董事會,指出民族發展必須以人的整體觀為基礎
-訪問聖座聖職部秘書長毛羅•皮亞琴察總主教談司鐸的聖化

世界24小時
-柬埔寨審判波爾波特紅色高棉政權的法庭開庭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西蒙•佩雷斯當選以色列新總統

********

教宗與聖座

教宗接見“民族發展”基金會董事會,指出民族發展必須以人的整體觀為基礎
(梵蒂岡電臺訊)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原住民為援助對象的宗座“民族發展”基金會董事會成員,于六月十四日結束在梵蒂岡舉行的年度會議後,蒙教宗本篤十六世接見。教宗告訴他們:人的發展必須以人的整體觀為基礎。

民族發展基金會是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十五年前設立的,名稱取自保祿六世教宗所頒佈的著名通諭,《民族發展》通諭。今年紀念這道通諭頒佈四十周年。基金會由聖座一心委員會負責,委員會主席保羅•科爾德斯總主教是基金會的董事長。

教宗本篤十六世說:“這個基金會是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對我們社會上最貧苦的人士重大關懷的成果。基金會有特定的目的,為的是幫助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原住民和當地居民與非洲人混血的後裔。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想到那些人民眼見自己祖先所遺留下來的習俗已遭到威脅,他們的傳統有可能被後現代的文明所破壞,而這些傳統對福音是那麼地竭誠歡迎。因此,基金會的使命意義重大,必須根據基金會的兩個特徵來推展工作”。

教宗指出這兩個特徵說:“第一個是從牧靈原則看,民族的發展必須具有對人的整體觀,就如基金會章程所說的,必須注意到人生命的社會和物質層面,一如宣講信仰一樣,要賦給人的存在圓滿的意義,因為人的真正貧窮經常是缺乏希望,缺乏一位父親給他的生命意義”。

“民族發展”基金會董事會由聖座一心委員會主席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各地的主教共同組成,這些主教深刻瞭解當地居民的痛苦和真正需要,由他們來決定基金會的運用,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官僚作風和繁雜的程式,使發展的資金直接交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教宗引用他一個月前牧靈訪問巴西,在阿帕雷西達聖母朝聖地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主教們所說的話說:“拉丁美洲的教會固然面對許多巨大的挑戰,諸如俗化、邪教猖獗、許多居民貧苦,但它仍然是人民的希望的教會,因為教會感到有必要為每個人的尊嚴、為真正的正義、為消除貧困而奮鬥”。

訪問聖座聖職部秘書長毛羅•皮亞琴察總主教談司鐸的聖化
(梵蒂岡電臺訊)今年六月十五日星期五是耶穌聖心瞻禮。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一九九五年制定每年的這個瞻禮為司鐸聖化日,要求整個教會的信友,不論是司鐸或平信徒,都要在這天更特別為神職人員的聖化祈禱。關於這個節日的意義,本台特別向聖座聖職部秘書長毛羅•皮亞琴察總主教請教幾個問題:

:皮亞琴察總主教,為什麼制定耶穌聖心瞻禮這天特別為司鐸的聖化祈禱?
:我們都知道心是情感的標記。當我們看到一幅畫著心的畫,我們就立刻想到愛,想到情感的跳動。耶穌的心就是他把自己的牧靈愛德分施給人靈的象徵。當我們看到耶穌聖心時,我們就想到耶穌說的那句話:“你們勞苦負重擔的,都到我這裡來,我要使你們休息”。當一位神父聽到這樣的話,他會感到自己像朋友一樣地被愛,被接納。耶穌向他的司鐸,向他的宗徒們說:“我不再叫你們為僕人,而是朋友”。所以,當一位神父在孤獨的時候,在他感到難以把應該傳遞的價值傳給這個俗化的社會時,他會感到自己被瞭解。從另一方面說,耶穌聖心為神父也是一所學校,讓神父沉浸在耶穌的牧靈愛德中,使他自己也成為勞苦的人休息的場所。司鐸的臨在是一個標記,當人們看到一位神父經過,他們應該能夠感到一位父親的臨在,感到自己受接納,被瞭解,感到有個避難所。為此,一位神父的外表衣著和言行舉止應該然人立刻看出他的身份,這是很重要的。我可以說耶穌聖心也是學習做好聽告解神功,妥善分施天主的憐憫慈悲的特殊學校。

:皮亞琴察總主教,今天的基督信徒團體對司鐸形象有什麼期待?
:我想信友們所期待的司鐸的形象與媒體所呈現的大不相同。媒體所表現的司鐸幾乎是一種時髦的青年小夥子。然而,人們所期待的司鐸卻是一個天主的人。這是我親自體驗到的。我曾經多年在幾所高中教授宗教課程。我發現青年學生們即使會向神父開玩笑,作弄他,和他拍肩搭背,可是當他們真正需要一位神父時,他們尋找的是一位天主的人,也就是一位像阿爾斯的本堂神父聖維雅內、像聖若望鮑思高這樣的神父。當然,每位神父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徵,卻都是一位充滿天主臨在的人。當人們談到阿爾斯的本堂神父聖維雅內時,都說“你去看誰?”,答案是“我去看天主,他臨在一個人身上”。我相信,即使一個世俗主義者,即使一個遠離天主的人,當他談到一位司鐸時,或者當他真正要向神父談心時,他所尋找的一定是一位天主的人。

