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梵蒂岡電台
發射台報訊天使銅像
|
218 造成很大的傷害和混亂
一個意大利神父到電台來見我。他說,我們的廣播在中國他到過的地方 "造成很大的傷害和混亂"。在最近一段時期,我不知多少次聽到這樣的批評。今天要介紹的一封《聽眾來信》便是一個例子。
可敬愛的施神父:
尊安!愿主耶穌基督的平安、喜樂、恩寵與智慧時常與您相偕,直到那悠遠的時日!
可敬愛的神父,我是邯鄲的,最近聽了貴台的-『讀者來信』節目,給本教區造成很大的傷害和混亂。
因有兩封信提到本教區,并且貴筆者對本教區根本不了解,連最基本的地名就弄錯了,上面寫著"永年邯鄲"事實上是"邯鄲永年",因為永年是一個縣,而邯鄲是一個地區,更不用說其他的情況了,因此,貴筆者對本教區其他更不了解。
信上說:宗座不好意思說誰是正權主教,誰是不是正權主教,而貴筆者卻說誰是正權主教,誰不是正權主教,那麼他比宗座還有權威了,我真的不明白他是從哪里來道聽途說,或是誰給他的權利來這樣做。
|
本教區的陳柏蘆主教,是由韓廷弼主教祝聖的,但很長時間沒有公開身分,後來,在邯鄲中柳林堂區公開主教身分,而被一些人謠稱為"地上主教"但本教區從未成立愛國會,時至今日。
由於,宗座對於本教區頗為了解,1996年又批准楊祥泰主教做陳柏蘆主教的助理主教,現在陳柏蘆主教已榮休,由楊祥泰主教主持教務。
另一封信上說:本教區、西安教區的主教等,是向宗座投誠的主教,并且是假的,我不知貴筆者是怎樣知道呢?貴筆者提到西安教區是國內外很有影響的教區,本教區雖沒有貴教區有影響,但在河北教會中也頗有影響,是一個欣欣向榮福傳很快的教區(由剛開放的7萬教友,現在已到13萬),而且與所有兄弟姊妹相處較為融洽并緊緊的團結在伯多祿的繼承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周圍的教會,我不知道貴筆者的目的何在?
我更不明白貴筆者為什麼用如此"鋒利"的筆調說:不是天主教,是異教,更甚者說不如基督新教的某一教派,本人對宗座文獻和法典了解不多,但我知道基督教導我們要彼此相愛,不要罵你的弟兄是『瘋子』和『異教徒』,而要為你的仇人祈禱,何況不是你的仇人,而是你的弟兄,如他有錯,請為你他祈禱吧。
再者,梵二教會教導我們和各大宗教交談,去接納與欣賞別人好的東西,如我們懷有基督的胸懷和教會的寬容,我們會找到合一的道路,我對中國教會不是那麼樂觀,但絕不會你貴筆者說的永遠合一不了的悲觀態度。合一不只是人的事,而且我們相信真正的合一是天主聖神的事。再者,合一的模式不是按我們的模式去合一,你歸於地上,我歸於地下,你歸於我,我歸於你,而是我們共同的悔改和皈依基督,找到生命的根源基督。
我還記得中國有一句話:在彼此的對罵和批評中,發現都不是東西﹔在彼此的欣賞和贊美中,發現都有很多優點,讓我們多一份欣賞和贊美,少一份批評和對罵吧!
此外,我感到我們有好多的是可以做,不要重『禮儀之爭』的覆轍,我們?什?談一些無聊的事,給別人帶來很多的紛爭和傷害,華夏正是我們福傳的黃金時期,讓我們舉起福音的旗幟,宣講福音吧。
最後,我以受傷的心靈和眼淚,懇切的祈求我親愛的弟兄姐妹,為我們的教區,我們中國教會和普世教會獻上我們心靈的祈禱,使我們再也沒有紛爭和沖突,使我們同歸一牧,共屬一棧,直到永世。如有錯之處,望神父不惜賜教。
禱祝:主內平安
工作順利!
