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聖洗聖事─新生命的誕生

      在耕莘醫院,每當有嬰兒出生,醫院都會透過擴音器,在布拉姆斯搖籃曲的樂聲中,向大家宣佈這個好消息。用這種方式歡迎新生命來到世界,真是美妙。我們能很自然地體會生命的價值及可貴。如果人是這樣地慶祝新生命,我們可能想像當人領受聖洗聖事誕生於天主的大家庭──教會,並分享天主神聖的生命時,天主會有多歡欣﹖以人的本性,慶祝嬰兒的誕生;教會則以屬神的禮儀──聖洗聖事,來慶祝我們在主內、在教會內的新生命。

      入門聖事包括聖洗聖事、堅振聖事及聖體聖事。聖洗聖事是入門聖事中所舉行的第一件聖事。透過此一聖事,我們分享天主聖三的生命。教會代表天主接納我們,因為從我們受孕的那一刻起,天主就先愛了我們。

      「神聖的洗禮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基礎,是在聖神內得到生命的必經之路,也是獲得其他聖事之門」(新編《天主教教理》1213)。

什麼是聖洗聖事?

     「聖洗」這個字的希臘文baptizein, 意思是「沒入」或是「浸入」。這個字也指出初期教會施行聖洗聖事的方式:領受聖洗者,走進聖洗池內,全身浸入水中;然後再從水池的另一邊走出。這種洗禮方式表示領洗者衷心相信聖洗聖事的實際意義。他以投入水中的行動,表明死於罪惡;又以從水中走出,表明復活成新人。這個動作不但象徵、也實際讓領洗者參與了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同上1239)。也由於聖洗聖事有耶穌基督死亡和復活的外貌,因此復活前夕是領受此一聖事最合適的時間。

      從十三世紀起,舉行洗禮時,主禮以在候洗者頭上倒三次水,取代全身受浸的方式,今天教會決定恢復從教會初期即採用的全身受浸的方式。

聖洗的恩寵

藉著水的洗禮,一個人的生命有了如下的改變,而且這改變是永遠不會撤回的。

  1. 他變成了新的受造物(同上1265)

    受過洗的人得到重生,成為天主的義子。他 死於舊日習於犯罪的生命,進入新的生命─在天主帶領下的充滿恩寵的生命。

  2. 他由天主所賜神聖的恩寵,成為聖的,是天主聖神的宮殿(同上1266)

    新領洗者領受傅油,表示接受天恩聖神(同上1241)。他得到天主的恩寵,能對天主懷著信、望、愛之心,又能在聖神的激勵下生活及行動;更得到所需的恩寵,藉著各種德行,使自己更為美善(同上1266)。 天主在人領洗時所白白賜予的恩寵,永遠不會作廢。「聖洗聖事在基督徒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精神印記,表示他屬於基督。任何罪惡也消除不了這個印記」(同上1272)。但是我們有選擇的自由,我們可以對天主所給的恩寵不作任何回應。

  3. 他所有的罪過都得到了赦免,包括原罪和本罪(同上1263)

    聖洗聖事消除了原罪帶來的後果,而最嚴重的後果就是與天主分離(同上1263)!「獲得重生的人,任何妨礙他進入天主國度的阻礙都不再存在,不論那是亞當帶來的原罪,或是自身的本罪,或是犯罪所產生的後果」(同上1263)。 但聖洗聖事不會撤消因罪過而帶來的現世的後果,例如生病、痛苦和死亡 (同上1264),卻會向我們保證,透過此一聖事,我們可分享基督戰勝世俗邪惡的勝利。天主的仁慈和救恩的愛遠勝過罪惡的力量。 在聖洗聖事中所使用的水,更進一步地強調了「遠離罪惡奴役」的思想。正如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通過紅海,從奴隸之身進入了新生命;我們也藉著聖洗聖事的聖水,通過罪惡而進入新生命(同上1217-1222)。

  4. 他成為基督身體的肢體,並加入了信友組成的教會(同上1267)

    聖洗聖事不是一件個人的聖事,而是團體的聖事。此聖事不但給予我們在天主內的新生命,也將我們與基督徒團體結合。....「聖洗聖事使我們成為基督奧體的一員。因此...我們彼此成為肢體」(同上)。

  5. 他因聖洗聖事而分擔基督司祭、先知和君王的職務(同上1268)