:皮亞琴察總主教,一位有聖德的神父會培育出有聖德的教友,請問神父與教友之間在精神靈修上會產生相互作用嗎?
:事實上,神父與教友之間是彼此依賴,相互作用的。神父越是有聖德,他所照顧的靈魂就越多。在他牧靈的地方會產生一個同心的圓周,從圓心散發善意和聖德。這就好像一個熱源,如果在一個房間裡面有個暖氣裝置,而且是點燃著,這個房間自然會有溫暖。神父與教友之間的關係有點類似。我要說的是:如果教友瞭解我說的這些話,他們就應該多為他們的神父祈禱,而且要期待他們的神父做到這點。然而要對他們的神父具有很大的包容心,因為是教友自己在激勵神父聖化,好使神父在與教友們接觸後,感到自己受到激發,日復一日地努力效法耶穌基督。

世界24小時

昨天6月14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柬埔寨審判波爾波特紅色高棉政權的法庭開庭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西蒙•佩雷斯當選以色列新總統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波爾波特紅色高棉政權統治柬埔寨的恐怖時期已經過去了30多年,這個政權在1975至1979年間犯下的罪行在歷史上留下了最殘暴的一頁。1百50多萬人死於窮困、饑餓、疾病或被殺死,整個國家成了擁有數百萬奴隸的勞改場。司法程序從昨天6月14日開始:柬埔寨法官和國際法官經過幾個月的洽談後,訂出了金邊法庭展開審判的規則,這個法庭由柬埔寨和聯合國設立,要審判罪犯。本台記者就這個法庭的設立,請身為律師和武裝衝突國際法教授帕倫伯談談他的看法:

:這是一個國際化的家庭式國家法庭,有聯合國的加入,它要保障訴訟活動的合法、正統及公正性。這一點很重要,尤其是因為法庭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強制的法庭。所選擇的是一條較長的路,但依我看為國際條例也更有益,這個益處就是國家與聯合國的合作,即使我們不該忘記存在著弱點,因為我們與之打交道的是一個相當不健全的柬埔寨司法制度,以地方法官為主的貪污和政治影響大有市場。但是,現在需要讓這個法庭有可能運作。

:帕倫伯律師,今後幾個星期可能開始初步提出罪狀。將出庭的紅色高棉都是哪些人呢?
:將出庭的紅色高棉,首先將是那些在這段長時間後倖存的人,因為我們所說的罪行是從75年到79年這段時期的,他們主要是波爾波特政府的軍政負責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到現在還逍遙法外。因此,這是一項極度晚到的審判。這些人的年齡在76到80歲之間。

:在您看來,今天的柬埔寨社會如何看待這項審判?
:我認為,直接參與這場滅族屠殺的一代人在數字上和比例上越來越少。相反,我看到柬埔寨司法機關在國際層面活動的一大機會,這一點只能對柬埔寨政府和柬埔寨人民有利。

:這項審判能安撫人們對過去的那種憤怒、恐懼的記憶嗎?
:通過盡可能公正地審判殘殺行動的負責人來安撫人們對過去的記憶。我想是柬埔寨人自己有這個要求,因為到了結束過去的時刻,在國際團體中來全面地面對這個21世紀。

(梵蒂岡電臺訊)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人,83歲的西蒙•佩雷斯前天13日在以色列國會的第二輪投票中被選為第九任國家總統。聖座駐以色列大使弗蘭克總主教向宗教新聞社表示:“新總統有漫長的談判歷史。”佩雷斯從1959年起從政,做過通曉以色列核計畫的本•古里安的助手,是1993年奧斯陸和平協定的推動人。但是他也並非沒有政治上的失敗。96年,前總理拉賓遭謀殺後,他在政治選舉中失利,輸給利庫德党的對手內坦尼亞胡。之後,在2000年的總統競選中又敗給現任屆滿的卡茨亞夫。那麼,西蒙•佩雷斯現在任總統,以色列會有什麼改變?本台記者請博羅涅大學的中東政治發展學的教授埃米利亞尼談談她的看法:

:此時,以色列領導階層有嚴重空缺,總理層面的人尤其如此。顯然,在評估藉著沙特的調停阿拉伯國家提供的和平的時刻,尤其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內戰開始蔓延,死亡人數每日增長的這一時刻,佩雷斯任總統是要加固政治結構。需要有號召力,此時,在以色列政治舞臺上唯一有號召力的人物就是佩雷斯。他尤其給了國際社會一個強烈的訊號,因為首先給阿拉伯聯盟送去以色列願意合作的訊息。其次,他有一切正確的渠道來同美國和同布什總統路線完全不同的國會交談。最後所涉及的,儘管有黎巴嫩的震動,在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為歸還戈蘭高地有結出果實的對話。

:佩雷斯有奧斯陸談判的背景,他被稱為“有漫長的談判歷史”絕非偶然。聖座大使弗蘭克作了上述表示。那裡的人民如何看這個形象呢?
:佩雷斯在以色列是個沒有驚天動地成就的矛盾的人物。以色列正是因為有嚴重的安全綜合症,20多年來一直依靠有前軍事將領背景的總理,而不是共和國的總統。共和國總統的職務超越政黨,卻能令佩雷斯發揮他的地方和國際調停的豐富經驗。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