|
來信作者是邯鄲教區的一個教友。他說我們在他的教區造成了傷害和混亂。原因是我們最近廣播的兩封信。一封是《聽眾來信》第181號,作者是台灣的錢志純主教,另一封是《聽眾來信》第186號,作者大陸洛陽李宏業主教。錢純主教的信涉及誰是誰不是邯鄲教區正權主教的問題。李主教的信凌辱陳柏蘆主教。來信作者提出抗議,理由充足,陳述得宜。我特別欣賞他對教宗所呼吁的我們國內教會合一的解釋。
真正的合一是天主聖神的事。再者,合一的模式不是按我們的模式去合一,你歸於地上,我歸於地下,你歸於我,我歸於你,而是我們共同的悔改和皈依基督,找到生命的根源基督。
我承認我們的廣播在邯鄲教區"造成很大的傷害和混亂"。這是事實。面對這不幸的事實,我可有三點聲明。一點關於我們電台,另一點關於來信所說的"貴筆者",就是洛陽李宏業主教,第三點關於我們所期望的聽眾和讀者的反應。
一,關於我們電台
《聽眾來信》節目欄,是我在梵蒂岡電台華語節目部廣播里,開辟的一個特殊園地。在成立之初,我已經聲明:
在這個節目欄里,我們發表我們收到的聽眾來信,我們發表的聽眾來信并不代表本節目部的立場。在這個節目欄里,我也答覆我們所受到的聽眾來信,我的評述也不代表梵蒂岡電台當局或聖座的任何部門。我是一個在長久在梵蒂岡電台服務的中國司鐸。我以司鐸的身份和我們國內的兄弟姐妹對話,在基督的福音和教會的訓導的光照下,和他們交換經驗,討論我們共同信仰上的實際問題。
《聽眾來信》節目欄不報導新聞。它不是一個論壇,更好說是一個同一信仰者的會晤。我們或者可以把它比做今天在國外華人天主教團體里盛行的"信仰分享",或多數修會團體里進行的"團體分辨"。總之,我們在《聽眾來信》節目欄里聽到的話,都有助於我們尋求天主的旨意,和 解教會的訓導,卻不能把它們徑直視為教宗說的話,來為自己辯護,或攻擊別人。
二,關於李宏業主教
來信所說的"貴筆者"不在羅馬。他是國內洛陽主教。我起初不認識他,不知道他的名字,後來才有人告訴我,他的姓名是李宏業。我們的《聽眾來信》節目欄有他的四封信(第185,186,187,188號)。其中第一封信是寫給台灣錢志純主教的。在這封信里,他明白表示,自己的主張和聖座的指示和措施相對,也和錢主教的意見相左,但是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他希望錢主教他他寫的文件傳給教廷和海外人士知道。錢志純主教熱心支持我們國內地下忠貞主教,他向來主張,不管聖座怎樣決定,總要聽聽我們國內忠貞神長的心聲。他把李主教的信函轉寄給我。我同意錢主教的看法,便把這些信函發表在我們的《聽眾來信》節目欄里。
李宏業主教對基督及其教會忠貞,對自己及其弟兄誠實。他的主張固然與教廷的措施有所沖突,他的言論固然對弟兄的聲譽有所損害,我相信,這是出於誠心和善意,完全為教會的好處著想。我欽佩他的為人,我尊重他的意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接受他的意見,支持他的主張。
三,關於聽眾和讀者
以上是我對我們《聽眾來信》節目欄的構想。根據我的構想,我們的聽眾或讀者,在收聽或閱讀了我們《聽眾來信》節目之後,第一、不可把所聽到或讀到的話徑直視為教宗說的或寫的﹔第二、發表各自感想。
第一,不是教宗說的話。
在《聽眾來信》181號里,台灣錢志純主教涉及誰是誰不是邯鄲正權主教的問題。他表示他的意見,同時卻說,教廷客氣,不作決定。言外之意,教廷并不贊成他的意見,他的話不能代表教宗聖旨。因此,我以為,邯鄲教區的神父教友根本不必理會它,更沒有理由利用它來對抗教廷的措置。
第二,發表各自感想。
在我們的《聽眾來信》第186號里,洛陽李宏業主教談到邯鄲的陳柏蘆和楊祥泰主教,損害兩位主教的聲譽。來信作者是邯鄲教區的一位教友,他比李主教更明白陳楊兩位主教的事情。他提出抗議,為他們辯白。這正是我們所期望的積極反應。
我說過,我們的《聽眾來信》節目欄不是一個論壇,我并不鼓勵我們的聽眾或讀者在這個節目里進行論戰。但是,我們同一信仰的兄弟姐妹們,如果不懷疑對方的誠心善意,那麼各自陳說意見,不會傷害愛德,反而可能導致彼此諒解,互相寬恕,有益於我們國內教會的修和合一。
然而,洛陽的李主教在《聽眾來信》第186號里說的話,客觀上的確傷害邯鄲的陳主教和楊主教。我認為,邯鄲教區教友的反抗是理所當然的,甚至令人欣慰。但是我希望兩位主教本人不要在意。今日,我們國內的主教們都必須有任勞任怨的精神才是。愿天主降福邯鄲教區的主教們和全體教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