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成人 主旨:幫助學員了解和好聖事,進而能以信心恭領和好聖事、親近天主
時間:60分鐘
設計者:彭育申修女
會前準備:字卡、教學相片、聖經、歌本茶點歡迎及會前禱
(15分鐘)
向人道歉
相信們每一位都有向人道歉的經驗。請大家聚成4-6人小組;於小組內討論:在什麼情況下向人道歉並不難,又在什麼情況下向人道歉是件困難的事。請委派一位作記錄,8分鐘後,請記錄上台與大家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教理傳授人將各組的分享以摘記的方式在黑板上列出)
道歉不難
- 對方溫和、體諒>
- 對方原諒了我
- 我們彼此更親近了
- 我們原本的關係良好
- .........
道歉困難
- 需要承認自己的軟弱
- 自己的驕傲是道歉的障礙
- 感受不到對方的愛
- 道歉後,仍得不到對方的諒解
- 對方也有錯,但對方不承認
- 不覺得自己有錯
(20分鐘)
了解和好聖事
在教會裡,有七件聖事,其中一件是懺悔聖事,也稱為和好聖事,或告解聖事;在這件聖事中,懺悔者為自己的過犯,向天主道歉,也向教會道歉。對不少的天主教友來說,辦和好(懺悔)聖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今天,我們要看什麼是和好聖事。希望在更深入的了解和好聖事後,我們能以信心,藉著這件聖事,親近天主。
首先,讓我們看一張相片(教理傳授人舉起一張10x12的相片給學員看)。你認得相片中的人嗎﹖左邊是我們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你知道右邊的這位是誰嗎﹖他的名字叫艾格卡,就是1981年在聖伯多祿廣場企圖槍殺教宗的那一位。這相片攝於1983年12月。那天,教宗來到雷比亞監獄,會見艾格卡,告訴艾格卡,教宗原諒他。你若是艾格卡的話,你會有什麼感觸﹖你會如何迎接教宗﹖(請學員分享)
領洗時,我們的一切罪過都被赦免──我們的原罪、個人所犯的所有的罪,以及因罪而應得的懲罰(1263)。但是領了洗的教友仍會經歷罪的現世後果,如:苦難、病痛、死亡、人格的軟弱,以及傾向罪惡的心....等(1264)。當犯罪時,我們因領洗所擁有的,在基督內的新生命,會因而削弱,甚至喪失(1420)。
為治癒我們心靈和身體上的疾病,耶穌在教會內建立了和好(懺悔)聖事,以及病人傅油聖事。藉著聖神的德能,基督能繼續賜給我們救恩(1421)。
教宗的這張相片幫助我們了解,當我們因罪而冒犯天主時,天主會主動地來找我們,願意與我們和好。藉和好聖事,耶穌召叫我們重新皈依祂(1423)。了解了這點,那麼剛才大家所說的,有關艾格卡的感觸,以及他迎接教宗的心情,不也就是我們在和好聖事中,與天主相遇時可能感受到的心情嗎﹖!
我們又稱和好聖事為告解聖事;因為在這聖事中,我們一方面告明自己的罪過,另一方面,我們是在承認並頌揚上主的美善,和祂對罪人的仁慈(1424)。想想看,我們竟然能藉和好聖事而歸光榮於天主﹖這是多麼值得我們經常去作的好事!
內心的悔改
當辦和好聖事時,我們是在回應耶穌的召叫,要我們悔改。不過我們不能只以外表的行動來響應,更重要的是內心的皈依。這「內心的悔改」能使我們過更肖似耶穌的基督徒的生活。我們的言行也會因內心的皈依而時時為基督作證。
「內心的悔改」指的是徹底地重新釐定自己整個的生活方向,下定決心,停止犯罪,棄絕邪惡,對自己曾犯的惡行感到厭惡,開始仰賴天主恩寵的助佑,過肖似基督的生活(1431)。而這「內心的悔改」首先是來自天主的恩賜(1432)。
懺悔行動
基督徒「內心的悔改」可藉不同的懺悔行動而表達出來。聖經和教父尤其強調三種方式:1.禁食
2.祈禱 3.施捨。信友能藉這三種方式表達對自己、對天主、對他人,三個幅度的皈依(1434)。
其實,在每天的生活中,天主都賜給信友許多皈依的機會,藉著關懷窮人、維護公道與正義、向人承認自己的過失、規勸在主內的兄弟姐妹、檢討自己的生活、省察良心、接受靈修指導、忍受痛苦、為正義而忍受迫害....等,我們都能把內心的皈依表達於言行中(1435)。
此外,要知道,感恩祭的參與,實是信友日常皈依及懺悔的恩寵源頭與滋養。因為在感恩祭中,基督使我們與天父和好的祭獻又重新地臨現在我們中;一次又一次地促成我們與天父的和好。多少人知道,感恩聖事是滋養並強化那些要活出基督生命人的聖事﹖!感恩聖事是良藥,它從我們易犯的過失中解救我們,並保護我們避免陷入致死的罪(1436)。
閱讀聖經、祈禱「時辰禮讚」(日課經),以及天主經,都能在我們的內心重振皈依和懺悔的精神,有助於我們得到罪赦(1437)。
而禮儀年中的四旬期及每週紀念主受難的星期五,也是教會實踐懺悔的重要時刻。信友可以藉靈修的操練、行善功、懺悔禮儀、朝聖活動、禁食及施捨的克己行動....等,表達內心的皈依(1438)。
