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聽眾來信notizie e aggiornamenti   資料庫 


梵蒂岡電台
發射台報訊天使銅像

217 感謝對203封信的回復  


  尊敬的梵蒂崗神長您們好:
  非常感謝您們在電台中對第203封信的回復,可是我們執行教廷公函的地下神父現在面臨著很大的困難。我們也知教廷的難處,不愿給您們添麻煩。實不得以再去信求教解決的方法。

  困難的原因:
  一、大部分教友及個別神父認為教廷對國內地上主教的情況都不太了解,能像我們本地教友知道的那麼清楚嗎?例如:就拿我們當地主教金沛獻來說吧。有教友指責他曾發表過反對教宗和教廷的言論及文章,您們知道嗎?他向教廷悔改求赦了嗎?

  二、還有些教友認為教廷可能受了地上主教們的欺騙,至少他們是兩面派。

  三、再有就是一些極端教友、個別神父說:教廷也能錯,如果教廷發布的命令和指示與他們認為的不符合,他們也不聽。

  四、有的教友和神父認為教宗承認地上主教是有條件的,既讓他們退出愛國會、并公開聲明擁護教宗。金沛獻沒有實行,所以不跟他合一、也不服從他。

  就因上面四項,有大部分教友不再接待那按著教廷公函做事的神父們,個別神父也支持教友這樣做。使其他神職人員很尷尬,那公函該怎麼執行呢?

  另一點對那封教廷公函的意思,地下神職人員也有不同的理解,尤其對《共融》一詞,有的解釋說《共融》一詞不包括共祭、地下教友進公開教堂并領公開教會的聖事。有的說包括共祭、并到公開教堂領聖事。您們的意思如何?

  那封信既然是教廷公函,象這樣的公函(其他教區也有),若不執行怎麼辦?地上合法正權主教雖然有權處理此事,但地下教友根本不接受地上主教(不少教區都是這樣)。為了早日同一,至少地下教會一致,請您們盡快給予指示。

  上次去的這封信,只收到您[謝謝]兩個字的回復,沒有給予我們具體的指示,您們是否認可他們的說法了?

  在那封公函還沒傳到的地方及沒執行的地方,為免更多堂區的混亂,神父們都不敢執行了。

  我的神父現在進退兩難,天天逼著我給您們發信以尋求具體的指示。好多教友也希望得到您們盡快的指示。

                瀋陽教區跟隨教宗的小羊

  我閱讀了上面的信後,又閱讀信中提到的第203封信。閱讀了兩封信後,我覺得十分驚異。令我驚異的,有三個原因。一個是兩封信開端的稱呼﹔又一個是我在第203封信里所寫的回答,第三個是來信作者向我們提出的四點詰難。

  兩封信開端的稱呼

  兩封信開端的稱呼都是"尊敬的梵蒂崗神長",而且是多數,因為接下來的問候是"您們好!"這稱呼是錯誤的。我起先竟不曾注意。我們梵蒂岡華語節目部的工作人員中只有我一人是司鐸,其餘都是在俗信友,一般稱為"平信徒"﹔而且我也不能被稱為"尊敬的梵蒂崗神長"。我在《聽眾來信》節目欄成立之初,便聲明了,在這個節目欄里,我只是憑中國司鐸的身份,促進我們國內的教會與羅馬聖座之間的溝通,并在基督的福音和教會的訓導的光照下,和主內的兄弟姐妹交換經驗,并討論我們共同信仰上的實際問題。

  我在第203封信里所寫的回答

  第203封信令我驚異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對教廷公函的爽快肯定,以及對教廷對我們國內教會的某些指示和措施的竭力辯護。這樣的事原來超過我們梵蒂岡電台工作人員的職分。我所以冒然進行,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與我當時的心境有關。記得,我們當時正收到几封來自河北邯鄲的信,內容主要關於那邊教會團體里有人懷疑教廷神長的公函,及不同意教廷對我們國內教會的某些指示和措施。很可能,我把我當時心中的感想無意識地義憤流露在第203封信里了。所以,如果那封信中有什麼過於激烈的話,請"瀋陽教區跟隨教宗的小羊"原諒。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必尊重教廷神長的公函,并信任教廷對我們國內教會的指示和措施。

  來信作者向我們提出的四點詰難

  來信作者向我們提出四點詰難是:一、教廷對國內地上主教的情況都不太了解,二、教廷可能受了地上主教們的欺騙,三、教廷也能錯,四、教宗承認地上主教是有條件的。乍然看來似乎說得有理﹔但是字里行間卻顯露了世俗見識以及對教廷的缺乏信任。我剛才曾說,我在這《聽眾來信》節目欄里身份和任務。我曾說明,在這《聽眾來信》節目欄里,我是"在基督的福音和教會的訓導的光照下,和主內的兄弟姐妹交換經驗,并討論我們共同信仰上的實際問題。"現在我便憑這樣的精神,逐一答覆來信作者們的四個難題。

  一、 教廷對國內地上主教的情況都不太了解

  教廷對國內地上主教的情況可能不像我們本地教友知道的那麼清楚,但是這不等於說教廷不如本地教友知道誰有資格擔任該地區的主教。教友應當相信,教廷在決定像任命主教這樣重大事件之前,必定先有准備,經過考察。金沛獻主教被教廷接納和任命,應該是有理由的。

  二、 教廷可能受了地上主教們的欺騙

  教廷任命主教,好比教區主教祝聖神父和修會長上接納會士誓愿,都有受到蒙騙的可能。所以,在這樣的事情上,聖教法典有明確的規定,十分慎重其事。但是,并不能因為有受到蒙騙的可能,便任意懷疑教會內主教。神父、和會士們的地位和身份。

  三、 教廷也能錯

  在有關信仰和道德的事上,基督賦教會不能舛錯的神恩﹔在別的事上,教會能錯。教廷能錯,這是毋庸辯駁的。但是,這并不等於說,教友便可以不服從教廷的領導。說教廷能錯,所以不必遵從教廷對我們國內教會的指示和措施,這破壞教會紀律,相反天主誡命的行為。說這樣的話的,如果是教會的神職人員,那麼罪惡更為嚴重。

  四、教宗承認地上主教是有條件的

  在現行的聖教法典上,任命主教是教宗的特權。教宗任命一位神父為一個教區的主教,實際上表明兩點,第一,教宗認為這個教區需要一個主教,第二,教宗認為這位神父具備了被任命為主教的條件。有人可能不同意教宗的判斷,那是他的意見。在教宗沒有罷免他任命的主教之前,別人的相反意見并不影響這位主教的地位和職權。對教宗承認的主教,情形也是如此。

  以上是我對來信提出的四點詰難的答覆。根據這答覆,我認為,瀋陽的教友沒有理由,"不再接待那按著教廷公函做事的神父們。""個別神父也支持教友這樣做"是錯誤的,應該停止。

  至於來信末尾提及的有關《共融》一詞的解釋,我們不想在這次《聽眾來信》節目里討論,待以後有了機會再談吧。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