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來信 99-150
201.談談真理與愛德的問題
202.我能否做這項工作?
203.造成了的又一次混亂
204.從愛德角度看真理
205.不同意有驕傲的說法
206.中國獨立教宗的一群小羊
207.愛國會主教祝聖"非法"…
208.錢志純主教的回信
209.為我更是人的問題
210.滿頭霧水,不知所云
211.春天的腳步近了
212."坐山觀虎斗"
213.來自河北邯鄲的几封信
214.神父和修女的信
215.報道失真,引起混亂
216.張素敏的信徒
217.感謝對203封信的回復
218.造成很大的傷害和混亂
219."獨立神父"
220.非典型肺炎和國內教會
221.沒有孔的雞蛋
222."變與不變"的矛盾
223.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224.尚未收到的一封信
225.非常卓越的「交談」園地
226.重整奧斯丁會前任總會長來信
227.敬愛的李主教
228.韓志海主教寫給朋友的信
229.也談「棄卒保帥」
230.“不是聽眾來信 ”
231.有一種挑 的味道
232.香港媒體來羅馬采訪
233.拉約洛是誰?
234.羅馬報紙的解釋
235.國內的回應
236.外地的傳說
237.教廷方面的一個看法
238.風云人物
239.一般信友的困惑
240.很需要貴台及時澄清
241.大家冷靜點
242.前途光明
243.認識傳教士的世界
244.超越與中國的過去誤會
245.在現代中國的傳教方法
246.記不得那年舉辦的國際研討會
第一系列以往來信 1-98
第二系列以往來信 99-150
第三系列以往來信 151-200
第四系列以往來信 201-250
梵蒂岡電台
發射台報訊天使銅像
222 "變與不變"的矛盾
尊敬的施神父:您好!
我是來自大陸的一位教友,前天中午聽了貴台播出的一篇文章,一種難以表達的疑慮,擔憂和痛苦油然而生,本可效法聖母,默存心中。但我畢竟是貴台的忠實聽眾,為使她能在國人心中保持應有的形象…代表聖座傳播真理與關懷,考慮再三,感到有說出的責任!不妥之處,請指正。
首先聲明,我無意討論作者的觀點,如寄件人所望"讓教廷尊重國內神長的意見",同樣,我認為的確是,故只想談點聽後感。
1、 文章引用的教會訓導及通諭,除法典外,大都為梵二以前的,加之文章較長(大概超過五千字),所以要通過廣播來理解其論証部分,為一般聽眾是比較困難的(至少我是這樣)。因而只有部分結論印象較深,難免會引起疑慮或誤解!無論是文章的用詞問題,還是聽眾的理解問題,這是播放前應考慮到的﹔
2、 結論中有一段定性明確,具體到人的清晰敘述,是事實嗎?
3、 聖座對那些人的<答覆>和<不為聖座所承認>,從語氣上不是作者的主張或說法,所以不能用寄件人<也不完全贊同>來作結。就算用這種模糊概念來解釋,聽眾都能從一開始播音就收聽嗎?不明白能重覆聽嗎?都有條件去問嗎?否則將造成什麼後果?
4、 寄件人已告訴您<文章的主張與聖座的措施略有出入>,那您為何還要藉聖座的電台播出呢?
5、 寄件人為<讓教廷尊重國內神長的意見>,您卻把它拋給無能為力的聽眾,造成緊張空氣,甚至傷害,讓外人見笑!
6、 <苦難深重的中國教會,希望從母親口中聽些什麼?>是貴台考慮的主題!
7、 正如"大眾傳播工具法令"11條所說:要記得,大部分聽眾都是年青人,他們需要能夠引人向上的報導…。IL
Papa Giovanni XXIII 講:真理不僅局限於事實和消息的本身,也涉及人,社會公益和與天主的關系…﹔
我相信您絕不希望也想不到播後會引起如此不良的反應!