剛才我們說,「內心的悔改」會使我們對自己曾犯的惡行感到厭惡(1431),因為我們了解,罪惡首先是冒犯天主,斷絕我們與天主之間的共融,同時,罪過也傷害我們與教會(在主內的兄弟姐妹)的共融。因此,我們的皈依及懺悔需要得到天主的寬恕,同時,我們也需與教會和好(1440)。
懺悔者的行動
信友要如何領受和好(懺悔)聖事呢﹖
- 首先,懺悔者必須發痛悔「痛悔」指的是懺悔者因自己所犯的罪而悲傷,由內心生起對罪的厭惡,且立志不再犯罪(1451)。
在接受和好聖事前,懺悔者最好是先在天主聖言的光照下,省察自己的良心,在福音和宗徒的書信中,汲取倫理的教導(1454)。
- 告明罪過
透過告罪,人真誠地面對自己所犯的罪過,為所犯的罪過負起責任,並重新向天主打開心門,與教會共融,開始再度另一個新生活(1455)。
向司鐸告明是和好(懺悔)聖事的必要部分。懺悔者必須告明所有用心省察出的死罪(大罪),即使是最隱密的罪。要知道,有時是十誡中所提及的最後兩誡,也就是在慾望及意念中所犯的罪,能嚴重地傷害靈魂,比那些明顯的罪,更為危險(1456)。
要獲得寬恕,信徒需把一切罪過都交在仁慈的天主前;若故意隱瞞自己的某些罪過,便不能通過司鐸而獲赦免(1456)。
教會教導,凡年齡達到辨別能力的信友,都有責任至少一年一次,誠實地告明自己經反省而察覺出來的重罪。省察到自己犯了死罪,卻沒有先透過和好(懺悔)聖事以獲得寬赦,即使懷有很大的痛悔,也不可以領受聖體(共融)聖事,除非他有充分的理由領受聖體聖事,但又無法接觸到聽告解的司鐸(1457)。
雖然信友沒有絕對的必要告明日常的過錯(小罪),但是教會仍積極地勸勉信友這樣做。事實上,定期告明小罪,有助於培養信友的良心,對抗惡習,讓基督治癒我們,使我們在聖神的生命中不斷進步。因為,如果我們經常藉此聖事,接受天父慈悲的恩賜,我們也會因肖似祂而成為慈悲的人(1458)。
- 補贖
很多罪惡會傷害近人,我們應儘量予以賠補(如:償還偷取了的物品、重建被誹謗者的聲譽、補償種種傷害等)。罪惡不但傷害罪人自身,使信友軟弱,罪惡也傷害罪人與天主及與近人的關係。赦罪除去罪過,但並未補救所有因罪過而造成的損害。在得到罪赦後,懺悔者仍應致力於心靈的康復。懺悔者需為自己心靈的「康復」多做些事情,彌補自己的罪過;這樣的賠罪,我們稱為補贖(1459)。
給告解者指定「補贖」時,司鐸需考慮懺悔者的個別情況,使懺悔者能藉所作的補贖獲得神益。補贖應盡可能符合所犯罪過的輕重和性質;它可包括祈禱、奉獻(捐獻)、仁愛行動、為近人服務、甘願克己犧牲,尤其以忍耐,接受信友應背負的十字架。這樣的補贖能幫助我們更肖似基督。基督不是為我們背負了十字架﹖!與基督同苦,我們也能與祂同享復活的光榮。但是,我們要了解的是,做補贖時,並不是我們自己獨自在努力;我們是透過耶穌基督在做補贖。而悔改的果實也是從祂而來;經由基督,奉獻於父,蒙父悅納(1460)。
和好聖事的施行人
我們知道唯獨天主能寬赦人的罪過。但是,基督願意把赦罪的權柄交給宗徒,使他們能以祂的名赦罪(1441,1442)
,並使罪人與教會重新和好(1444)。[要知道,「與天主和好」及「與教會和好」,兩者是不可分的(1445)。]基督把和好的職務託付給宗徒,於是主教、主教的繼承人以及司鐸──主教的合作者,今天繼續執行這職務,依聖秩聖事,享有「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赦免一切罪過的權柄(1461)。
司鐸應鼓勵信友領受和好(懺悔)聖事,而且每當基督徒合理地要求這聖事時,應隨時樂意為信友舉行這聖事(1464)。
司鐸是天主憐愛罪人的標記與工具(1465);祂並非主人,而是賜予信友寬恕的天主的僕人。他應與基督的意願和慈愛相結合。他對基督徒的行為操守、人情世故,應有深刻的領悟,對跌倒的人懷有尊重和仁慈的心;他應熱愛真理,忠於教會的訓導,並以耐心帶領懺悔者邁向治癒和完全成熟。他應為懺悔者祈禱、做補贖,並把懺悔者託付給仁慈的主(1466)。
教會清楚地意識到這職務的崇高和慎重,以及對人應有的尊重,因此宣佈所有聽告解的司鐸,必須對懺悔者所告明的罪過絕對保守祕密,否則將受到極嚴厲的處罰(1467)。
所以藉著和好聖事,我們重新生活在天主的恩寵中;我們能與天主作更密切的結合(1468)。我們也與教會和好,使教會更堅強,更有活力(1469)。我們知道,唯有藉皈依的道路,我們才能進入天國(1470)。而在這皈依的道路上,我們並不孤單,我們與世上所有其他在基督內的兄弟姐妹,與聖母瑪利亞和天上的諸聖,以及煉獄裡的靈魂是連繫在一起的,彼此代禱支持(1474-1477)。
(5分鐘)
了解了和好聖事,讓我們再回頭看看聚會開始時,我們所列出的有關向人道歉的困難。這些困難會是我們向天主、向教會道歉時的困難嗎﹖(與學員依次評估)再看看我們開始時所列出的道歉不難的原因,或許我們能說,向天主、向教會道歉並不難!多少人同意呢﹖
(5分鐘)
與學員一齊頌讀聖詠第五十一篇──認罪懺悔
(5分鐘)
以一首聖體歌結束今天的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