    在每一種盟約式的關係中,雙方都要履行某些承諾並善盡某些責任。同樣的,凡是領受聖洗聖事的人,不但分享基督所賜的許多恩賜,也必須擔負起身為基督徒應盡的責任。他們受召來參與「天主子民應有的使徒及傳教工作」(同上1270)。

    基督徒因基督之名敬拜天主,而分擔耶穌的司祭職;他聽從並宣揚福音,而分擔基督的先知職;他為那些有需要的人服務,而分擔基督的君王職。

聖洗聖事的必要

      天主教會教導我們,聖洗聖事為得救恩是必須的。這個教導來自耶穌基督本身(參閱若三5)。 「對於那些聽到了福音的宣講,也有機會要求領受此一聖事的人來說,聖洗對於他們的得救,是必要的」(新編《天主教教理》1257)。

因此,凡是聽過基督的福音,也了解聖洗的必要性的人,領受聖洗聖事就成為一種責任。如果明知此一聖事的重要性,又拒絕領受此聖事,就是犯了反對天主的大罪。

      一個人雖然不認識耶穌基督,也不了解或相信領受聖洗的必要,但他若過著善良正義的生活,那麼這人並不需要領受聖洗聖事才能得救(見Anderson, p.122)。新編《天主教教理》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任何人若不認識基督的福音,但仍追求真理,並按照個人的了解,來遵行上主的旨意,那麼他就可以得救」(新編《天主教教理》1260)。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假設,如果這人有機會認識基督,也有機會了解聖洗的必要性,他會願意接受聖洗聖事。這就叫做願洗。

      慕道者若在領洗前去世,即使他們還來不及領受此一聖事,也會因為有領洗的意願而得救(同上1259)。另外還有一種洗禮叫做血洗。就是那些雖未接受聖洗聖事,但卻為了信仰的緣故而致命的人,他們已因為基督,並與基督同死,而領受了此一聖事(同上1258)。

      我們都知道天主的仁慈,也知道祂渴望所有人都能得救(參閱瑪十八14),因此我們相信沒有領洗而早夭的兒童,必定也能得救(同上1261)。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可以偷懶,而不積極帶領兒童及男女老少來到天主面前,接受洗禮。

聖洗聖事只是一個開始

      如果有人問你:「你是什麼時候領洗的?」你很容易回答這問題,只要說出自己領洗的日期即可。但是若有人問你:「你今天如何過你的領洗生活?」也許你就得三思之後,才答得出來了。我們往往會把自己的領洗當成一個發生在從前某一時刻,如今已成過去的事件。但領洗並不是神父在我們額頭倒了水之後就結束了。「領洗」在我們身上烙下了印記,表示我們終身都要做天主的使徒,終身與主同行。正如嬰兒不會在誕生之後就停止成長,領過洗的基督徒也要按他領洗時所作的承諾而繼續成長。在每年復活節的禮儀中,教會都邀請我們重發領洗誓願,就是為了提醒我們這一點。

      每一次我們拒絕罪惡,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為貧困的人祈禱、捐獻,參加敬拜天主的禮儀,為最小的兄弟姊妹服務....時,我們就是在實踐我們領洗時的承諾。這樣,我們在基督內的新生命,在現世中真正成為實實在在的生命;我們的生命也就肯定了我們的領洗誓願:成為世上的光。

結 論

      藉著洗禮,我們脫離了罪惡,成為天主的義子女,並且分享祂神性的生命。聖洗聖事是在教會內與基督訂立終身盟約的一個開始,也是我們在入門過程中所領受的第一個聖事。教會教導我們,聖洗聖事為得救是必需的。非基督徒也能藉著願洗或血洗,得到聖洗聖事的恩寵。在聖洗聖事中,我們分享基督的逾越奧蹟。

「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們受過洗歸於基督耶穌的人,就是受洗歸於祂的死亡嗎?我們藉著洗禮已歸於死亡與祂同葬了,為的是基督怎樣藉著父的光榮,從死者中復活了,我們也怎樣在新生活中度生。如果我們藉著同祂相似的死亡,已與祂結合,也要藉著同他相似的復活與祂結合。」 (羅六3-5)

參考書目

  1. Sandra DeGidio, O.S.M. "The Sacrament of Baptism-Celebrating the Embrace of God", CATHOLIC UPDATE, (St. Anthony Messenger Press, March 1989) p.2.
  2. 新編《天主教教理》
  3. William A. Anderson, In His Light (Dubuque, Iowa:Wm. C. Brown Publishers, 1986) p.122.


回到頁首


教理推廣組

聯絡資訊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