希望貴台在日後的節目安排上有所改進,在播放稿件時,既反應作者的意愿,又照顧聽眾的情感,還保護當事人的名譽!使所有聽眾都感到﹔這里是梵蒂岡廣播電台,如Il
Papa Giovanni Paolo II 三月廿五日對傳媒工作者所講:旨在宣講佳播天使向瑪利亞所宣報的…人類將在基督內獲得救恩的喜訊!
敬祝
神形康泰!
寫這封信的是來自中國大陸的一位教友。寫信的動機是"前天中午"收聽了本台播出的一篇文章。信是3月27日寫的。那麼,"前天"應該是25日,那篇文章應該是我們的《聽眾來信》第186號發表的洛陽李宏業主教的《聖而公教會的合一》。
這是作者寄給台灣錢志純主教的三篇文章之一。其他兩篇是《從官方教會的成立與活動認識自選自聖主教的無效性》和《對1988年「八條指示」的看法》。錢主教把這三篇文章都轉寄給我們,我們也把它們都發表在我們的《聽眾來信》節目欄里。錢主教在把這三篇文章轉寄給我們的同時,也傳給我們李主教寫給他個人的信。信中說明,那三篇文章的主旨是在強調中國大陸官方教會主教神父的聖職和聖事都有效而非法,又有這麼一句話,說:
你們還認為愛國會的主教神父的聖職和聖事都是有效而非法。"
這句話里的"你們"包括錢主教在內。可見,錢主教也像我們一樣相信官方教會的主教神父的聖職和聖事是"有效而非法"。然而,他呼吁普世教會顧及并尊重國內忠貞主教們的意見。我響應他的呼吁,所以發表李宏業主教的三篇文章。
以上的話,我在發表李宏業主教的三篇文章的同時已經說過。我所以說這話,目的不在討論李宏業主教的意見"對或不對",而是在說明我發表他的三篇文章"有沒有理由"。
李宏業主教的三篇文章後,我們接到國內教會的強烈回音。河北邯鄲的神父和教友說我們的廣播在他們那里造成很大的傷害和混亂。有一位經常去中國大陸的西班牙神父,曾去了聖座萬民福音部,又到我們電台來,責備我不該播送李宏業主教的文章,傷害國內的許多神長,要求我賠償。
我已在《聽眾來信》215號,以《報道失真,引起混亂》為標題,回答了河北邯鄲的神父和教友。那位總會長是意大利人,我請那位西班牙神父把他責備我的話用意大利語寫下來,我為他翻譯為華語,將在我們的《聽眾來信》節目里廣播到中國去,作為賠償。
來自中國大陸的一位教友的來信反映同樣的抗議心情。我完全理解,也完全同情。但是,既然我已經回答了河北邯鄲的神父和教友,并且將向那位意大利神父作更詳細的報告,在這里我不另外多加解釋。我只愿意說出我讀了來信作者的七點感想後的感想。
由於生活條件的改良和醫學知識的進步,今日我們國內的老年人口是增進了,然而,由於時代的劇烈變化,社會和教會的把舵人物都已屬於年輕的一代。我們教會的前途是在今日年輕一代的手中了。目前教會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在青年神父、修女和平信徒的培訓上。他們都出生在文化大革命之後,對國內教會現況的認識不免缺乏深度,觸不著要點。我愿指出以下三點,供給他們思考。
一、 官方教會面臨的危機
在最近几年,我曾几次回國探親,在國內渡過一段時期。起初只探訪自家親戚,接著會晤童年時代的同學,逐漸認識几位地下教會的神父,最後也曾到公開的教堂里去望彌撒,遇見几位官方教會的神父。去年,我游歷的地方最多,除了故鄉上海外,也到過我的祖籍寧波和首都北京。回羅馬後,我曾在主顯節彌撒講道中回憶我在北京與官方教會接觸的經驗。我在我們的互聯網上找出以下這段記述:
