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治療的聖事─和好聖事

      人對自己身體的健康沒有不重視的,尤其現代人對此愈來愈重視了。我們中國人一向也很重視養生之道,不但要吃有益健康的食物,也要常常運動。我國的傳統健身術和中藥,也愈來愈引起國外人士的興趣。由此可見,人們對於身體和心靈的健康,以及身心合一的渴求及需要,是中外皆然的。這也是天主對我們的希望。

      天主從一開始創造我們,就是為了要我們與祂和諧地生活在一起。但是「罪」卻使我們與造物主之間和諧的關係中斷。由於原罪,我們的肉體容易生病、疼痛、衰老。我們心靈的健康也會深受其害。我們與天主、與他人、也與自己疏遠。但是富於仁慈的天主,卻不會在我們處境困苦時遺棄我們。祂同情我們身心兩方面的病痛,因此派遣了祂的獨生子,來使我們恢復健康。四部福音中,都多次記載了耶穌曾伸出仁慈的雙手,去幫助那些身心有病痛的人,治好他們的病痛、寬恕他們的罪過。

      時至今日,天主仍在兩件重要的聖事中,繼續祂治療的工作。這兩件聖事就是和好聖事和病人傅油聖事。

和好聖事

      耶穌基督常被人稱做「神醫」。祂關心我們身體和心靈的幸福。當癱子接近祂,求祂治癒時,祂的第一句話總是「你的罪已經赦免了。」透過天主聖神的能力,教會仍繼續著耶穌治癒和救贖的工作。耶穌在復活那天,把這治癒的能力給了凡履行祂使命的人:「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就給誰存留」(若廿23)。

和好聖事有力地證明了耶穌基督對罪人的愛

   「基督建立懺悔聖事,是為了祂教會所有犯罪的肢體;首先是為那些在領洗後,犯了嚴重的罪過,因而喪失了聖洗的恩寵並傷害教會共融的人。懺悔聖事給予他們一個自新的機會,再次皈依和重新獲得成義的恩寵。」(新編《天主教教理》1446)

      和好聖事在教會內有豐富的歷史。在最初幾個世紀,一個人一生中只能領受一次和好聖事,因此人們都把這聖事保留給最嚴重的罪過,通常都保留到生命即將結束時才領受這聖事。其間懺悔者要為自己的罪過,長時間地公開及私下做補贖,他們要體驗到與天主及與教會疏離的嚴重性。等到主教認為懺悔者已表現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已改過自新後,才准許他重新進入教會。到了中世紀時代,對於領受此一聖事的方式有所改變,這新的方式也漸漸成為日後教會舉行這聖事的標準方式,那就是個人私下向司鐸認罪,而且可以多次領受此聖事。

和好聖事的各種名稱

      關於這個聖事,我們對它有許多種稱呼,每一種名稱都突顯了這聖事所強調的某一面。

      悔改聖事。這個名稱強調罪人棄絕邪惡,回到天主身邊。因此要徹底地重新釐定整個生活方向,期待天主的仁慈,信賴祂恩寵的助佑。(新編《天主教教理》1431)

      懺悔聖事。這個名稱是為了強調懺悔者願意改正所犯的罪過;以外在的行為證明內心的悔改。藉著天主的恩寵,願意重新建立被罪過所破壞的平衡。

      這個聖事也叫做告解聖事。因為這件聖事的要素,是口頭上承認自己的罪。而「告解」一詞,也表示感謝和讚美天主的聖德及仁慈。(同上1424)

      寬恕聖事。這個稱呼是強調天主的慈愛。唯獨天主可以寬赦罪過。懺悔者為了自己犯的罪過而尋求寬恕時,能從天主任命的聖事施行者─司鐸那兒,經由有形可見的標記及清晰可聞的言語,而得到寬恕與平安。

      和好聖事。「和好」的意思是重修舊好。告明一個人所犯的罪,同時改變人的內心,所收到的效果是與天主、與近人重新和好。正如「皈依」和「寬恕」一樣,「和好」也是天主的工作。透過這個聖事,天主把祂的生命與恩寵賦予罪人。

      在梵二大公會議以後,天主教徒對此一聖事的看法有了重大的改變。過去我們教友把重心放在自己的罪上面。現在教會則鼓勵我們仰賴天主,以及祂的仁慈美善。也就是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天主的愛上面,而不是只注意自己所犯的罪。這樣,領受此一聖事才真正可算是一項「慶典」。「一個與天主和好的罪人,他最自然的反應就是因為天主的仁慈而感到喜樂。」(Leonard Foley, O.F.M.)