我在北京所獲得的印象是這樣的。對教宗在《聖言成了血肉》牧函里所說的努力從事福傳,教會在北京好像做到了,而且做得十分出色。在北京南堂,我有一個不愉快的經驗,那里一位神父不但不恭維我們梵蒂岡電台同仁的辛勤服務,而且不客氣地告訴我說,他很忙不收聽我們的廣播,但是卻責備我們的新聞報導得不好,因為只報導北京教會的負面消息,而不談到它的積極成就。在北堂,我到看見了教會的積極成就。一個主日的上午,我同我的四弟去那里望彌撒。滿堂教友,門口也擠滿人。彌撒由三位司鐸共祭。彌撒中有十二位成年人領洗。主禮的本堂劉神父,動作熟練,說話甘脆。聖洗禮儀後,全體信友重申聖洗誓愿,禮儀十分動人。我晉鐸四十多年沒有付過一次聖洗,相比之下,我十分羨慕并欽佩北京北堂的那三位神父。彌撒後,一位在堂的女教友,引導我和四弟參觀王府井的東堂。她是在1980年後才認識天主教而領洗的。她說,在1980年以前,在北京几乎看不見天主堂。
但是,北京教區近年來的驚人發展,也不能不令人擔憂。在《聖言成了血肉》這封信里,教宗不但鼓勵在我們國內的教會努力從事福傳,而且也勸勉它與普世教會并與羅馬聖座合一。教宗知道,這是"非有選擇的內心自由及不惜放棄某些事物的勇氣不可的"。北京教區近年來的驚人發展之所以令人擔心,就是在於它能造成教會成員的缺乏"選擇的內心自由及不惜放棄某些事物的勇氣"。
在以上的記述中,我援引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二千大禧年前夕發表的《聖言成了血肉》牧函。其實,早在1996年12月3日,在《致在中國的教會》講話中,教宗已經提及我們國內教會面臨的危機。他明白地警告,說:
今日所有中國天主教徒,也都要堅持他們所接受的信德,不可與一個與救主耶穌的旨意、天主教會的信仰、和極大多數的中國天主教徒的心情、不符合的教會觀念妥協。因為這樣只能在教會內造成混亂,對我們自己的信仰,和對我們、作為信徒、在締造和平與促進社會發展上、為國家所能提出的供獻,都有害無益。
二、地下教會扮演的角色
在同一講話中,教宗也稱贊在中國的教會對羅馬教宗的忠誠。他說:
在中國的教會,自從第八世紀及以後若望孟高維諾作北京大主教時代,接受了福音和聖神的恩典起,一直以其至公性及其對羅馬教宗的忠誠而著稱。中國的天主教徒,與在世界各地的教會共融,在對基督、對教宗、以及對團結成像一個家庭似的普世教會的忠誠上,素有杰出的表現。在中國的教會實在是普世教會中的一顆明珠。她的歷代為基督而舍生的牧人和平信徒們,真如同福音上所說的,是社會中的鹽,光和酵母。
即使在極其困難的時期,在中國的天主教會也不曾動搖她的忠誠。許多牧人和平信徒,既是基督的忠貞信徒又是國家的真誠公民,始終將真理和生命的保証,寄托在與伯多祿的繼任人、羅馬教宗和普世教會牧者的具體共融上。
教宗又說:
親愛的主教兄弟們,你們勇敢地盡心領導在中國的天主教信友團體﹔你們的當今使命,特別是在表現并推進所有信友們的完滿修和。你們要做共融的人︰體現在祈禱和生活中與天主完全共融的人,與普世教會、與全體主教團及其元首、彰明較著地共融的人。你們要懷著熱愛教會合一的心情,謙虛而慈愛地致力于包括所有神長和平信徒在內的修和。只要你們知道去與別人建立基于真理與愛德的對話關系__不管他們由于重大而持久的難處、在某些方面、與天主教的全部真理有了多少距離__這樣的修和是做得到的。你們要把耶穌的祈禱認作你們的祈禱︰"父啊!愿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17,21)。
在教宗的講話中,我們聽不到"地上"、"地下"、"官方"、"非官方"這樣的字眼。他所說的"在中國的教會"同時包括"地上"和"地下","官方"和"非官方"教會。雖然如此,在上面的引文中,我們分明認出教宗的警告和期望的對象。他警告的是"官方"教會面臨的危機﹔他期望的是"地下"教會扮演的角色。
教宗把地下教會扮演的角色說作"做共融的人"。洛陽李宏業主教是地下教會主教。他是"共融的人"嗎?我相信他是的。但是,我們發表了他的三篇文章,竟在國內的教會里"造成重大的傷害和混亂",許多神父教友寫信給我們,表示強烈的抗議。難道這是"共融的人"做的事嗎?
由於這樣的考慮,我認為,教宗對我們國內地下教會神長的期望,在目前,尚未到達可以實現的階段。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地下教會扮演的角色,還不是"做共融的人",而是做"新約的先知"。它是"地上的鹽,世界的光",它的任務是促使官方教會警惕,勝利地應付它面臨的危機。
三、"變與不變"的矛盾
現在,我回頭討論來信作者的七點感想。在那七點感想中,第一點的開端是:
文章引用的教會訓導及通諭,除法典外,大都為梵二以前的。
言外之意,李主教年老,不再懂得今日的天主教會了。這和李主教在他的三篇文章里所發表的思想恰好相反。李主教主張:真理不變,不受時光流逝的影響。
我們《聽眾來信》節目欄經常涉及"變與不變"的矛盾。來信作者批評李主教,又提到了它,并不使我驚異。我雖然對此問題有過一時的迷惘,現在已經覺悟。讓我談談我的經驗。
一般人討論我們國內教會問題,總是跳不出"變與不變"矛盾的圈子,因此也總是觸不著問題的要點所在。我以前也是這樣。去年,從國內回羅馬,告訴羅馬朋友,國內教會情況改善多了,他不肯相信。這使我很難堪,覺得同他談話.沒有意思。後來經過反省,我想通了。
現在,有人問我:"你回國中國,那里的教會情況怎樣了?"我便回答:"政府的宗教法規沒有改變,而且執行得越加嚴厲。"他表示同意,說:"可不是嗎?他們還在折毀教堂,逮捕主教神父呢。"這樣,我便繼續告訴他,我在上海看見的情形。我認識的人自由自在地到教堂去望彌撒,堂里有外地前來服務的神父修女。現在中國人口流動性大,神職人員的活動 圍也不期而然第擴大了。有的神父修女甚至出國深造。他又表示同意,說:"可不是嗎?在羅馬也有几位。"
教會在我們國內所面臨的問題,關鍵是在它與我國政府的關系上。天主教和中國政府都是意識形態很強的機構。就意識形態來說,兩者都是不變的。因此,在討論我們國內教會問題時,不能采取硬碰硬、你死我活的態度,必須跳出"變與不變"的矛盾,應該知道在"不變"中認出"變",又在"變"中握住"不變"才是。
我剛才說:"我想通了"。我想通的,是中國政府的宗教政策不變,但是中國人的生活環境和條件變了,人民和政府的關系變了,教會的現況也變了。憑藉這樣的覺悟來考究來信作者的七點感想,我發現作者并不懂得她批評的李宏業主教的立場。我也不同意李主教的主張,但是我認為李主教的意見之所以和我們不同,與他"文章引用的教會訓導及通諭,除法典外,大都為梵二以前的"無關,因為梵二大公會議并沒有改變我們的信仰和我們教會的神學,況且李主教堅持的"真理不變"又是顛扑不破的道理。
然而,我們發表了李宏業主教的三篇文章,在國內教會里的確造成很大的傷害和混亂。我們等待著一位西班牙神父的來信。來信接到後,我們將把它發表在我們的《聽眾來信》節目欄里,作為賠償,再次道歉。在這里,我暫且聲明,李主教,在那三篇文章中,發表的意見與教廷對我們國內教會的指示和措施實在頗有出入,他對被教宗接納和認可的國內神長的批評,實在不中聽也不公道。我相信,這是出於誠心、善意,完全是為教會的好處。但是,在客觀上,這是大傷愛德的行為。我以為,他的錯誤是在於跳不出"變與不變"的矛盾,不知道在"不變"中認出"變",在"變"中握住
"不變"的緣故。