      對此一聖事的新了解,也使得懺悔者告明罪過的方式有了改變。今天在領受此聖事時,教會不再要我們僅僅列舉自己犯的罪過以及次數。我們更要探討自己的內心深處,發掘那些使我們有犯罪傾向的心態、矛盾的價值觀以及我們的弱點。通常醫生在診治病人時,注意的常是病人的症狀,其實這些症狀很可能表示有更嚴重的問題或疾病。「和好聖事」注意的是「病源」(邪惡)而不是「症狀」(罪過)。若能探求問題的根源,完全恢復健康的機會才更大。若能檢視我們的心態,而不只是治療症狀,我們的悔改才更深刻、更真誠。

此一聖事的必要要素

      雖然在這幾百年來,對此一聖事的了解和舉行的方式都有了一些改變,但有兩個基本的要素卻是一直不變的。第一個要素就是人的行動,即人在聖神引導下的悔改;第二個要素是天主的行動,即天主透過教會的介入所做的行動。(新編《天主教教理》1448)。

人的懺悔的行動有下面幾項:

  1. 真正為了自己所犯的罪過而傷痛,這叫做痛悔。痛悔是「靈魂的傷痛和厭惡所犯的罪過,並且立志不再犯罪。」(同上1451)
  2. 告明罪過。「根據教會的規定,『凡到達辨別能力年齡的信友,皆有責任至少一年一次,誠實地告明經省察出來的、自己的重罪。』」(同上1457)
  3. 做補贖。「被解除罪惡後,罪人仍應使靈性的健康完全復元。他為此應該更多做些事情,彌補他的罪過。」(同上1459)

在此聖事中,天主的行動為:

  1. 主教或神父以耶穌基督之名,寬赦懺悔者的罪過。
  2. 為悔改罪人的生命帶來真正的「靈性復活」,恢復天主子女的尊嚴及生命中的各種恩賜。(同上1468)

現代人的疑問

      今天有許多信友懷疑和好聖事的價值。我為什麼要供認自己的罪?為什麼要向神父表白自己的罪呢?耶穌曾把我們與祂的關係比做葡萄樹。祂是葡萄樹,我們是枝條(若十五5)。同一棵葡萄樹上的每一根枝條都互相有關係。如果一根樹枝有了病,鄰近的樹枝也都會生病。即使離得較遠的枝條也受到影響。「罪」是社會性的,「罪」不可能只影響到罪人與天主之間的關係。一個人所犯的罪不可能對社會上其他的人沒有影響。也許我們沒有覺察到「罪」的影響力,但影響確實造成了。

      由於每一個罪,都會產生社會性的影響,因此基督制定了一種社會性的方式來寬赦罪過。在告明罪過時,我們不只是祈求天主的寬恕,也在懇求團體(教會)的寬恕。「從這意義上說,和好聖事不但治癒那些重新被接納與教會共融的人,也為教會生活帶來充滿生命力的效果,因為教會曾因她部分的肢體犯罪而受害。」(同上1469)

      至於為什麼要向一位神父告罪呢?耶穌從來不做沒有必要去做的事或行為。耶穌賜給祂的宗徒及宗徒的跟隨者赦罪的權柄,表示這對祂是非常重要的事。祂給宗徒這權柄,不是沒有原因的。祂要他們使用這權柄。祂要接近今天的亡羊、稅吏和蕩子。「司鐸是天主憐愛罪人的標記和工具。」(同上1465)

      為什麼不直接向天主認罪呢?身為人類,我們不是只憑心中的意念生活。我們必須用言語、標記和姿勢,把我們心中的意念和想法具體表現於外在的身體。我們須要看到、聽到和感覺到寬恕,而不是只想到寬恕。人類的天性就是如此,不論是與配偶、家人或朋友的關係上都是如此。向被我冒犯的人表示我們的悔恨,說聲「對不起」,也聽到他們的答覆:「我寬恕了你」,這樣會使我們心情放鬆,並恢復雙方的和諧關係。我們若只是在心中想像或假設自己已被寬恕,這樣是不夠的,我們要有言語和行為上的保證。天主很了解人的心理,因為我們人是祂創造的。因為我們有肉體、也有靈魂,因此我們依賴身體的符號語言。只是憑理解知道天主愛我們、寬恕我們,是萬萬不夠的,我們需要外在的標記,向我們保證此一事實。和好聖事就是這樣的一件外在標記,以有形的儀式,幫助我們慶祝天主戰勝我們的罪過以及一切的罪過。

      除此之外,在和好聖事中,我們也領受恩寵,使我們更堅強,也幫助我們貫徹悔改的決心。

結 論

      大家熟知的蕩子的比喻,不論從人性上或從神學上來講,或許都是和好過程的最好的例子。這比喻生動地說明了和好聖事的真髓。做父親的立刻歡迎回頭的兒子。他沒有等到兒子到家才寬恕他。他對兒子的認罪並不怎麼關心,他只是慶祝兒子的回家。在這個比喻中,耶穌顯示給我們一位慈愛的父親,他不知道自己怎麼能不寬恕自己的孩子。和好聖事就反映出一位仁慈的天主的形象,「因為祂對我們有憐憫的心」。

參考書目

  1.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English version
  2. DeGidio, Sandra O.S.M. "The Sacrament of Reconciliation:Celebrating God's Forgiveness" CATHOLIC UPDATE, Cincinnati, ohio:St. Anthony Messenger Press, March 1986.
  3. Foley, Keibardm O.F.M. "Why Confess my sins?" CATHOLIC UPDATE, Cincinnati, Ohio: St. Snthony Messenger Press, March 1984.
  4. Keating, Karl WHAT CATHOLICS REALLY BELIEVE - 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 Ann Arbor, Michigan: Servant Publications, 1992.
  5. Pennock, Michael CELEBRATING THE SIGNS OF GOD'S LOVE: THE SACRAMENTS, Notre Dame, Indiana: Ave Maria Press 1993.
  6. Pennock, Michael THIS IS OUR FAITH, Notre Dame, Indiana: Ave Maria Press, 1989.

 


回到頁首


教理推廣組

聯絡資訊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